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鐵敏
摘 要:幼兒園美育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如何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美育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提高幼兒園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幼兒教師要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設契合幼兒審美心理的教學內容,整合符合幼兒審美能力的教學資源,深度挖掘幼兒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通過適宜且美好的語言開展課堂教學,讓幼兒獲得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美育;幼兒教育;教學內容;教學資源;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102-02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關注度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幼兒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推進,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也在悄無聲息中發(fā)生著質的變化。美育是幼兒園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如何做到真正看見幼兒、尊重幼兒、懂得幼兒,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教師應將視角逐漸聚焦于關注幼兒,以幼兒發(fā)展為本,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真實興趣與需求。為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以美育人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進行論述。
一、以美育人——創(chuàng)設契合幼兒審美心理的教學內容
為了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育,教師要以幼兒的審美心理為基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內容包括色彩、語言、構造、情節(jié)、主題以及角色形象等。教師應當認真考慮所選用的教學內容與材料是否能夠為幼兒帶來美的體驗。例如,在選擇圖畫書時,教師應當選擇幼兒比較熟悉且喜愛的題材,表達方式應通俗易懂,風格要富有趣味性,語句要具有和諧與韻律性,結構要明朗清晰,畫面要色彩豐富,節(jié)奏感要強,同時還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性別與個體差異。只有根據(jù)幼兒的審美心理開展相關教學,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創(chuàng)設圖畫書角時,可以按圖畫書的主題以及幼兒的喜好進行分類。對于科普類的圖畫書,教師可以將背景照片設定為地球,然后裝飾幼兒自己折疊或者繪畫的動物、植物以及太空船等;對于童話類的圖畫書,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圖書架做出城堡的形狀,然后讓幼兒自行設計心目中的王子、公主以及其他童話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班級的整體風格來設計圖書角,使得區(qū)角符合班級的整體環(huán)境與幼兒審美心理。例如,在“民俗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語言習慣和色彩感知喜好來創(chuàng)設“三味書屋”圖書角,利用我國傳統(tǒng)書房的一些文化元素來對區(qū)角進行裝飾,然后通過觀察和記錄幼兒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相應的圖畫書。教師還應當給予幼兒交流與分享的機會,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肯定與表揚幼兒的合理想法,從而使幼兒建立自信,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以美育人——整合符合幼兒審美能力的教學資源
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的途徑有很多,包括美術、音樂等。為了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各個感官,教師應將各類藝術表達形式完美整合,使其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從而為幼兒帶來更為直觀的美的感受。美術教育能夠鼓勵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手工操作或繪畫。音樂教育能夠通過渲染氛圍來調動幼兒的聽覺器官,圖畫書則可以通過視覺感官引導幼兒發(fā)揮審美想象力。將這些內容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夠加深幼兒對美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幼兒園中班展開圖畫書集體閱讀活動時,可以選擇《大衛(wèi),不可以》這本圖畫書,在介紹圖畫書主人公大衛(wèi)時,可以選擇《超級瑪麗》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渲染氣氛。這種輕松、歡快的背景音樂加上詼諧有趣的圖畫,能夠迅速將幼兒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其心情愉悅,從而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在帶領幼兒討論“大衛(wèi)媽媽最喜歡的花瓶被大衛(wèi)弄壞,媽媽為什么還會對大衛(wèi)說‘寶貝,我愛你”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適時切換背景音樂,將其改為《搖籃曲》等溫馨的曲子,通過氛圍的營造,使幼兒能夠更深刻地感受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教師再讓幼兒通過繪畫對大衛(wèi)的故事進行續(xù)寫,或者與父母一起編寫屬于自己的故事。這種幼兒審美想象力的調動,能夠起到移情作用,使幼兒真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有助于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再如,教師在講授圖畫書《世界真好》時,可以將描繪自然美麗風光的《森林狂想曲》作為教學背景音樂,音樂與圖畫書中小老鼠所看到的奇幻世界融在一起,能夠為幼兒帶來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在幼兒對圖畫書內容有所了解后,教師再鼓勵幼兒將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美好景色通過彩色畫筆描繪出來,或讓幼兒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繪圖,如樹葉貼畫、蔬菜印畫、手指點畫等。這些教學方法能夠使幼兒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現(xiàn)實美、生活美、環(huán)境美,從而使幼兒更加熱愛自然環(huán)境。
三、以美育人——深度挖掘幼兒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
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審美興趣,讓幼兒擁有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身邊事物,感知其空間結構等方面的美感和藝術性,從而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為了使幼兒能夠深入了解事物的細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法來幫助幼兒尋找生活中的美。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閱讀圖畫書《大猩猩》時,可引導幼兒關注圖畫書的顏色、構圖以及藝術形式,再對比不同的作品,讓幼兒感受作品所具備的美感和藝術特點。教師首先可以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你們在畫面上看到些什么?這些圖案都像什么?”有的幼兒回答:“墻壁上的彩色部分,有的像花朵,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蘑菇?!庇械挠變夯卮穑骸皦ι系拈T像個小笑臉,門外的影子像大猩猩?!币龑в變河^察事物的細節(jié),能使幼兒了解到作品的情感基調和人物內心活動,為幼兒帶來豐富的審美體驗。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幼兒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引導幼兒基于自身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在幼兒了解《大猩猩》的大致內容后,教師可以改編部分情節(jié)或結局來促使幼兒想象與聯(lián)想,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使其能夠真正體會到書中角色的情感世界,從而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四、以美育人——通過適宜且美的語言開展課堂教學
對于幼兒難以理解或者比較抽象的畫面和文字,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的表情動作和豐富的語言描述來為幼兒創(chuàng)設通俗易懂的情境,在加深幼兒理解的同時,為幼兒搭建發(fā)現(xiàn)美的橋梁。例如,教師在講故事時要掌握整個故事的脈絡和走向,包括故事中幼兒首次接觸到的成語典故和生字詞,還要準確把握故事中各個角色的形象特點、性格特點以及故事的感情基調。在講述故事時,語速語調以及聲音的大小都需要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在語速方面,幼兒會因為過快的語速而難以理解故事內容,因此教師在講述過程中的語速應盡量放緩;在聲音大小方面,教師需要聲音洪亮但不尖銳,悅耳但不嘈雜,保持適中為宜;在語調方面,教師需要有標準的發(fā)音、豐富的情感,神態(tài)動作、角色聲音都需要符合故事意境,給予幼兒視聽上的美的感受。例如,教師在講到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時,應當提高音量,同時將聲帶拉緊,發(fā)出響亮而輕快的聲音;在講到比較兇狠、體形巨大的角色時,教師應當利用胸腔共鳴,粗著嗓子發(fā)出渾厚、低沉、剛硬的聲音;在表演年紀比較大或者身體比較虛弱的角色時,教師應當將氣息下沉,然后發(fā)出斷斷續(xù)續(xù)、顫顫巍巍的聲音;在表現(xiàn)狐貍這類狡猾的角色時,教師的聲音應當高而細長,語調和語氣抑揚頓挫,句尾上揚,眼珠要根據(jù)故事的節(jié)奏而轉動。教師將語言技巧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可以為幼兒帶來美的感受。
總之,美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部分,與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有著緊密聯(lián)系。幼兒園要真正做到讓幼兒樂享、樂思、樂學,就要根據(jù)幼兒真實的興趣和需要,多角度、多方法滲透美育,以美育人,提升幼兒綜合素質,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曉靜.對改進學校美育教學策略的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19(19).
[2]賴兵.妙用自然環(huán)境,聚焦生態(tài)美育——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設計探索[J].教育觀察,2019(03).
[3]陳秋月.執(zhí)海島風情之鑰 啟幼兒美育之門——淺談加強幼兒美育的幾點做法[J].幼兒教育研究,2018(05).
[4]蘭桂英.幼兒園美育活動設計及美育功能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8).
Research on Promoting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
Huang Tiemin
(Binhai Kindergarten, Qid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Qidong 226200, China)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is inestimable, so how to optimize and innov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teachers need to focus on, 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kindergarten teachi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children's interests and needs, create teaching content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ldren's aesthetic psychology, integrate teaching resourc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 deeply excavate children's aesthetic feeling and experience, and carry out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appropriate and beautiful language, so that children can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sources;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