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霞
【摘要】目的 觀察尿常規(guī)檢查中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的應用及價值,分析顯微鏡檢測法的應用及價值。方法 選擇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集的400份尿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 均進行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法、尿干化化學三種檢測,對比三種檢測方式檢出率。結果 就RBC指標檢測,尿干化學法的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WBC指標檢出率,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尿常規(guī)檢查中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應用價值基本相似。
【關鍵詞】顯微鏡檢測法;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尿常規(guī)檢查;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1
在臨床疾病診斷階段,多選擇尿常規(guī)檢查,以此為醫(yī)生的疾病判斷提供依據。尿常規(guī)檢查可預示相應的疾病,醫(yī)院多選擇顯微鏡檢查方式([醫(yī)] micrography)。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尿常規(guī)檢查也逐步應用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醫(yī)] Full-automatic analyzer for urine sediment)、檢測試劑盒([醫(yī)] Test kit)。選擇本院收集的400份尿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尿常規(guī)檢查中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的應用及價值,分析顯微鏡檢測法的應用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集的400份尿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將尿液標本放置在10 mL的試管內,安排專人看管。本文研究標本中,男270例、女130例,送檢者年齡23~78歲,平均(50.7±12.9)歲。
1.2 ?研究方式
對本文收集的400例尿液標本,均進行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法、尿干化化學三種檢測。選擇尿干化分析儀、電光顯微鏡、AVE764B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
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護理人員按照要求,嚴格監(jiān)控尿液標本的質量,待標本數據恢復到正常數據后,進行相應的檢測工作。嚴格按照設備儀器的說明操作使用,依照步驟合理進行檢測,定量分裝尿液,均勻混合在樣品試管內,插入本針,將儀器設備開關打開,之后儀器自動進行結果檢測,并自動打印檢測結果。
顯微鏡檢測法:將分裝好尿液的試管放置在離心機上,進行離心處理,以1500 r/min的轉速,持續(xù)離心5 min,接著手持離心管,微微傾斜45°,將上層清液清除,留0.20 mL的沉渣,均勻搖晃后,取1滴尿液放在蓋玻片上,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
尿干化化學:將分裝好的試管放入該系統(tǒng)檢測,在2 h內完成檢測工作,嚴格按照說明進行操作。
1.3 ?評價指標
對比三種檢測方式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文研究數據全部錄入到Excel表格內,分析其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以α=0.05為校準數據,χ?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P<0.05)為校準數據,t檢驗,所有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 23.0軟件包處理。
2 結 果
2.1 ?三種檢測方式檢出率對比
就RBC指標檢測,尿干化學法的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
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WBC指標檢出率,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就RBC指標、WBC指標檢出率對比,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上述研究表明,就RBC指標檢測,尿干化學法的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WBC指標檢出率,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就RBC指標、WBC指標檢出率對比,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在尿常規(guī)檢查的應用價值相似。
綜上所述,在尿常規(guī)檢查中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應用價值基本相似。臨床檢驗可依據患者情況,結合應用兩種檢驗方式,以此提升檢驗精準性。
參考文獻
[1] 于廣名.比較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在尿常規(guī)檢查中應用的價值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