王敬濤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考察時指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辦學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重大方向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chuàng)辦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首要基礎性工作,這是對新時代高校工作提出的新遵循和新指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堅持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堅決做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當前,部分高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高校政治生態(tài),影響了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把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把理論武裝貫穿高校全部工作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師培訓的核心內(nèi)容,增強教師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教育,提高高校教師的忠誠意識、紀律意識、擔當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整治和專項督查,堅決與各種錯誤言行作斗爭。
加強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善學習方法,抓住學習重點,制定出詳細的政治理論學習計劃,不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針對性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不斷改善教學教法,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堅持運用統(tǒng)籌兼顧的方法,做好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反思不斷摸索,善于總結不斷改進,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緊跟時代脈搏,自覺加強政治錘煉,在工作中學會善于總結和觀察,提高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事業(yè)觀念、自律觀念,做到經(jīng)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勵,把紀律養(yǎng)成貫穿滲透到教師日常管理的各方面,真正使嚴守政治紀律成為習慣養(yǎng)成。努力培養(yǎng)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風,把自己無條件地置身于紀律監(jiān)督之下。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堅定政治信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边@是我們黨首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和貢獻。高校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把中央要求和學校實際要求結合起來,旗幟鮮明講政治,認真落實學?!笆濉币?guī)劃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舉措,為奮力開拓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提供思想理論保證。
高校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開展專題學習研討,豐富高校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內(nèi)容,政治理論學習要持續(xù)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充分運用各類新媒體學習平臺,持續(xù)抓好教育培訓。尤其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要持續(xù)強化黨的領導,牢牢把握話語權、領導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徹底抵制和反對任何形式披著學術外衣庸俗化、極端化曲解黨的理想信念的政治文化,決不搞兩面派和偽忠誠。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決定了人民教師應該講政治,突出政治引領,把思想凝聚在黨旗下。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只有理論入腦信念駐心,才會定力穩(wěn)固和方向明確。作為知識的發(fā)掘者與傳遞者,高校教師必須以知識來教導學生、培養(yǎng)人才和創(chuàng)造價值,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就包括了教書和育人兩個方面。人民教師要以教書為主,育人為本,通過教書育人培養(yǎng)出具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在工作中,教師應當對自己嚴格要求,嚴守學校紀律,以熱心、耐心和責任感、使命感來感染每一名學生。在講臺上,耐心細致、生動形象地給學生講解書本知識,孜孜不倦地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自信滿懷地激發(fā)和鼓勵學生開展專業(yè)學習、實地調研、理論探索與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所學知識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全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履職盡責,無私奉獻,兢兢業(yè)業(yè)的同時,既要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理論知識,又要傳授學生社會生活知識和生活技巧。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應率先垂范,言傳身教,積極引導學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把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任何一名教師都要常懷敬畏之心,常撣心靈灰塵,心中時刻有學生、有責任、有戒尺,在知行合一的認知和實踐中始終做到政治堅定。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學是師之骨,德為師之魂。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才能保證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從而受到教育和啟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高校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推動高校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教師應該是“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既要精于授業(yè)、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講話中多次提到“四有教師”,“四有”其中之一就是“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這就要求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必須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將教師德行的塑造與完善放在首位。教師綜合素質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德行的提升,而要實現(xiàn)教師德行的提升,就必須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教育相結合。在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必須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引路人”“四有教師”等作為基本目標,把師德理論和實踐教育有效結合,使外在的師德教育內(nèi)化為教師自身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