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亞
摘 要?通過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至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數學教學需要。對此,本文以數學思想方法為研究對象,對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 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教學;作用;滲透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5-0075-01
數學思想方法的發(fā)展離不開數學知識的學習,小學數學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中,只有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尋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點進行有效滲透,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活用,學生才能在不斷的潛移默化中領悟、運用并內化為數學素養(yǎng)。
一、吃透教材,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就是數學教材,數學概念、法則、公式、性質等知識是有形的、具體的。數學思想方法卻隱含其中是無形的,并且零散地分布在1到6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數學教師要弄清小學數學知識本身的結構體系,整體全局考慮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吃透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數學教師備課時應體會教材編寫的意圖,知識的展示中蘊含了哪些方法和規(guī)律,體現了哪種數學思想方法。同時也要把數學思想方法納入到教學目標中,努力探索小學數學教科書中每個知識點可以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各種因素。對數學思想方法如何進行滲透,以及達到怎樣的程度,進行總體設計,并在不同階段提出具體的教學要求。
二、導入新課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課,通常在引入階段,一方面要尋找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生長點進行知識鋪墊,還要喚醒和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
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
師: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許多新知識的學習都是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并利用舊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你還記得嗎?
板書:新知舊知。
生1:小數乘法,我們是運用積的變化性質,先把小數轉化為整數,再按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中小數點的位數確定積的小數點位數。
生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我們把平行四邊形通過沿著一條高剪下來,然后平移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節(jié)課我們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來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你會用這種方法探究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本節(jié)課一開始,就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根據以往解決新知的思路,教師順水推舟,推出轉化數學思想方法。為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做了探索方法上的鋪墊,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了數學思維方法,豐富了數學活動的經驗。這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動力源”,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三、知識探索中體現數學思想方法
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為學生搭建知識建構的橋梁,進而運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合理的正遷移。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結合內容,利用有效數學思想方法,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比如數學教學中,借助于現代化的手段,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方法來理解算理,可以使表現清晰,計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并幫助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為促進學生理解數量關系,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猜測畫圖,自覺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新知識。
四、解決問題時,自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
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不僅可以促進和優(yōu)化問題解決的過程,還可以達到做完一道題會做一類題的效果。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數學思想方法的獲得和運用過程。數學課堂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一些有效的解題策略,溝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協(xié)調發(fā)展,體會數學方法的價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應用中提煉,放射數學思想方法的光芒
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有一個深刻理解階段,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只有經歷反復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會并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順應小學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先適度安排一些簡單的應用,為學生已經初步形成的思想方法創(chuàng)造應用的空間,力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充分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魅力,逐步深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只有在練習應用中才能放射出迷人的光芒,也只有在應用中才能達到深刻地領悟。只有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深刻領悟,學生才能通過數學學會思考,而學會思考對學生的終身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總之,如果小學的數學課堂能夠切實把握、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就會為課堂點亮一展明燈。讓數學思想之光燭照亮小學數學課堂,這是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