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
摘要:新課程標準給高中物理教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傳授高中物理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新課程標準學習,認識到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改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立足自身教學實際,重點探討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新課程 教學方法
最新出臺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給高中物理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響應新課改號召,結合高中物理學科特點,積極尋找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先學后教,提升效率
高中物理內容多、學習任務重、學習時間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新課程下,教師應認識到教學任務的嚴峻性,做好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一方面,應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講解新課前,將教學目標、學習要求通過板書或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要求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并嘗試著做教材后的習題,明確標出迷惑的知識點,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提高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另一方面,課堂上集中突破重點、難點.課堂時間寶貴,不應浪費在講解基礎知識上,而應結合學生自主學習實際,講解學生不易理解與掌握的知識,以彌補學生自主學習的不足.
例如,在進行“牛頓第二定律”教學時,先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教材進行學習,以掌握最為基本的知識點,包括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表達式等.在課堂上重點講解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以深化學生理解,如可講解以下例題:將一小球使用橡皮條懸掛在一個小車上,開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某時刻小車向左做加速運動,而后保持這一加速度運動.問:加速后與靜止時相比小球的高度〖CD#4〗(填“一定升高”“一定降低”或“不變”).顯然通過設出橡皮條的勁度系數(shù),進行受力分析,運用牛頓第二定律不難得出小球的高度一定是升高的.
二、精講精練,打牢基礎
高中物理教學中,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滿足課程標準要求,開展練習活動時應較以往有所改變,提高練習的質量與效率,使學生切實打牢基礎,為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鋪墊.一方面,精講.例題講解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為提高效果,講解例題時應做好篩選,除了講解代表性較強的例題,還應將例題講透徹,切實鍛煉學生思維.另一方面,精練.高中物理試題類型及數(shù)量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部做完并不現(xiàn)實,因此,在訓練環(huán)節(jié),應選擇優(yōu)秀題目,使學生能夠掌握解題方法,做到練一題而會一類題.
例如,在講解“整體與隔離分析法”知識時,可創(chuàng)設以下問題,對學生進行訓練:一鏈條共有(P+Q)個環(huán)構成,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每個環(huán)的質量均為m.某時刻環(huán)的右端受到一水平拉力F,則從右向左數(shù),第P個環(huán)對(P+1)個環(huán)的拉力是〖CD#4〗.顯然設鏈條的加速度為a,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到:F=(P+Q)ma.以左邊Q個環(huán)進行受力分析,可得F1=Qma,聯(lián)立解得F1=QFP+Q.通過該題目的講解,使學生對整體與隔離法有個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三、鼓勵反思,提升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反思可認識到不足,及時查漏補缺.在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進行反思,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反思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結合學習成績、學習效果及時進行反思,思考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尤其要求學生多與其他學生交流經(jīng)驗,在交流中明確不足,借鑒他人長處.另一方面,反思訓練效果.訓練是提升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做好訓練反思,包括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結合具體題型,總結出最優(yōu)解法,提升解題能力.
例如,在講解“運動學”知識時,在訓練中遇到以下題目:汽車甲以速度v行駛在一條狹窄的道路上,某時刻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距離為x的前方出現(xiàn)一輛汽車乙,速度為u,且u 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應關注教學效率以及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一方面,做好理論學習,完善理論體系,尤其應做好新課程標準內容的學習與深入解讀,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指引.另一方面,結合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總結與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并大膽實踐,不斷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