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沈華
【摘要】回顧分析1例胃竇糜爛合并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其護理體會。要點包括:合理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嗜睡( Epworth)評分,數字疼痛(NRS)評分等工具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采用艾灸、穴位按摩、耳穴埋籽等中醫(yī)特色療法有效緩解上腹部不適癥狀;做好飲食指導;運用共情理念、五音療法、情志相勝法做好情志護理;調攝生活起居等。經過上述措施的實施,患者于6天后順利出院。
【關鍵詞】胃竇糜爛;抑郁癥;中西醫(yī)結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2018年05月22日我科收住了一例胃竇糜爛合并抑郁癥的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53歲,住院號201803842,患者因“進食后出現反酸、噯氣伴胸骨下段燒灼感,進食后加劇”于2018年05月22日收治我科。入院時查體: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33/74 mmHg,身高160 cm,體重75 kg?;颊呙嫔园?,胃痛隱隱,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邊有齒痕,脈沉弱,夜眠欠佳。既往有抑郁癥史,闌尾切除手術史,外痔結扎史,頸椎病史,腰椎間盤突出癥史,平時規(guī)律服用抗抑郁藥物。B超示膽囊壁稍粗,電子胃鏡示胃竇糜爛,食道潰瘍。根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為22分。中醫(yī)診斷為胃脘痛,西醫(yī)診斷為胃竇糜爛。入院后予以抑酸、護胃、抗炎、結合艾灸、穴位按摩、耳穴埋籽、五音療法等中醫(yī)特色療法,通過一周的精心護理,患者上腹部隱痛、噯氣、反酸、燒灼感癥狀消失,睡眠質量和頭暈癥狀明顯改善,HAMD評分為17分,患者順利出院。
2 護 理
2.1 臨證護理
2.1.1 噯氣反酸伴胸骨下段燒灼感的護理
及時了解患者噯氣反酸及胸骨下段燒灼感的頻率、程度,視病情適當休息及活動。指導患者飯后不宜立即平臥,發(fā)作的時候宜采取坐姿??梢赃m飲溫水,若空腹時出現,可以進食軟食,以緩解不適。忌生冷飲食,少食過酸過甜之品。西醫(yī)給予護胃抑制胃酸分泌等對癥治療。同時配合艾灸輔助治療,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之后,給予艾灸,選穴足三里穴配伍天樞穴、三陰交穴、中脘穴、神闕穴有理脾胃,化濕濁,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功效[1]。每日1次,每次20 min。三天后患者噯氣、反酸及胸骨下段燒灼感消失。
2.1.2 上腹部隱痛的護理
患者入院后我們即根據疼痛數字評分法(NRS)將上腹部隱痛評為2分,協(xié)助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以緩解上腹部隱痛不適。保持情緒穩(wěn)定,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指導患者做深呼吸以緩解疼痛。觀察患者疼痛的性質、頻率、程度的變化情況。艾灸,選穴神闕、氣海、足三里可溫中散寒、理氣鎮(zhèn)痛[2]。每日1次,每次20 min?;颊?天后上腹部隱痛消失NRS評分為0分。
2.1.3 頭暈的護理
了解到患者患有多年的頸椎病,平時長期從事久坐的工作,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效果較明顯。近日患者又感頭暈,頸肩不適,左手麻木感。①向患者講解良好的睡眠姿勢對于脊柱保健的重要性,指導其保持正確的睡姿,人體的頸椎有正常的生理彎曲,故睡眠宜以仰臥為輔左右交替,側臥時左右膝關節(jié)微屈對置,枕頭應軟硬適中,高度適宜。②指導患者練“米”字操,放松肩頸肌肉,緩解脊柱壓力。③告知其改變體位時動作宜慢,平時注意穿防滑鞋,囑家屬留陪,并向其家屬解釋陪護的重要性。④避免深低頭、過度旋轉等動作,眩暈嚴重時立即停止活動,扶住可靠物體下蹲或躺下,避免搖晃。⑤穴位按摩,選穴,風池、風府、百勞、肩井、天宗[3],每次每個穴位按摩5 min,每日兩次。05月26日患者主訴頭暈癥狀較前有所好轉。
2.1.4 納呆的護理
了解患者近日食欲不振,食之無味。①指導其應少量多餐,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雞蛋等。②告知患者家屬煮患者平日愛吃的食物,注意色香味具全,以增進患者的食欲。③觀察患者的飲食情況、口腔氣味、口中感覺以及有無其他伴隨癥狀。④觀察患者的舌質舌苔及大便情況。⑤告知患者用軟毛刷刷牙,保持口腔清潔。⑥就餐時保證光線充足,保持心情愉悅,以利于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⑦穴位按摩,選穴中脘、天樞、足三里可調理脾胃、通經活絡[4],每次每個穴位按摩5 min,每日2次。3天后患者食欲好轉。
2.2 飲食護理
了解到患者因對自身形象不甚滿意,已近一年晚餐鮮少吃主食,只吃少量蔬菜。向患者講解不良的飲食習慣與胃脘痛之間的關系。告知其慢性胃炎應該是“三分治七分養(yǎng)”,應遵循“合理搭配、飲食有度、科學進食”的原則。告知患者平時進食時應細嚼慢咽、少量多餐,兩餐之間忌吃零食,應食用稀粥、爛面條、軟飯、雞蛋、瘦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忌吃辛辣肥甘厚膩之物,生冷黏硬刺激之品。對于脾胃氣虛證患者應食益氣健脾之物如山藥、香菇、雞肉、大棗。告知患者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餐定時定點,保持心態(tài)平和及飲食規(guī)律。
2.3 情志護理
2.3.1 創(chuàng)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
將患者安排在光線好陽光充足的單人病房。保持床鋪的整潔、干燥,被褥柔軟、舒適。病房溫度控制在22~24℃ ,濕度為50%~60%,給予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30 min,通風過程中要注意遮蓋,避免患者受涼感冒。
2.3.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熱情接待,主動向患者問候,向其介紹醫(yī)院的基本設施、環(huán)境以及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第一時間消除患者的顧慮。在得知患者是一位抑郁癥者并且長期口服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時,醫(yī)護人員有針對性地與其進行溝通,始終熱忱以待,態(tài)度親切,耐心解答,給予相應的治療與護理。
(2)責任護士在進行入院評估時發(fā)現患者不愿過多提及自身抑郁癥病史。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護士行心理護理時融入共情理念。在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共情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并提高其生活功能[4]。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講述胃部不適并有噯氣反酸,與其講述自己慢性胃炎的相似經歷,并告知其緩解病痛的方法;同時讓科室里年齡相仿的護士與其溝通交流,近一步拉近和患者之間的關系。②家庭支持:責任護士鼓勵其家屬,尤其是該患者的丈夫,與患者多進行溝通交流,給予生活上及心理上更多的支持與關愛。③共情體驗:醫(yī)護人員始終站在患者及患者家屬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通過對患者肢體語言及微表情的細致觀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類癥狀。
2.3.3 運用中醫(yī)護理理念增強患者治療信心
(1)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向其講解了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告知其疾病間的相互關系,患者聽后表示對疾病的預后擔憂,聊天中得知患者平時喜愛音樂,故向其介紹子午流注擇時五音療法,患者聽后表示理解并樂于接受。王曉紅等采用[5]五音療法治療抑郁癥,得出結論五音療法對于抑郁癥患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五音療法是根據中醫(yī)陰陽五行理論和五音、五臟對應,利用音樂來治療疾病。脾藏意,在志為思,在音為宮。
(2)患者入院第二天,責任護士晨間護理時發(fā)現患者情緒低落,精神不振。根據患者情況,責任護士采用中醫(yī)情志相勝法中“喜勝悲”療法通過喜悅去抑制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志相勝療法是根據五行相克的理論,利用一種或多種情緒去調節(jié)、控制、克服另一種或多種不良情緒的心理療法,最終目的是使人的心態(tài)達到動態(tài)平衡。許芳[6]等發(fā)現情志相勝法,如喜勝悲療法、思勝恐療法等在治療抑郁癥療效顯著。具體操作如下:①幫助患者搜索一些能使其心情愉悅的電視節(jié)目或手機APP等,讓患者心情得到愉悅和放松。②聊天中發(fā)現當聊到她女兒的時候,患者顯得尤其興奮快樂,故多與她交流回憶與女兒的開心時刻,展望美好的未來,讓她忘卻心中的憂愁,重新調整好心態(tài),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③同時告知其家庭成員家庭和睦是患者保持良好心境的重要來源,能使患者血脈通暢、氣機調達。④鼓勵患者配偶積極參與到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來,加強對于患者病情的理解,并給予照顧及心理上的安慰。
2.4 調攝生活起居
巡視病房,發(fā)現患者白天在輸液時易困,精神不振,詢問得知患者夜眠欠佳且多夢易醒,四肢乏力,容易健忘。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為14分,嗜睡( Epworth)評分15分。告知其放松心情的方法,建議睡前用溫水泡腳,營造安靜整潔的病房氛圍,并給予耳穴埋籽,取穴:神門、交感、皮質下、心、腎[7],指導用拇指或食指垂直按壓,每日3~4次,每次每個穴位1~2 min,按揉穴位以酸脹為宜,每2日更換1次。如有脫落,及時更換。告知其白天睡眠過多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故多與家人聊些感興趣的、積極的話題,以減輕疲乏感,增強自信心。脾胃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故對其施行護理時,護理人員應以中醫(yī)“治未病”的理念為理論基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慢跑、瑜伽、健身操等等,以提高其免疫力,防止病情復發(fā)。同時告知患者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運動的強度和每次運動的時間。5天后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為11分,嗜睡(Epworth)評分11分。
3 小 結
本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患者長期抑郁嚴重影響脾胃的運化與吸收功能。根據患者疾病的特點,總結其護理體會如下:①合理應用各評分量表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注重飲食指導,運用共情理念、五音療法、情志相勝法做好情志護理,調攝生活起居。②慢性胃炎和抑郁癥關系密切,有效的中醫(yī)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脾胃功能并糾正不良情緒。③完整的入院評估是有效實施整體護理的前提,貫穿始終的動態(tài)評估,技術的合理應用,健全的飲食指導可有效的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疾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管 娟,沈云霞,孫 倩,艾灸聯合子午流注及健康宣教對胃脘痛的護理干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8,37(1):127-128.
[2] 張 萍.胃脘痛中醫(y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6,31(1):50-52.
[3] 臧 波,玄 敏.中醫(yī)治療頸椎病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3):81-82.
[4] 耿 萍.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4):220-221.
[5] 王曉紅,張海蘭,李姣瑩.五音療法治療抑郁癥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9):2175-2176.
[6] 許 芳,李 俠.情志相勝法在抑郁癥臨床應用中的思考[N]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9(2):95-97.
[7] 彭 勁,顧 星.針灸治療亞健康失眠的研究進展[N].中醫(yī)藥導報,2016,22(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