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輝,高海捷
西電集團醫(yī)院泌尿外科(西安710077)
作為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復雜性腎結石主要包括孤立腎結石、多發(fā)腎結石、鹿角形結石、馬蹄腎結石等,是臨床治療的難點,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1-2]。研究報道,可視化經皮腎鏡結合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可更深入地達到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腎盂等部位,降低結石殘留率,同時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受廣大患者和臨床醫(yī)師的認可,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價值[3-4]。為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經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結石殘留率、術后恢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06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依據(jù)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51例)和研究組(55例)。病例納入標準:經CT、尿路平片、超聲等影像學檢查提示復雜性腎結石;獲得研究對象知情同意,且接受手術治療,符合手術指征。排除標準:伴有惡性腫瘤、凝血功能異常、血液系統(tǒng)疾??;伴有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長時間使用抗凝藥物治療;伴有認知功能障礙、意識障礙,診斷為精神性疾病等。兩組臨床基線資料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采取可視化經皮腎鏡碎石術,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行全身麻醉,取患者斜仰臥位,一期盡可能取凈并粉碎腎結石,7 d后復查;若患者體內結石未取凈,則行二期經皮腎鏡碎石術,若二期術后仍未完全清除結石,則對患者行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等檢查,并與腎臟CT 結果進行結合判斷結石殘留的分布情況,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2.2 研究組:采取可視化經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行全身麻醉,取患者俯臥位,置入輸尿管鏡(或雙J管)輸送內鞘,經人工腎積水阻斷結石下移;取患者斜仰臥位,經超聲引導置入導絲,經皮腎通路,盡可能粉碎探查到的結石,同時借助超聲輔助檢查判斷結石清除情況。若結石未取凈,則行多通道取石,并結合輸尿管軟鏡激光碎石術,對殘留結石進行相應處理;術后7 d復查,若結石仍未取凈,則行二期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并結合輸尿管軟鏡碎石,徹底清除結石。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下床時間、術后結石殘留率、術后并發(fā)癥(如尿瘺、切口感染、出血、輸尿管損傷、腎功能損害等)發(fā)生情況和手術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F-36生活質量量表包括心理狀態(tài)、物質生活及軀體功能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5]。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版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手術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下床時間均明顯縮短(P<0.01),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組 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術后住院天數(shù)(d) 術后下床時間(d)對照組 51 86.58±13.02 153.88±24.73 9.63±2.19 6.09±1.03研究組 55 76.49±10.29 127.08±19.47 6.84±1.52 4.38±0.91 t值 — 4.44 6.22 7.67 9.07 P 值 — <0.01 <0.01 <0.01 <0.01
2 兩組術后結石清除情況比較 相比對照組,研究組術后結石殘留率顯著下降(P<0.01),見表3。
3 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術前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相比術前,兩組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物質生活及軀體功能評分均顯著提高,研究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見表4。
表3 兩組術后結石清除情況比較[例(%)]
表4 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4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顯著下降,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合計12例,占比23.53%。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合計3例,占比5.5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手術是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主要方法,但傳統(tǒng)開放手術對機體組織引起的損傷較大,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進而影響術后恢復,使之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6]。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碎石術已逐漸取代常規(guī)開放手術。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碎石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可促進術后恢復等多種優(yōu)勢,易于患者所接受[7]。本研究顯示,相比對照組,研究組術后結石殘留率顯著下降,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8]。結果表明,可視化經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可有效降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術后結石殘留率,提高結石清除率,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輸尿管軟鏡可通過軟光纖維束,提高上下彎曲角度,從而便于進入腎盂等部位,可最大限度地探查患者體內結石的分布情況,取凈結石,因此可減少術后結石的殘留[9-10]。
研究指出,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聯(lián)合手術治療既可有效減少穿刺通道的數(shù)量,亦可彌補單一經皮腎鏡碎石術的不足,手術視野清晰,從而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減少結石的殘留,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最終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術后恢復[11-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雖經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后仍存在一定并發(fā)癥,如尿瘺、切口感染、出血、輸尿管損傷、腎功能損害等,但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一經皮腎鏡碎石術,提示聯(lián)合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同時,本研究顯示,相比術前,兩組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物質生活、軀體功能評分均顯著提高,且研究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結果表明,相比單一經皮腎鏡碎石術,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可有效提高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這亦能揭示聯(lián)合手術治療的有效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手術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下床時間均明顯縮短。同時,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顯著下降,與既往研究報道相符[14-15]。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輸尿管軟鏡質地柔軟,可有效減輕對機體腎臟周圍組織引起的損傷程度,保護腎功能,減少感染,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從而可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加快患者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可視化經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可有效降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術后結石殘留率,減少手術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同時可有效提高術后生活質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