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佳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讓學生學習語文基礎,還要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發(fā)展獨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小學生的寫字能力是主要目標。本文在此基礎上,針對小學語文寫字課的現(xiàn)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現(xiàn)狀;研究對策
盡管小學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與進步,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當今寫字教學的發(fā)展并不樂觀,并且出現(xiàn)了諸如學生對寫字學習的興趣低和教師缺乏關注等問題。為了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擁有良好的書寫能力,教師必須在整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基礎上找到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效率。
一、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重要性
1.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悠久,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是現(xiàn)代人了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同時,漢字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是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方式。寫字是漢語學習的開始,也是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階段的學生要了解漢字和常用部首的基本知識,可以根據(jù)筆畫順序的規(guī)則書寫,并注意結構,保持正確良好的寫字習慣。
2.養(yǎng)成以標準化方式書寫漢字的習慣,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小學生在寫字時會出現(xiàn)許多錯誤,書寫彎曲、大小不均或者書寫錯誤,教師只注重對正誤的判斷,忽略了學生的寫字細節(jié),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不良的寫字習慣,例如近視、駝背等,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發(fā)展。
3.良好的寫字能力有利于學生的考試和未來的發(fā)展,書寫工整的人比字跡潦草的人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由于小學生剛開始正式接觸寫字學習,教師應該在小學階段重視其寫字能力培養(yǎng),為將來的考試乃至工作打下基礎。同時,寫字可以增進感情,提高審美意識。實踐證明,寫字在提高文化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果長時間認真寫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并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意識。
二、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現(xiàn)狀
1.過于重視識字,忽略寫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教科書中的學習重點,忽略了課程學習內(nèi)容與寫字教育、讀寫能力之間的必要聯(lián)系。上課期間,學生沒有時間獨立寫字,只能按照教師講解的步驟和布置的任務寫字。這種情況下,學生對重復的寫字失去興趣,甚至為了應付老師不再關注寫字的整潔度,這使得老師在批改過程中難以有效識別。小學生承受著很大的學習壓力,例如考試、升學時,教師認為沒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寫字基礎課,導致學生學習新內(nèi)容時只能快速地靠頭腦記憶漢字,缺乏練習導致基礎不夠扎實,出現(xiàn)混淆形近字等情況。
2.多媒體過多代替粉筆示范。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多媒體演示可以輕松代替教師的粉筆示范。從表面上看,寫字課似乎有所進步,但實際上,學生的寫字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視覺是一種與記憶有關的感知,要掌握寫字的方法,首先需要將寫字的動作從視覺過渡到大腦中,通過視覺的運動反應,才可以在大腦中再現(xiàn)寫字的動作。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示范寫字可以給學生最直接的視覺感受,而多媒體顯示器是間接的圖像。粉筆的生命力是如此之強,以至于它早已成為教學媒介。無論是圖像還是動作,教師的動作都是學生大腦記憶的最直接來源。多媒體具有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應該在課堂上明智地利用多媒體功能,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獨特優(yōu)勢也不容小覷。
3.忽視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不論是對學習還是生活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正確的寫字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達到教師的要求。
例如,一些學生在書寫方式和坐姿方面存在問題,從而導致諸如費時費力的書寫,腳踝變形等問題;一些學生將紙倒過來,身體沒有坐直,導致書寫字形出現(xiàn)問題;還有一些學生為了加快寫字速度,忽略了寫字質(zhì)量,潦草書寫。剛開始,或許學生會認真地檢查、練習,但是由于學習上的困難和家庭作業(yè)的增加,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去。對于這些情況,如果教師和家長不能及時、嚴格地提示學生改正這些不良習慣,就會將其變成難以改正的惡習,提高書寫能力的目標也就遙遙無期。
三、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對策研究
1.增加教學趣味。興趣是最好的導師,也是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先決條件之一。寫字練習通常很無聊,而且重復的練習任務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寫字興趣。提高寫字課教學效果的關鍵就是改善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寫字興趣。首先,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寫字學習氛圍。漢字形象生動,歷史悠久,漢字的變化有很多典故。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一個個小故事作為參考,以可視化的圖像等方式表示漢字的變化。與文字相比,圖像可以加深小學生的記憶,漢字被轉(zhuǎn)換成可以引起學生注意的圖形,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識字部分時,類似于日、月、水、火、口、耳、目這種類型的漢字,造字法和字形的變化相似,都可以用一張張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字的由來以及變化規(guī)律,然后引導學生有規(guī)律地書寫,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興趣,也提高了寫字教學的課堂效果。
2.適當?shù)匾敫偁?。為了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和練習寫字,教師可以在教室里舉行寫字比賽,獎勵學生出色的寫字作品,并在海報等公共平臺上展示作品,使學生充分享受寫字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二年級古詩詞《敕勒歌》時,根據(jù)學情,教師發(fā)現(xiàn)“敕”“勒”“穹”三個字比較難寫,也不容易記憶,需要反復練習。此時,教師就可以開展一場寫字的小比賽,讓學生課下練習,上交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進行班內(nèi)評比,對出色的作品給予適當?shù)莫剟?,在課堂上公開表揚,促進學生更加認真地寫字。
3.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小學生在此階段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是寫字課程成功的關鍵。要順利開展寫字課程,首先必須準備好教科書,其次要明確教學目標,最后要有專業(yè)的教學人員。教師可以每天花一些時間練習硬筆書法、粉筆和毛筆書法,只有樹立好榜樣,具備專業(yè)的寫字技能和透徹的書寫知識,不斷提高寫字技巧,才能為學生開好先例。如果教師可以做到在規(guī)范書寫的同時向?qū)W生仔細地講授,可以加深學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學的專業(yè)性,自然會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與能力。
4.創(chuàng)設書寫意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教育中鼓勵學生,傳授寫字技巧,還要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可以用多媒體工具向?qū)W生展示一些名人的書法,或者其他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教室里可以掛一些文人的畫像,并附上他們的代表作品,例如李白的《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杜甫的《絕句》《春夜喜雨》等。營造濃厚的文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書寫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實現(xiàn)預期的教育目標,還要鼓勵學生正確積極地書寫文字,促進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形成,進而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為后續(xù)的語文教學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曉潔.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有效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44.
[2]于永杰.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幾點體會[J].成才之路,2014(20):78.
[3]吳萍,張博.對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現(xiàn)狀的一些思考[J].語文學刊,2011(1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