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
【摘 要】 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不強,又覺得枯燥無味。本文通過分析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學科現狀等方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中職學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中職數學;教學現狀;有效教學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透過現象看本質
近年來,職業(yè)學校經歷著“學校招生難、生源質量差”的狀況,職校生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學生更是畏而遠之。筆者對所任教的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明,81%的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92%的學生認為數學難學,67%的學生放棄或基本放棄學習數學,97%的學生數學入學成績不及格。如何在教學中體現以人為本,促進每個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就成了擺在每位職校數學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下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知識講解,睡覺的比聽得多;練習時刻,旁觀的比參與得多;課后作業(yè),抄襲的比做得多;知識檢測,空白的比寫得多。透過現象看清數學課堂的本質——低效、枯燥。要打破這樣尷尬的局面,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如何提高課堂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有效性教學
1.因“專”而異,使用“配套”教材
我校開設了兩大專業(yè)——電子專業(yè)與物流專業(yè),兩大專業(yè)對數學知識需求的側重點并不相同,會產生數學專業(yè)課程銜接上的矛盾:課程開設的時間不一致以及知識需求不一致。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在保持數學教學主體內容不變的情況下,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可以與專業(yè)課程很好地銜接。
(1)電子專業(yè)
電子專業(yè)高一第二學期開設電工基礎課程,正線交流電會涉及三角函數的內容,建議適當提前“三角函數”等內容,重點講解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種函數在電子工程技術類專業(yè)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教師在講解“充要條件”一節(jié)時,可利用電子專業(yè)的特點,利用專業(yè)知識輔助理解數學的抽象概念。
【案例1】下圖所示的電路圖,視“開關A的閉合”為條件A,“燈泡B亮”為結論B,(圖中另設輔助開關C)可以加深學生對充要條件概念的理解,也可用于概念的引入。
(2)物流專業(yè)
我校在2018學年第一學期舉辦了校技能運動會,在比賽項目中,物流類開設了堆垛的活動,由此我聯(lián)想到堆垛中的數學計算。在講解“數列的通項公式”一節(jié)時,針對物流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引用下面的例子。
【案例2】堆垛是經常采用的物品存放方式,清點物品時,逐一地去數點會比較麻煩,有時也會出錯,這種情況可以根據堆垛的類型進行計算清點。以下是物品的兩種堆垛類型:
(1)四角垛的每一層都是正方形。一般地,如果四角垛共有n層,從最上層往下數,假定第一層放1個,第二層放4個,第三層放9個,請問第n層放多少個?
(2)正三角垛的每一層都是正三角形,一般地,如果正三角垛共有n層,從最上層往下數,假定第一層放1個,第二層放3個,第三層放6個,請問第n層放多少個?
2.分層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自主的發(fā)展,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筆者根據教學經驗,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具體操作,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目標分層
教師要針對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在學情分析上下功夫,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在差異中分層,在分層中學習,盡可能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實現有效教學。
(2)問題分層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采用分層提問,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優(yōu)等生,問題設計要高起點,大跨度,讓他們體驗到挑戰(zhàn)的快樂;對于后進生,問題設計要低起點,緩梯度,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中,調動課堂氛圍,逐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練習分層
班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階梯作業(yè),教學中可以引入“自助餐”的概念,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任務指標,諸如“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挑戰(zhàn)題”等復式習題選擇模式。貫徹“低起點,小臺階,精講勤練”的原則,幫助學生認清自我,欣賞學習途中的風景,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
3.激勵評價,增強自信心
中職學?,F有的評價模式是“30%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40%期末成績”,結果期末時一看,需要補考的一大堆。評價是為了促進發(fā)展,針對中職學生數學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的特點,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課前、課中、課后有機結合。從起點看進步,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同時,激勵教師不斷進取,推動學科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上還需要中職教師不斷探索。教師要采取多元的視角和整合的觀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讓職業(yè)學校的數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喻平.數學教育的實驗研究方法與案例分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5(5).
[2]劉育香.數學課程改革與數學學習方式的變革[J].中學數學教與學,2005(1).
[3]施良方.課程教學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