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美顏,沒有插科打諢,授課內容小眾精深。就是這樣一門看似缺乏“熱搜體質”的大學課程,卻輕輕松松登上了熱搜。近日,清華大學95歲的老教授張禮,聯(lián)手曾經的學生胡嘉仲,開設“量子力學前沿選題”,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教學。
張禮是清華大學教齡最長的老師。32歲的胡嘉仲,迎來在清華園任教的第一年。曾經是師生的兩人,如今變成同事,聯(lián)手開設“量子力學前沿選題”,2月20日,是他們在線云課堂首次亮相。看過直播的網友無不感嘆:以后再也不逃課了。
張禮1925年出生于天津。1946年以理學院第一名的成績從輔仁大學畢業(yè)。1949年,他放棄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免費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回國赴解放區(qū),并于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到蘇聯(lián)列寧格勒大學,做理論物理研究生,所發(fā)表的有關“電子-正電子系統(tǒng)的定態(tài)及其湮沒轉變”的論文,被國際公認為是正電子湮沒譜學的奠基性文獻。
1957年,張禮到清華大學工作,參與創(chuàng)建工程物理系,并建立理論物理學科。他擔任副系主任,長期分工主管教學及研究生培養(yǎng)。
張先生既是科學家,也是教育家。他長期在理論物理領域工作,在電子系統(tǒng)中正電子的定礦局和湮滅問題、高能質子碰撞、介子形狀的量子色動力學修正等方面作出貢獻,并因提出場論中的旋量演算新方法,于2013年與他的學生徐湛教授一起獲得中國物理學會周培源獎。
他先后擔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物理系系主任,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培養(yǎng)了很多學生。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張禮先生以七十余年仍堅守講臺的“超長執(zhí)教生涯”引起了大眾關注。但對這位老教授來說,他并沒有認為自己這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他之所以堅持這么多年,只不過是因為“我喜歡”,他說:“我活著就是為了講課?!?/p>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