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摘 要:對于許多初中學生來說,都會感覺歷史課非??菰锓ξ?,這是因為歷史課堂教學大多以文字為主,趣味性的教學內容較少。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歷史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初中歷史教師要針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調動初中學生歷史學科學習動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興趣 培養(yǎng)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49
在初中教育階段內,歷史學科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科目,是幫助學生了解歷史,能夠以史為鑒的重要教學課程。因此,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給予關注。為了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歷史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對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對歷史知識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并在課后積極對歷史知識進行了解,有效提高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課堂的學習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并在課堂中主動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探究和學習。而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歷史教師不僅要公平公正對待班級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此外,也要積極通過教學互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通過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而且,通過課堂教學互動,也能增進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讓學生逐漸能夠喜歡歷史教師。而這也是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對《青銅器與甲骨文》進行課堂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語文教師要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并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如:結合教學內容,歷史教師可以將我國青銅器時期的文化進行滲透,并結合實際的青銅器圖片展示我國傳統(tǒng)青銅器文化,強化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青銅器文化的探究欲望。這時歷史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不僅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也能夠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進行滲透。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愛,活躍歷史課堂的學習氣氛。對學生歷史學科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讓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互動中不斷提高。
二、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想要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掌握,初中歷史教師需要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內容進行掌握,拓寬初中學生的歷史知識層面。而且,在實踐學習活動中,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逐漸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而隨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了解,也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欲望,在活動中感受歷史知識學習的樂趣和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這樣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也能夠逐漸養(yǎng)成。
例如:在對《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進行課堂教學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知識內容創(chuàng)設課堂學習情境,通過情境激發(fā)初中學生的學習欲望。并結合學習情境開展歷史課堂模擬“絲綢之路”的實踐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學習,感受絲綢之路開辟的艱辛,并對其中的歷史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掌握。如:在活動中模擬張騫出使西域的情境,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真實,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讓初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歷史學科學習的樂趣所在。
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初中歷史教師也要在課堂中融入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視頻、圖片等多種元素結合到歷史課堂中,并對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相較于對教材中的文字進行學習,通過視頻、圖片等史料學習資源更能激發(fā)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主動進行思考與探究。同時,也讓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帶動其他缺乏興趣的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而且,信息技術教學也能將知識內容進行直觀化、形象化,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更加深入,有效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進行《三國鼎立》信息技術教學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將三國時期的影視資料、小說圖片等內容進行展示。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三國時期的知識內容可能是學生最為了解的。而學生的了解大多來自影視和小說,初中歷史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了解渠道,將這些內容與真實的歷史進行對比,深化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內容的掌握,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觀念,讓學生能夠以真實的史料為基礎。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歷史探究的熱情和欲望,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學習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材的知識內容是我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事件,而許多歷史事件之間也存在著關聯(lián)。而在實際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便可以運用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歷史故事將知識點進行穿插。這樣既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也能豐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此外,通過故事也能引導學生對歷史進行想象,讓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更加真實。而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歷史教師也可以結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幫助學生回味歷史故事教學的樂趣,更有助于學生興趣的養(yǎng)成。
例如:在進行《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課堂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將歷史課堂教學的知識點進行穿插,讓學生能夠分析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與后期發(fā)生的變化,讓學生能夠以史為鑒。同時,結合真實的史料內容,引導學生對安史之亂進行了解,結合史料與教材內容分析安史之亂的起因。而在歷史故事的引導下,能夠讓學生主動結合故事內容,針對教學知識進行探究和思考,深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也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并且,在運用故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覺到歷史學習的魅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
五、合理運用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作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教學手段,初中歷史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并結合課堂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初中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激起學生對歷史的探究欲望,主動對知識內容進行思考與分析。而情境教學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讓學生能夠結合情境想象出歷史發(fā)生的過程,讓歷史課堂教學充滿濃厚的歷史氛圍。在這一氛圍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綜合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zhàn)》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便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七七事變的課堂教學情境,讓歷史課堂充滿戰(zhàn)爭凝重的學習氛圍。而這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能夠銘記歷史,對南京大屠殺、盧溝橋事變等有一個真正的了解。此外,在情境教學中,歷史教師也可以結合真實的歷史資料,讓情境更加真實。通過我國軍民英勇抗戰(zhàn)的真實事跡,激發(fā)初中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初中學生在情境教學中,不僅能夠了解真實的歷史,也能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在課后對歷史資料進行搜集與學習。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并對歷史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進行歷史知識學習,提高歷史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文霞《探討學習初中歷史的重要性》,《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2] 趙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