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和網(wǎng)絡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為產(chǎn)品傳統(tǒng)裝配工藝的自動化實現(xiàn)提供了可能。馬蹄形蜂鳴器普遍規(guī)格較小,殼體涂膠、端子抓取等工藝的自動化實現(xiàn)難度較大。文章通過對馬蹄形蜂鳴器結構和裝配工藝流程的分析,將工藝流程分解為若干個工藝動作,然后針對其工藝難點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借助傳感器采集裝配狀態(tài)信息,通過程序協(xié)調控制及各執(zhí)行機構的緊密配合,實現(xiàn)了馬蹄形蜂鳴器的高精度自動化裝配。
【關鍵詞】馬蹄形蜂鳴器;裝配;自動化;系統(tǒng)設計
0 引言
蜂鳴器作為警示類電子元器件被廣泛地應用于多種產(chǎn)品中,由于產(chǎn)品的智能化和微型化需求,因此蜂鳴器的規(guī)格也趨向于小型化。蜂鳴器采用直流電壓供電,作為執(zhí)行元件與控制系統(tǒng)結合,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發(fā)聲警示功能。
由于規(guī)格較小,裝配的精度要求較高,自動化實現(xiàn)難度大,因此傳統(tǒng)的流水線生產(chǎn)中常采用人工作業(yè)模式。馬蹄形蜂鳴器的裝配中殼體涂均勻、熱鉚機構、焊錫機構等工序,通常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極大地浪費了人力,提高了產(chǎn)品的成本。本設計中針對馬蹄形蜂鳴器裝配中的工藝難點,給出了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實現(xiàn)了馬蹄形蜂鳴器的全流程自動化裝配。
1 蜂鳴器裝配零部件及裝配工藝分析
通過對馬蹄形蜂鳴器結構的分析可知,它主要包括五大部件,分別為外殼、下蓋、蜂鳴片和左、右插針。其規(guī)格普遍較小,指針的針尖寬度僅為0.8 mm左右。此外,馬蹄形與常規(guī)的圓形蜂鳴器裝配有所不同,必須精準地識別其槽口特征,進行定位后方可進行裝配。指針的抓取控制、膠量的控制和定位的精準度和協(xié)調性要求都較高。關鍵工藝流程如下。
1.1 裝配工序
馬蹄形蜂鳴器的裝配過程中,裝配的工序較多,因此裝配機的設計需要從結構上進行優(yōu)化,裝配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工序的交叉作業(yè),盡量壓縮工序的工位。通過對馬蹄形蜂鳴器裝配工序的分析可知,要完成蜂鳴器組件的裝配,需要完成外殼組件及下蓋組件的裝配,具體的裝配順序如下:首先進行蜂鳴器蓋的裝配,其次著進行左針腳、右針腳的裝配,再次進行蜂鳴片與外殼的裝配,最后進行外殼組件與下蓋組件的裝配。
1.2 檢測工序
檢測工序包括裝配工藝中子流程檢測和總工藝流程檢測。子工藝流程檢測包括各個分解動作完成后檢驗是否裝配合格,總工藝流程檢驗是對于產(chǎn)品合格的檢驗。檢測工序主要的目的是對蜂鳴器裝配組件的檢驗和測試等。例如,涂膠流程需要對涂膠的均勻度和厚度進行檢驗、端子安裝完成后需要檢驗其是否到位等。
1.3 調整工序
端子的安裝對于位置的精準度有非常嚴苛的要求,因此在裝配中一次定位無法保證其定位的準確性,需要通過調整工序進行二次定位。此外,在抓取的過程中,氣爪需要對其位置進行調整,然后執(zhí)行精準的抓取動作。
1.4 輔助工序
輔助工序包括上料工序和下料工序。上料工序是為裝配的工藝流程提供原材料,包括自動上料和不良料的分揀。下料工序是將裝配完成的成品傳送到成品箱中,保證整個裝配工序的正常運行。
2 馬蹄形蜂鳴器裝配機創(chuàng)新設計
2.1 馬蹄形蜂鳴器裝配機技術方案
蜂鳴器是由外殼、蜂鳴片和插針組成,因此其裝配流程依據(jù)零部件的裝配而設計,將每一個裝配環(huán)節(jié)細化為多個分解動作,然后通過傳感器檢測、控制系統(tǒng)處理和執(zhí)行機構操動完成裝配。系統(tǒng)裝配方案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蜂鳴器的裝配主要包括蜂鳴片、端子組裝和涂膠(外殼)組裝3個環(huán)節(jié)。所有流程環(huán)節(jié)的動作均由觸摸屏發(fā)出命令,然后控制分割器組件動作,在其帶動下轉盤、外殼傳遞組件和前道傳送架相互配合,完成零部件的上料和組裝,進而輸出成品。
外殼傳送組件和前道傳送架配合完成殼體供料,第一氣缸推動頂塊使殼體升到和軌道齊平的高度,步進電機通過皮帶帶動齒輪旋轉,外殼傳送組件將殼體撥送至軌道。第二氣缸控制旋轉工位上下以完成涂膠,第三氣缸連接定位桿推動殼體配合完成蜂鳴片的安裝,同時氣缸帶動滑軌滑塊上連接的壓頭壓緊蜂鳴片。為了保證涂膠的均勻性,在電機控制的旋轉桿上帶有光電開關,將涂膠的厚度轉換為電信號,經(jīng)控制系統(tǒng)處理后,做到涂膠的精準控制。
端子的組裝包括針的抓取、壓緊和熱鉚動作,它的核心控制流程在于氣缸和氣爪的動作和定位。第一抓針氣缸通過滑軌滑塊控制氣爪的升降,第一抓針氣缸帶有磁性開關,在氣爪的抓取與放置動作中實現(xiàn)精準定位。第二抓針氣缸推動轉動塊和轉角塊動作,可以實現(xiàn)氣抓的旋轉動作。通過轉動塊、轉角塊、轉軸等相配合,可在一定角度內實現(xiàn)旋轉氣缸的功能。端子與蜂鳴片壓緊后,焊錫機構將端子與蜂鳴片進行焊接。最后下料機構完成組成成品的傳送和下料。
2.2 前道傳送架設計
前道傳送架是馬蹄形蜂鳴器裝配的關鍵部分之一。通過前道傳送架可以完成蜂鳴片與殼體的裝配,這屬于裝配流程的前道工序。前道傳送架完成蜂鳴器殼體的傳送、涂膠、蜂鳴片的安裝動作。蜂鳴器殼體的傳送經(jīng)過前一工序的篩選,需要傳送到同一平面完成該工序裝配任務。因此,本設計中采用了第一氣缸和傳送組件撥送的設計,第一氣缸可推動殼體到工作平面,傳送組件將殼體撥動至軌道位置。當殼體被傳送到涂膠工序時,第二氣缸控制組件旋轉完成涂膠動作,然后由光電開關檢測涂膠的厚度,合格后繼續(xù)傳送到下一道工序,由第三氣缸完成蜂鳴片的安裝。前道傳送架需要完成兩道工序,因此傳送帶采用步進電機驅動?;谶@一工藝流程,考慮到機械設計的合理性和工藝的便利性,第一氣缸的一側設置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氣缸,且步進電機的一側設置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的另一側設置有第四氣缸。前道傳送架結構如圖2所示。
2.3 馬蹄形蜂鳴器裝配機特點
2.3.1 裝配動作的自動化實現(xiàn)
本裝配機實現(xiàn)了馬蹄形蜂鳴器的自動化,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jù)裝配的動作和工藝流程分解了若干工序。從自動選料到裝配、下料的自動化,涂膠、涂漆、熱壓、焊錫等工序都由程序控制執(zhí)行機構完成,機構的工序穩(wěn)定性較高,極大地提高了馬蹄形蜂鳴器的裝配效率和合格率。
2.3.2 涂膠厚度的精細化控制
在蜂鳴片的裝配中,需要涂膠和壓緊,如果涂膠太少則蜂鳴片牢固性不好,如果涂膠較多,壓緊后會溢出,可能會影響蜂鳴器的電氣性能,出現(xiàn)不良品。因此,在電機控制的旋轉桿上裝設光電開關,將涂膠厚度轉換為電信號,然后由程序處理后精準地控制涂膠量。
2.3.3 端子的精準抓取
蜂鳴器端子電源的輸入端,任何微小的裝配差異都會導致蜂鳴器無法正常供電。此外,蜂鳴器端子較小,氣爪抓取的難度極高。因此,端子的精準抓取直接影響裝配產(chǎn)品的合格率?;谶@一問題,在端子抓取工藝的設計中,首先通過氣缸和滑塊的配合,氣爪可以實現(xiàn)靈活的轉動。其次在氣爪驅動氣缸上面增設了磁性開關。當檢測到有端子時氣爪與端子的相對位置立即被鎖定,然后氣爪在程序的控制下實現(xiàn)精準地抓取。
3 總結
蜂鳴器總體規(guī)格都較小,對于裝配的要求較高,因此自動化裝配的實現(xiàn)難度大。本裝配機的設計首先對蜂鳴器的結構和工藝流程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工藝流程進行動作分解,完成了機械結構的優(yōu)化布局。此外,傳感采集、綜控處理、執(zhí)行機構的協(xié)調配合,很好地解決了定位精度、精準抓取和上料適量等自動化裝配難題。
參 考 文 獻
[1]項永金,戴銀燕.貼片壓電式蜂鳴器結構可靠性研究與設計[J].電子產(chǎn)品世界,2019(10):66-69.
[2]謝偉.一種圓形插針蜂鳴器自動化裝配設備的研究及設計[D].廈門:廈門理工學院,2017.
[3]胡逸洲.伺服機構大尺寸組件自動裝配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017.
[4]袁利祥.一種圓形插針壓電蜂鳴器自動裝配機[P].中國專利:CN201970089U,2019.
[5]袁利祥.一種馬蹄形蜂鳴器裝配機[P].中國專利:CN20172190572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