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胡宏杰,劉紅召,王威,張博,柳林
(1.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 鄭州礦產(chǎn)綜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6;2.國家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6;3.自然資源部多金屬礦評價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0006;4.西北地質(zhì)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陜西 西安 710054)
在碳分子篩制備過程中,可采用苯與甲烷進行沉積。發(fā)現(xiàn)利用苯[1-3]與甲烷進行沉積[4-11],在溫度為800~850 ℃,碳主要沉積在孔口,可實現(xiàn)較好的分離效果。通過利用碳分子篩對甲烷與氮氣平衡吸附量差異,實現(xiàn)氣體平衡分離;而動力學(xué)分離過程主要利用氮氣擴散速率大于甲烷的擴散速率,實現(xiàn)動力學(xué)吸附分離,一些學(xué)者[12-19]研究了碳分子篩在甲烷與氮氣動力學(xué)吸附擴散過程中的應(yīng)用;張香蘭等[7,20]研究了平衡型碳分子篩的制備與應(yīng)用,很少報道沉積條件對碳分子篩靜態(tài)甲烷與氮氣吸附量的影響。通過探討沉積條件,有利于制備氮氣吸附量高與甲烷吸附量低的樣品,促進動力學(xué)分離過程。
本文以甲烷為沉積劑,探討了沉積溫度、時間、濃度對樣品甲烷與氮氣靜態(tài)吸附量以及孔徑分布的影響,并將其與國內(nèi)外產(chǎn)品進行了對照。
酚醛樹脂炭化料基體,主要利用酚醛樹脂邊角料炭化制備;甲烷氣(純度99.9%)、氮氣(99.99%)均購自鄭州豐之茂工業(yè)氣體有限公司;國內(nèi)碳分子篩樣品,從國內(nèi)某公司購買;日本3K樣品,為日本商業(yè)化碳分子篩樣品。
3H-2000PM1比表面與孔徑分析儀。
稱量酚醛樹脂基炭化料,將其放入管式爐后,先通入高純氮氣10 min,去凈管式爐中的空氣,再按照20 ℃/min的升溫速率,將管式爐升溫到沉積溫度700~900 ℃,采用CH4作為調(diào)孔劑,通入不同氣體流量的高純CH4與N2,調(diào)整混合氣體組分,沉積一定時間。樣品編號850/30-100/200含義如下:850/30代表沉積溫度850 ℃、沉積時間30 min;100/200代表甲烷流量100 mL/min、氮氣流量200 mL/min。
在77 K液氮與273 K二氧化碳條件下進行碳分子篩比表面與孔徑分析。在298 K、0.1 MPa下測試樣品靜態(tài)甲烷與氮氣吸附量。
碳分子篩基本性質(zhì)見表1,基體在77 K液氮下孔徑分布見圖1。
表1 碳分子篩基體性質(zhì)Table 1 Matrix properties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s
圖1 基體在77 K液氮下孔徑分布圖Fig.1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matrix at 77 K liquid nitrogen
由表1與圖1可知,碳分子篩基體比表面積達到了465.00 m2/g,微孔孔容為0.175 cm3/g,微孔孔容占總孔容比例為87.5%,中孔與大孔孔容較少,其微孔孔徑主要分布在1 nm以下,特別集中在0.60~0.70 nm之間分布,微孔平均孔徑為0.65 nm。
由表2可知,在700~750 ℃下進行沉積時,與基體原樣相比氮氣吸附量變化不大,甲烷吸附量減少很慢,說明沉積很慢,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不利于沉積的快速進行。這主要是由于甲烷在低溫下裂解很少,甲烷吸附量下降不明顯。
表2 沉積條件對碳分子篩吸附性能的影響(沉積溫度700/750 ℃)Table 2 Effect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s(deposition temperature 700/750 ℃)
表3 沉積條件對碳分子篩吸附性能的影響(沉積溫度800 ℃)Table 3 Influence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deposition temperature 800 ℃)
由表3可知,在沉積溫度為800 ℃,甲烷流量為150 mL/min時,隨沉積時間增加,碘值吸附量逐漸下降,氮氣吸附量從7 mL/g下降到5.8 mL/g時,甲烷吸附量劇烈下降。這是由于在800 ℃進行沉積時,甲烷可以在整個孔內(nèi)部均勻沉積[1],造成微孔孔容下降,在沉積過程中,較小孔損失較大,甲烷分子相比氮氣分子大,吸附阻力更大,造成甲烷損失更快。
表4 沉積條件對碳分子篩吸附性能的影響(沉積溫度850 ℃)Table 4 Effect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850 ℃)
由表4可知,當(dāng)沉積溫度為850 ℃時,甲烷流量為100~150 mL/min時,沉積時間為30 min時,氮氣吸附量下降到6.5~6.7 mL/g,甲烷吸附量下降到14.3~16.0 mL/g,在此條件下制備樣品性能較好,此時氮氣吸附量下降相對較慢,甲烷下降較快,這主要是由于在沉積過程中,甲烷沉積在微孔孔口,氮氣分子吸附阻力較小,甲烷分子吸附時阻力較大,造成甲烷吸附量下降更快。當(dāng)沉積時間增加到35~40 min時,甲烷與氮氣吸附量都出現(xiàn)劇烈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微孔孔口過度沉積,造成微孔堵塞;當(dāng)甲烷流量為50 mL/min、沉積時間為40 min時,發(fā)現(xiàn)通過降低甲烷流量,可以阻止甲烷與氮氣吸附量劇烈下降(由圖2可知,這是由于微孔增大造成的)。
表5 沉積條件對碳分子篩吸附性能的影響(沉積溫度900 ℃)Table 5 Influence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900 ℃)
由表5可知,當(dāng)沉積溫度為900 ℃、甲烷濃度為50 mL/min或者150 mL/min時,氮氣與甲烷吸附量都出現(xiàn)了劇烈下降,這是由于溫度過高,甲烷沉積過快,主要沉積在孔外表面[1],孔道很容易被堵塞,造成甲烷與氮氣吸附量劇烈下降。
沉積后碳分子篩孔徑分布見圖2,273 K二氧化碳下測試樣品孔結(jié)構(gòu)見表6。
由圖2與表6可知,在沉積溫度為800 ℃,當(dāng)甲烷流量為150 mL/min,沉積時間為25 min時,制備分子篩樣品(800/25-150/300)0.3~0.67 nm之間孔容為0.092 cm3/g,平均孔徑為0.523 nm;在沉積溫度為850 ℃,當(dāng)甲烷流量為100 mL/min,沉積時間為30 min時,制備分子篩樣品(850/30-100/200)0.3~0.67 nm之間孔容為0.083 cm3/g,平均孔徑為0.516 nm;此兩種分子篩樣品性能接近同類產(chǎn)品。當(dāng)沉積溫度在850 ℃時,甲烷流量為50 mL/min,氮氣流量為200 mL/min時,微孔孔徑較大,在0.5 nm以下孔分布較少。這主要是由于在850 ℃下,沉積濃度低,甲烷沉積量較少;同時在高溫作用下,隨著熱處理時間延長,會造成基體微孔孔徑增大[21],所以低濃度甲烷沉積發(fā)生孔徑增大,不利于樣品沉積。
圖2 沉積后碳分子篩孔徑分布圖Fig.2 Distribution of pore diameter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 after deposition
表6 在273 K二氧化碳下測試樣品孔結(jié)構(gòu)Table 6 Sample pore structure at 273 K carbon dioxide
國內(nèi)外碳分子篩樣品性能對照見表7。
由表7可知,國內(nèi)外制備甲烷與氮氣分離用碳分子篩,在273 K條件下對二氧化碳吸附量為50~58 cm3/g,由于原料來源、測試儀器與測試溫度不同,平均孔徑在0.464~0.524 nm范圍內(nèi)。為了保證甲烷吸附量較低、氮氣吸附量較高,本文探討的最佳沉積條件為:沉積溫度為850 ℃、沉積時間30 min、甲烷流量為100 mL/min和氮氣流量為200 mL/min,此時制備的碳分子篩在0.3~0.67 nm之間孔容為0.083 cm3/g、平均孔徑為0.516 nm、甲烷吸附量為14.3 mL/g、氮氣吸附量為6.5 mL/g。與日本3K樣品相比,制備樣品的CO2吸附量與氮氣吸附量稍低,甲烷吸附量更低,有利于動力學(xué)分離。
表7 碳分子篩樣品性能對照Table 7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 samples
(1)利用甲烷沉積時,沉積溫度低于800 ℃時,沉積較慢,甲烷降低不明顯,沉積時間過長;沉積溫度高于850 ℃時,甲烷與氮氣劇烈下降,減少了分離時樣品氮氣吸附容量。
(2)探討的最佳沉積溫度為850 ℃、沉積時間為30 min。在甲烷流量為100 mL/min和氮氣流量為200 mL/min時,沉積后碳分子篩在孔徑0.3~0.67 nm之間的孔容為0.083 cm3/g、平均孔徑為0.516 nm、甲烷吸附量為14.3 mL/g、氮氣吸附量為6.5 mL/g,吸附甲烷性能低于同類樣品,有利于動力學(xué)分離。
(3)利用酚醛樹脂基碳分子篩原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在煤層氣分離中有較高的市場應(yīng)用前景。同時,通過改變酚醛樹脂基體含碳量與微孔分布范圍,在沉積過程中改變調(diào)節(jié)碳分子篩孔徑,可進一步提高氮氣吸附量、降低甲烷吸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