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燕斌
(河北省磁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磁縣)
肺部腫物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氣短與胸痛等方面[1]。肺部局限性腫物是我國較為多發(fā)的呼吸道疾病,將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患者的肺部出現(xiàn)腫物需盡快確診,可避免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2]。由于肺癌和肺良性腫物的治療依賴于臨床診斷,而64 排螺旋CT 作為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診斷技術,其在肺部腫物患者診斷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相關臨床報告指出,將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PS、BV 診斷技術應用于肺癌和肺良性腫物的臨床診斷中,效果更為明顯。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PS、BV 診斷技術可提高對肺部腫物檢測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有利于減少漏診和誤診情況,提高診斷準確率。但此方面研究樣本數(shù)量有限,仍缺乏相關臨床依據(jù)。本文通過對38 例經(jīng)外科手術診斷有肺部腫物的患者進行診斷分析,探討研究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BV、PS 對肺良性腫物與肺癌的診斷效果,希望能為臨床肺部腫物等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和參考資料。現(xiàn)對診斷結果進行于下報道。
將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38 例經(jīng)外科手術診斷有肺部腫物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全部患者均行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并結合手術治療和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分析比較?;颊咧信?5 例,男性23 例,年齡34~76 歲,平均(52.61±5.37)歲,患者中良性腫物6 例,肺癌32 例。肺部腫物患者的常規(guī)資料通過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得出(P>0.05),可進行對比討論。研究所選擇的經(jīng)外科手術診斷有肺部腫物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納入本次研究中,且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全部患者均行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指導患者用力吸氣,并維持屏氣狀態(tài)進行檢查。采用飛利浦64 排螺旋CT 檢查儀進行診斷,從患者肺尖處開始掃描直到其肺底,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掃描。進行2 mm 層厚的薄層后處理,然后對肺部進行三維重建,成為1 mm 層厚。將灌注成像數(shù)據(jù)送工作站后處理,采用灌注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與分析,計算出經(jīng)64 排螺旋CT 診斷的灌注參數(shù),參數(shù)主要包括BV、PS 等。
(1)通過記錄患者肺良性腫物、肺癌的灌注參數(shù)與診斷正確率對肺癌組和良性腫物組患者的診斷效果進行對比評價;(2)通過記錄患者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對BV、PS 的診斷效果參數(shù)進行對比評價。
將得出的經(jīng)外科手術診斷有肺部腫物患者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通過t 檢驗,并采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表格中的計數(shù)資料用χ2進行檢驗,并采用率(%)表示,當肺癌和良性腫物的比較,P<0.05 為差異顯著,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38 例患者肺良性腫物、肺癌的灌注參數(shù)與診斷正確率進行比較,當BV ≥5 mL/100 mg、PS ≥25 mL/100 mg時,肺癌的診斷正確率為96.88%,良性腫物的診斷正確率為83.33%,肺癌的PS、BV 均大于良性腫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比較
診斷結果 例數(shù) PS BV 診斷正確肺癌 32 43.36±4.65 10.38±2.43 31(96.88)良性腫物 6 11.36±3.42 5.83±1.25 5(83.33)t/χ2 15.987 4.441 1.858 P 0.001 0.001 0.173
經(jīng)過對38 例患者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進行比較觀察,PS 結合BV 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明顯高于BV 及PS 單獨診斷,見表2。
表2 38 例患者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對比[n(%)]
肺部腫物是我國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將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一旦肺部腫物在早期診斷出現(xiàn)失誤或急診處理措施有誤,均可能導致患者身體出現(xiàn)巨大的損傷[3]。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4]。患者的肺部出現(xiàn)腫物需盡快確診,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對于提升肺癌的臨床診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避免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5]。肺癌和肺良性腫物的治療依賴于臨床診斷,而64 排螺旋CT 作為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診斷技術,其在肺部腫物患者診斷中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能為臨床肺部腫物等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科學、準確的臨床診斷資料。
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作為一種有效的肺良性腫物與肺癌的診斷方式,其方式主要為采用飛利浦64 排螺旋CT檢查儀進行診斷,后對肺部進行三維重建[6]。將灌注成像數(shù)據(jù)送往工作站后處理,采用灌注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與分析,計算出經(jīng)64 排螺旋CT 診斷的灌注參數(shù),參數(shù)主要包括BV、PS 等[7]。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能夠通過毛細血管掌握患者的肺部病灶代謝狀況,并可提供患者肺部病灶的血流動力學信息。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能直觀顯示腫物的形態(tài)、周圍組織和病灶的關系,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相較于經(jīng)皮穿刺活檢、纖維支氣管鏡與手術等病理檢查方式,其具有操作簡單和無創(chuàng)性等優(yōu)勢,有利于臨床肺癌等相關疾病的診斷鑒別[8]。
本文將我院收治的38 例經(jīng)外科手術診斷有肺部腫物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全部患者行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并結合手術治療和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分析比較,通過對38 例患者肺良性腫物、肺癌的灌注參數(shù)與診斷正確率進行比較,肺癌的PS、BV 均大于良性腫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過對38 例患者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進行比較觀察,PS 結合BV 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明顯高于BV 及PS 單獨診斷,將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PS、BV 診斷技術應用于肺癌和肺良性腫物的臨床診斷中,診斷效果較為明顯。BV、BF、MTT、PS 均是應用范圍較廣的灌注參數(shù),血容量(BV)主要指局部區(qū)域血管系統(tǒng)的相對血容量,表面通透性(PS)主要指對比劑經(jīng)毛細血管內(nèi)皮進入細胞間隙的單向移動速度。使用CT檢查儀診斷后通過軟件可重建圖像,并進行偽彩處理,能夠得到血流灌注圖。單個灌注參數(shù)的敏感性往往比較低,無法滿足臨床的檢驗要求。將PS、BV 灌注參數(shù)聯(lián)合進行診斷時,可提高對肺部腫物檢測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有利于減少漏診和誤診情況,提高診斷準確率[9]。
研究結果表示,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診斷對肺良性腫物與肺癌疾病的診斷結果較為理想,BV、PS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肺癌疾病的誤診與漏診的情況。探討研究64 排螺旋CT 灌注成像BV、PS 對肺良性腫物與肺癌的診斷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