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嵚
【摘 要】本文分析以英語微劇制作推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可行性,以“food”主題單元教學中呈現(xiàn)的9個教學事件為例論述英語微劇設計制作,闡述教學觀察和反思、效果評估,提出今后的研究設想:英語微劇制作應結合不同行業(yè)的崗位需求、不同學科制作設計不同的情境;英語教師應提高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給學生提供技術幫助;打造院級比賽平臺和系部級比賽平臺,形成英語微劇制作的常態(tài)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參與機會。
【關鍵詞】英語微劇 ?高職英語 ?教學任務設計 ?制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C-0147-03
近年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索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聽說應用能力和交際表達能力。英語微劇制作融合了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將英語微劇制作應用到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自發(fā)地把英語知識、技能和實踐運用統(tǒng)一起來,提高語言交際能力。本文探索以英語微劇制作為載體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任務設計,旨在促進高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深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一、以英語微劇制作推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職院校單招與對口招生不斷擴大,學生生源多樣化問題尤為突出。由于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層次不一,學生個體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英語總體水平較低。多數(shù)學生聽說能力薄弱,不敢說不愿說,普遍缺乏求知欲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自覺主動學習和實踐的意識不強。但是,高職學生又具有模仿能力、動手能力強,熟悉互聯(lián)網(wǎng)、樂于接受新事物的特點,如果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就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職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
廣西高校大學生英語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目比賽中的英語短視頻作品,包括微電影、舞臺劇、英語故事、名勝古跡介紹等,融合了對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英語語言知識的綜合應用,如英文寫作、翻譯、英語朗讀、語音語調模仿、情景交流等內容。將英語微劇制作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可以使學生鞏固并掌握英語的基本語言結構,自覺錘煉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從而能夠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和交流,提高教學的效果。同時,優(yōu)秀的視頻作品還可以代表學校參賽展示,參與競賽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地推動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二、以英語微劇制作任務為載體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設計
將英語微劇這一新的知識載體與高職英語教學相結合,是一種新教學模式的嘗試。在語言輸入的基礎上,對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進行語言的綜合輸出,任務的完成可以綜合考核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和交際能力。下面以“food”主題單元為例,呈現(xiàn)教學過程的9個教學事件,教學4課時。見表1。
三、教學觀察與反思
(一)教學目標的融合。表1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目標與交際能力目標的融合。通過設計基于單元內容的產(chǎn)出型學習任務,將課文理解、語言理解和使用,以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訓練深度地融合在一起。學生能夠在特設的文化語境中認識詞匯、句型,通過與小組成員的互動,從自身與他人視角鞏固和掌握詞句的應用,同時呈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教學事件3、4和5強調單元學習的語言點和語法知識,仍舊是英語教學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教學事件4通過教師引導性提問,學生小組會話討論,集思廣益,歸納問題答案。有些小組成員還關聯(lián)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在探討的氛圍中從發(fā)現(xiàn)到對比,增強了對詞匯的理解應用、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為后面劇本創(chuàng)作和表演埋下伏筆。教學事件9觀看視頻同時也檢驗了學生是否已正確掌握英文點餐的詞匯與句型。教學事件6、7和8中,小組成員必須協(xié)商溝通合作來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學生在互相協(xié)作探討中,形成主動交流和啟發(fā)的學習氛圍,對話既是溝通的手段,又是教學成果的部分呈現(xiàn)。
在任務進行過程中,把相關語言融入教學任務中,與語言的顯性教學目標相符。交際能力目標則主要強調教學內容的分享應用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協(xié)商與交流,9個教學事件覆蓋了語言教學目標和語言交際目標,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層面上的融合。
(二)學習者從邊緣參與者向核心參與者轉變。完成英語微劇的拍攝任務對學生的外語學習起到了中介作用,學生充分參與并共同構建了交流情景。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在教師與小組成員的引導作用下,從邊緣參與者向核心參與者轉變。
教學事件6和7,小組成員會互相指出或糾正不正確的詞句及發(fā)音,小組討論熱烈,學生參與度高,在不能確定某詞句發(fā)音是否準確時,還會主動請教老師。教學事件8,學生會告訴教師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同時,他們還主動學習視頻編輯軟件如“愛剪輯”“會聲會影”等,自行添加標題、字幕、背景音樂。有些小組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錄音效果不好,還學會了后期配音,同時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使作品更加完善。有些學生為讓作品更完美,設計了獨特的背景、服裝造型。教學事件9,學生觀看自己和其他組的表演,通過比較、自評、互評、教師點評,不僅鍛煉了聽力,還進一步強化了相關詞匯、句型的學習,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意識地去彌補欠缺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善得體的交際能力,體現(xiàn)了學生對自身學習的認識與反思。隨著教學事件的遞進,在主動探求和解決問題當中,學生不知不覺地逐步從邊緣參與者轉變?yōu)楹诵膮⑴c者,參與度越來越高。
四、效果評估
整個過程,在特定情境中學習并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真正實現(xiàn)了“Learning by doing”。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的英語“能用”“會用”,就會感覺到學習英語是“有用”的。英語短劇的編輯體現(xiàn)了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得體的表演體現(xiàn)了學生文化意識的增強。通過完美實現(xiàn)“全民皆秀”“草根秀”的自我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口語表達的愿望和主動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有效激發(fā)。實現(xiàn)“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的相互融合,形成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構建新的語言知識體系,成為學生積極情感體驗、主動思維、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過程。
英語微劇制作任務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賽教結合教學效果。由于表演和制作改變了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性不高、語言應用能力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性、主動參與性、動手動口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調動。許多英語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布置英語微劇的制作任務,同時在教學研討會上就所任班級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初步形成了“觀看本校參賽獲獎作品—引起共鳴,激發(fā)興趣—布置英語短視頻制作任務—分享互評—選拔優(yōu)秀作品—師生共同打造完善作品參賽—教學總結”的教學鏈。
五、今后的研究設想
第一,針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課時有限、涉及不同專業(yè)面比較廣的情況,英語微劇制作可以結合不同行業(yè)的崗位需求、不同學科制作設計不同的情境,有選擇性地進行語言教學,提高學生對語言本身及其特定語境的敏感度。尤其要與專業(yè)教師進行溝通探討,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和特點,設計與專業(yè)和職業(yè)活動相關、比較適合崗位需求的職場情景,收集整理和充實豐富的語料,拍攝更有針對性和更具高職特色的視頻作業(yè)。
第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組織、引導、啟發(fā)和幫助的作用,教師應有效引導,發(fā)揮學生最大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維護學生的參與熱情,實現(xiàn)有效的語言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同時,視頻的后期制作需要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英語教師要提高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加強自我學習,改善自身知識結構,以期給學生提供有力的技術幫助。
第三,應繼續(xù)探索賽教結合的模式,打造院級比賽平臺和系部級比賽平臺,形成英語微劇制作的常態(tài)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參與機會。引導學生自發(fā)投入英語視頻的制作過程和英語學習當中,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形成良性循環(huán),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H D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Kafai,Y.Resmk,M.Construction in Practice:Designing,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96
[3]Vygotsky,L S.Though and language.Cambridge,MA:MIT press,1986
[4]安曉燦,周龍.與時俱進,深化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研究報告[J].中國外語,2010(4)
[5]耿文斐.合作學習在英語專業(yè)精讀課上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2(16)
[6]李戀.賽學結合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2(55)
[7]潘婷婷.微視頻教學資源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以“微電影”公選課為例[J].南方職業(yè)教育學刊,2015(1)
[8]王愛香.“一帶一路”背景下交際教學法在海事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J].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
[9]王飛鳳.基于生源多樣化特征的高職公共外語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7)
[10]尹宜宜.新媒體環(huán)境下微電影在高校英語教學領域的應用實踐[J].現(xiàn)代傳播,2014(6)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英語技能競賽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GXGZJG2017B137)
【作者簡介】韋 嵚(1972— ),女,碩士,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