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籃
【摘?要】高中生是重要的人才儲備軍,也是今后社會與企業(yè)所需棟梁之才的重要來源,不論學生是繼續(xù)深造還是進入社會,都已經(jīng)具備一定基礎能力。在高中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成長為心理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在今后激烈的人才競爭、社會競爭中受到正確思維觀念的引導,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形成正確的發(fā)展觀念。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及相關研究資料,就高中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據(jù)此探討了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優(yōu)化與提升路徑,力求促進教學改革,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教育;生命價值觀;心理健康
一、前言
近年來高中生犯罪、心理問題新聞屢見不鮮,從中可見生命價值觀教育對于學生學習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優(yōu)化生命價值觀教育系統(tǒng)、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觀的認識顯得尤為緊迫。
二、高中階段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理論基礎
生命價值觀教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生命”與“價值觀”,在高中階段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與價值觀念,積極探索自身生命價值,并提高實現(xiàn)價值的實踐力與創(chuàng)造力。[1]生命價值觀教育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本質,了解生命從出生到死亡可能涉及到的科學常識,讓學生明確生存安全意識,并掌握較高的生存技巧,面對危機具備較強的應對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精神,尊重生命、感受生命、熱愛生命,形成對自身與外界的積極情感,樹立堅定的信念與意志。此外,還可以認識到生命行為的價值,踐行對自己與他人有益的行動,成為品質高貴、個性無私的高生命價值人才。
三、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學校與教師對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忽視
當前高中生命價值觀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與學校與教師的重視程度有關。校園生命價值觀教育流于表面,教師未能認識到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活動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參與程度也不高,生命價值觀教育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校園暴力、自殺等事件屢屢發(fā)生的原因也與教育的缺失有關。
(二)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缺席
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社會對高中生的期望在于升學考試取得成功,將高校教育作為學生的最佳出路,應試教育使得學校與教師、家庭等都忽視了對學生的品格與修養(yǎng)培養(yǎng)。在立德樹人的素質教育目標下,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傳統(tǒng)教育環(huán)境中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缺席,且隨著網(wǎng)絡發(fā)展、經(jīng)濟轉型,越來越多不良文化傳播到了校園,很容易對高中生造成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家長對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不了解、不重視,也會影響家庭溝通,讓生命價值觀教育更難以取得較佳效果。[2]
(三)學生自主提升意識有待提升
在外部環(huán)境的無形壓力下,高中生會逐漸接受升學教育的合理性,也將高考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對于生命價值觀缺乏重視,認為只有提高學科成績才是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唯一手段,同時高中生處于追求自我、個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于教師開展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活動缺乏認同感,面對理論說教更是帶有逆反心理。學生自主提升的意識缺失,導致生命價值觀教育難以內化為自主意識,教育活動難以取得實效。
四、高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實踐途徑分析與研究
(一)加強生命價值觀實踐,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高中生通常處于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環(huán)境中,對于社會生活認識程度較低,難以認識到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實踐價值。學??梢越Y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從成績評價轉變?yōu)槎嘣u價,建立以人為本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理念,為生命價值觀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平臺,明確教學價值,革新教學內容,建立更明確的教育體系,從常規(guī)教學入手,導入生命價值觀教育。同時向相關從業(yè)者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理念,將教育活動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并加大對學生組織的管理,通過開展志愿活動、校內外服務活動等,踐行生命價值觀教育,還可以開展體驗式生命教育、文化教育活動等,讓學生實踐出真知,奠定良好的生命價值觀基礎。
(二)家校聯(lián)動提高生命價值觀教育實效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趨于完善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逐漸成熟,結合生命價值觀教育能夠有效夯實學生思想基礎,幫助學生在專業(yè)教育中感受與理解生命,提高自己的生命價值意識,明確自身學習與發(fā)展目標,進而自覺踐行科學的、符合個人與社會需求的行為。[3]為了構建完整的生命價值觀框架,教師應當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讓家長認識到踐行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發(fā)揮家庭的教育作用。家長必須提升自己的教育意識與精神素質,與學生良性溝通,營造積極的家庭氛圍、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情感之美,也能夠為提高生命價值觀教育實效性提供校外保障。
(三)結合社會資源完善生命價值觀教育內容
高中生今后注定進入社會大環(huán)境,學習與生活都離不開社會的保障作用。為了讓學生感受真實社會與生活,教師可以利用社會資源充實生命價值觀教育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感受自身價值、他人價值,樹立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青少年監(jiān)獄、醫(yī)院嬰兒室等的參觀活動,感受生命的多樣性,體會自尊、自由的珍貴之處,領悟生命的來之不易,不可虛度光陰。進而引導學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感受生命蘊含的多種可能性,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與良好品質。活動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引導學生感受、思考與探索,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成長為生存技能較強、精神世界豐富的人,為學生今后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海.基于手機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微時代”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啟示[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5).
[2]郭梁.德育視角下生命教育的實施分析[J].求知導刊,2015(9).
[3]周奕君,孫耀勝.德育視角下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