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
【摘要】目的 分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礙患者的安全管理及護理措施。方法 整理出本院從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數據,將其中29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對其護理中的風險進行分析,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管理和護理方案,在每個護理環(huán)節(jié)中都融入護理安全管理,觀察最終的護理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通過護理病情均得到控制且已經成功出院,未發(fā)生不良事件和交叉感染,同時也無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感染發(fā)生。結論 對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礙患者,應加強安全管理,重視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加強職業(yè)防護,可以保證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減少感染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精神障礙;安全管理;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細胞病毒的慢病毒且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乳汁、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進行傳染,通常情況下只是握手或接吻不會傳播。而HIV感染而導致的精神障礙患者非常特殊,需要在治療過程中注意安全管理,保證護理人員安全的同時,盡量使患者盡快恢復,給精神科護理工作也帶來一定難度。本次研究整理出本院收治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數據,將其中29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分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礙患者的安全管理及護理措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理出本院從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數據,將其中29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且通過HIV常規(guī)檢測確定為陽性。其中包含男15例(51.72%),女14例(48.28%),年齡16~53歲,平均(35.6±2.9)歲。13例已婚、其余16例均為未婚或離異。12例初中文化、11例小學文化、3例高中文化、3例大專。臨床癥狀:22例出現幻覺、5例出現錯覺、13例出現被害妄想、9例抑郁、11例行為紊亂。
HIV感染渠道:8例通過靜脈吸毒共用注射器感染、21例通過不潔性行為感染。
1.2 ?方法
(1)首先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對于新入院的患者需要進行全面檢查,在未確診前做好防護工作,并對其和家屬做好安全宣教工作,患上統(tǒng)一病服,同時做好其個人衛(wèi)生護理工作,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傷皮膚,盡量避免一切不安全因素。
(2)對病房中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物品移開,禁止攜帶繩索、鐵絲、金屬類、剝離、打火機等物品,加強病房管理和對患者的監(jiān)護,對于高位患者應重點關注并做好交接工作,必須全程監(jiān)控,對其用餐、治療、用藥等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避免出現傷害他人和自己的行為。
(3)統(tǒng)一用藥時間和地點,因為精神障礙患者自覺性較差,所以應將患者集中于大廳排隊,由相應護理人員統(tǒng)一發(fā)放藥物和塑料水杯,并觀察其服藥情況,認真檢查口腔杯子、手是否有殘留藥物,避免發(fā)生吐藥或藏藥等情況。
(4)對于危險性較高的患者,應采用約束帶將其固定于病床上,對其活動范圍進行限制,并由專人進行護理和監(jiān)督,注意重點關注其皮膚、面部是否損壞、血液循環(huán)情況。同時告知患者艾滋病的發(fā)病因素和傳播途徑,介紹治療效果良好的病例,提高其治療信心以維持情緒的穩(wěn)定,鼓勵家屬多和患者保持溝通,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
(5)做好職業(yè)防范工作,護理人員應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明確護理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職業(yè)暴露的影響,以及怎樣對HIV感染患者進行護理,佩戴相應防護工具,并嚴格按照正確流程規(guī)范操作,完成后及時脫掉污染物品,并及時檢查皮膚黏膜有無破損。
1.3 ?評價標準
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來觀察最終的護理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應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成組設計定量資料的t檢驗對患者的年齡進行記錄和對比,x2值應用于檢驗患者
的性別比例,當差異在P<0.05時,說明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 果
所有患者通過護理病情均得到控制且已經成功出院,未發(fā)生不良事件和交叉感染,同時也無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感染發(fā)生。
3 討 論
對護理人員來說,HIV感染的精神障礙患者護理難度較大,是對其工作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因為精神障礙者可能伴有被害妄想、幻覺等癥狀,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很可能對其自身和他人安危造成威脅,所以有必要加強安全管理,對其實施保護性約束,同時護理過程中做好防范工作,并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并嚴格實施消毒隔離制度,降低職業(yè)暴露的危害。
綜上所述,對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礙患者,應加強安全管理,重視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加強職業(yè)防護,可以保證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減少感染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徐興紅,彭 ? 倩,倪小玲,劉興高.精神障礙患者合并HIV感染的護理體會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年06期.
[2] 李慧麗.20例艾滋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