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仁寬
摘要: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對建筑質量非常關鍵。尤其是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前提下,質量與實際應用要求愈加嚴格。通過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凸顯建筑行業(yè)在發(fā)展中的技術優(yōu)勢,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同時,全面落實節(jié)能減排要求。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關鍵技術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打破傳統(tǒng)觀念限制,應對全新發(fā)展挑戰(zhàn),關注施工關鍵技術應用,從而達到提高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施工技術
1 制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優(yōu)勢
1.1 有助于提升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
在應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過程中,由于相關的構件可以在工廠內進行預制,所以可以為建設單位節(jié)約一大筆構件制造的費用,并且具體施工作業(yè)流程較為簡單,施工效率也可因此得到提升,所以可以幫助建筑建設單位進一步提高其經濟效益。除此之外,與傳統(tǒng)建筑的施工模式相比,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給排水工程、采暖工程以及電氣工程等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成本均顯著低于傳統(tǒng)施工模式,所以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節(jié)約施工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另外,從結構構件的重量來看,傳統(tǒng)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重量顯然大于預制裝配式構件的重量,所以使得預制裝配式建筑對于地基工程的要求大為減少,有助于縮減地基工程的施工時間,同時也會降低工程的施工難度,對提升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有著顯著作用。
1.2 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中,其中大部分結構構件可以在工廠完成大規(guī)模的預制,所以可以顯著提升構件的預制效率,并且也有助于減少構件預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此外,與傳統(tǒng)施工模式相比,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節(jié)能約15%左右,對于水資源的消耗來講,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也可進一步縮減水資源在建筑工程中的消耗,最多可節(jié)約水資源約為30%以上。
1.3 有助于提升環(huán)境質量
相關研究表明,如用工業(yè)化的方式來開展建筑工程施工,其可產生的建筑垃圾遠低于傳統(tǒng)施工方式,并且也不會對施工周邊環(huán)境的大氣質量造成顯著影響,同時對于噪音控制效果也更為顯著。此外,對于預制式裝配建筑來講,其隔音效果也明顯好于傳統(tǒng)建筑。同時,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tǒng)施工工藝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時也可促進節(jié)能減排,提升整個建筑的施工效率與質量,進一步降低工程投入成本,符合未來建筑工程綠色發(fā)展的要求。
2 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2.1 預制剪力墻
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結合預制構件為基礎,做好連接處理,從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強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節(jié)省工程施工材料。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中,剪力墻施工技術應用,主要以螺栓連接為主,注意預制構件之間精密度,做好預制構件處理工作。預制構件安裝期間,剪力墻施工技術,需要進行下層板插筋處理,檢查內墻預制預留板螺栓孔中全部插入鋼筋。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螺栓孔還要及時固定,灌入水泥砂漿,有效連接剪力墻與不同結構之間的距離,進而保證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與此同時,預制剪力墻技術中還包括套筒連接技術、漿錨鏈接技術與機械連接技術。
套筒連接技術:準備好鋼筋材料,將其插入到高強套筒內,套筒必須帶凹凸槽,隨即進行灌漿,待灌漿櫻花之后,整合鋼筋、套筒變?yōu)檎w,進而達到剪力墻傳力的目的。
漿錨連接技術:該連接技術又叫做間接錨固搭接技術。主要材料為鋼筋,將鋼筋拉開到要求標準,利用鋼筋連接所產生的剪力進行灌漿料傳遞,并且由剪力傳遞為載體,處理好灌漿料、混凝土施工。
機械連接技術:該技術以機械咬合的方式處理鋼筋、連接件,進而發(fā)揮出鋼筋承壓作用。具體是鋼筋產生的力不斷傳遞,這樣就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
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十分注意螺栓連接與放置。將其設立在建筑工程結構的中心,進而為建筑工程施工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能夠保證剪力墻穩(wěn)定性與堅硬性。預制剪力墻技術有效處理施工材料,預防材料過多或者不夠問題,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幫助,同時減少施工環(huán)境與天氣情況對施工的影響,確保施工工程的順利完成。
2.2 預制疊合板安裝
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是重要組成,尤其是對工程建筑施工質量非常關鍵。預制疊合板施工期間,必須端正對該技術的重視。特別是疊合板安裝,控制好與作業(yè)層的距離,一般為300mm,明確疊合板安裝中心與方向,預留出空間度,這樣就可以有效預防安裝中出現(xiàn)誤差或者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處理好預制吊板安裝位置以及方向,做好保護工作,防止安裝中出現(xiàn)激烈碰撞,安裝調整過程中也要避免快速遞進穩(wěn)定性下降,疊合板被破壞。一旦疊合板出現(xiàn)損壞,必須重新更換,這樣一來就會浪費大量疊合板材料,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成預制吊板質量下降。預制吊板安裝中選擇好安裝模式,以模數(shù)化吊裝手段,科學處理疊合板吊裝施工,保證疊合板緊密度。疊合板底部安裝,需要設置臨時支架,控制好臨時支架距離,一般為150cm,疊合板吊裝施工完成,拆除臨時支架,保證疊合板吊裝施工的穩(wěn)定性與固定性。當然疊合板安裝期間,還會遇到雙層結構安裝。面對這種情況,則需要考察施工現(xiàn)狀,及時對疊合板安裝設置雙層支架,確保疊合板安裝的穩(wěn)定性。第一層疊合板安裝結束后,及時開始混凝土澆筑,放置2h-5h之后,檢測施工強度,確保強度在70%之上,才能進入到下一層疊合板安裝中。安裝工作結束,拆除雙層支架,進而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2.3 預制窗體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預制窗體施工技術,主要通過螺栓、吊耳等的設置應用,連接窗體上的螺母,確保窗體穩(wěn)定性與嚴密性。預制窗體施工期間,首先需要檢測窗體上的螺母;其次測試窗體與作業(yè)面的距離,要求標準位置為300mm。隨著位置的確定,窗體螺母與螺栓緊密連接,完成預制窗體施工。預制窗體施工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注意事項較多。尤其是窗體方向控制與調整,窗體螺栓穩(wěn)定性,墻板連接緊密型??刂坪妹總€施工細節(jié),這樣才能保證預制窗體施工技術達到標準,并且也能夠保證預制裝配建筑結構施工設計合理,質量達標。
3 結語
預制裝配這樣的建筑結構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可以保證施工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特性,同時更可以保證施工效率和質量。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我們綜合地發(fā)揮工廠預制和現(xiàn)場裝配的優(yōu)勢,在施工當中積極應用新材料以及新工藝,在設計和施工中,也需要結構設計部門和施工部門積極配合,從而有效地提高結構體系應用面,為建筑行業(yè)的工業(yè)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文吉.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與設計的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 (15).
[2]張永初.預制裝配式建筑便捷式防護體系的研究與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50).
[3]孫小勇.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