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利
摘?要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我國教育事業(yè)也隨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從開始的僅僅單純地學習學科知識轉變向文化自信的追求。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國之一,而語文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另一種體現(xiàn),漢字的含義也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新課標改革后更加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而語文教學也開始轉變?yōu)檎Z用教學。
關鍵詞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用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6-0107-01
語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語用教學的重點之一。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學生是否能熟練運用語言文字是判定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之一。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牢記教育目標,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方針,從而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本文將主要探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用教學的策略。
一、語用教學的概述
語用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形式,在語用教學興起之后,其為語言教學創(chuàng)造了更加廣闊的前景。語用學與語形學、語義學的教學理念不同,語形學主要是研究語文語法相關的內容,語形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而語用學主要是研究語言文字的具體應用。語用學與語義學的區(qū)別有:(一)莫里斯認為僅僅只是涉及語言的使用者就指語用學,而拋開講話者,僅僅只是分析其語句中的詞語與所涉及的物品就指語義學。雖然這一理論得到了認可,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這一解釋過于寬泛。(二)利奇認為X指語義學,S指語用學。他還提出通過語言實施行動是語用學的范疇。(三)韓里德把語用的語境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說話者其話語的范疇,是指說話者其話語的話題和相關的行動;二是語言基調,其中最主要的是話語的情感;三是語言的方式,包括交談的方式、媒介等。在高中語文中語用教學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語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其能夠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運用于學習中或者生活中。
二、語用教學的意義
在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語用教學就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其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要打破舊習,要不受語形學和語義學的限制。語用教學從根本上說指的是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探討怎樣才能使用好語言,用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方式來表達,是指通過對語境的觀察、學習、感受、揣摩等,獲得相關的語言知識并運用于自己的語境之中,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三、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用教學的策略
(一)展開演繹,塑造學生語用認知體系。語用教學一直都是以課堂為主,在語用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演繹也一直是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方式。教師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最直觀的演繹,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開展課堂演繹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情緒高漲,學習的體驗也更為深刻。
(二)設計朗誦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在語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在語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精美的課件、有趣的語言游戲、朗誦比賽等來加強學生的語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必修一《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朗誦比賽來進行語用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朗誦時要富有情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在網上下載關于《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的朗誦音頻、寫作背景介紹等資料,小組內成員之間比賽選出最優(yōu)秀的成員代表小組參加班級的朗誦比賽,最后教師在班級評定出最優(yōu)秀的朗誦者。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語用教學的實效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在閱讀中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教學形式傳統(tǒng),從而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對學生進行語用教學時,應該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體會到文字的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在高中語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傳授美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在語用教學中使學生受到語言美的熏陶。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對關鍵詞的延伸、對情感的強化等來幫助學生加強對語言的感悟。
四、結束語
語文一直是我國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革。首先,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應該明白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明白語文教學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而語用教學就是語文教學更深層次的體現(xiàn),開展語用教學不僅能夠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更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基于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應該不斷地探索更好的語用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也幫助自己提高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思琪.高中語用型課文導讀教學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