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邵仄炯作品《海上》。
見過青年畫家邵仄炯的,往往會被他身上的古典氣質(zhì)所吸引,斯文的眼鏡,談吐儒雅親和、不事浮言,一如他筆下的山水,沖淡平和,敦厚雅逸,有著濃濃的古典情韻,仿佛“今之古人”。然而走近了,才會發(fā)現(xiàn),邵仄炯有著古道熱心,有著對生活、對傳統(tǒng)、對自然強烈的熱愛,因而在他的筆下,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蘊藏著旺盛的生命力。這股力量,來自傳統(tǒng)經(jīng)典,經(jīng)過邵仄炯心中丘壑的吞吐點染,又畫成紙上江山,出古入新,讓人看到一個年輕的中國畫家,面對傳統(tǒng),面對時代,所作出的自我選擇與深沉思考。
說起邵仄炯的“正職”,是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老師,說起來每個學期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中國繪畫歷史,這一工作并不輕松。然而,邵仄炯卻享受其間,他非常樂意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為自己的學生們析經(jīng)典,論畫道。然而,無論白天的工作多么繁忙,每當夜闌人靜,筆底山水又穿越時空,隨邵仄炯手中的筆墨緩慢游走,在宣紙上呈現(xiàn)出另一種梳理的可能?!拔以噲D擷取古人山水的片段加以解構(gòu)、變形、重組,在領悟古代山水景物微妙關系的基礎上,延伸與發(fā)展傳統(tǒng)山水圖式?!敝袊嬍且粓龉P墨的修煉。于是,邵仄炯在山水畫中追尋古意;又練得一手好字,以求典雅的漢碑書法能與畫相映;業(yè)余時間他雅好京昆,不僅愛看,每每引吭高歌,也能唱得絲絲入扣、有板有眼。
近年來,作為優(yōu)秀青年藝術家,邵仄炯的作品在各大展覽頻頻亮相,他的山水畫清逸脫俗,對傳統(tǒng)文人畫中的多種經(jīng)典脈絡都有精到的把握。他特別擅長素雅的設色山水,以連綿不絕的山石組合取勝,以細密的用筆皴擦表現(xiàn)出技巧的純度。他的山水畫看似傳統(tǒng),但又不是程式化的,在景致搭配、圖式結(jié)構(gòu)上有自己的新意。茫茫山川,蔭蔭樹林,或云煙渺渺,或松濤陣陣,或水聲潺潺,空寂無人,是一種十分明亮、但絕不蕭散的情境。山形則以近于方而直的稚拙線條勾出輪廓和結(jié)構(gòu),概括、簡潔、注重墨線的排比與勾線效果在抽象的符號組合中展現(xiàn)出一種理想化的圖式,而皴、擦、點、劃亦非常凝練,絲絲入扣,然后填于青、綠、赭等重彩,古拙工致,儼然有復古之趣。這里,山神水韻,松風壑云……一切的一切,主客化一,情景交融,萬籟俱寂中見出一種“大音希聲”的至高境界來。這種心象,便是邵仄炯山水畫圖式的要旨所在。
《青山依舊》繪畫:惲甫銘
可以說,他與美術史的對話,是通過畫筆,通過一點一皴的細細揣摩,去粗存菁,體味藝術轉(zhuǎn)折的種種興味和軌跡。因此邵仄炯的藝術取徑,也代表了最純正的畫脈傳承。
在邵仄炯看來,山水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說是一門學問畫,這里的學問不僅僅局限于繪畫的技術,中國畫歷來不是以炫耀技術為能事。中國山水畫是畫家通過對自然的感知、游觀、體味、參悟來體現(xiàn)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對自然、宇宙和世界的看法,所謂“澄懷觀道”是也。因此,山水畫表現(xiàn)的是一種精神,邵仄炯在筆墨游戲間想表達的,就是古典的元素,結(jié)合自己的審美,表現(xiàn)當下的時代狀態(tài)?!拔业漠嫴皇区櫰拗?,而是雋永、典雅的,也希望在韻味上能打動讀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