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學習中、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交際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活動,不論是在課堂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抑或是工作中,都需要通過雙方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傳遞信息。只有說得正確、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互相交往,交流思想,相互協作,做好工作。小學時期是學生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引起重視,樹立起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意識。本文主要討論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具體途徑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口語交際的核心在于“交際”二字,其注重的是語言交際雙方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活動,交際載體是語言。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雙向配合的過程,而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因此,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需要改善學生的傾聽素養(yǎng)和臨場應對能力。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交往的必備能力。教師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應當首先從語文課堂入手,從口語抓起?,F代學生之所以大部分口語能力欠佳,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在語文教學中口語訓練不受重視,學生不愿積極配合的原因。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學習、理解并掌握漢語這一日常交際和思維提煉的語言工具。不僅如此,“聽”和“說”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活動信息、具體情緒、個人情感等活動,所以從小學開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整個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教學目標。
(二)口語交際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
口語交際是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反映,口語交際能力強弱也是衡量小學生綜合素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首先,口語交際是人類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體。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在與他人交往時,不但要會聽,會說,會應對,而且還應該講究文明、禮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高度重視。其次,口語交際在語文課堂在課堂中的教學必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著眼于班級整體概況,追求以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綜合效應。最后,語文教學中每一個口語訓練都應當在突出重點目標的同時兼顧其他語文素養(yǎng)的訓練,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語音、詞匯、語法和語言風格等能力訓練的同時,添加語言能力、品德禮儀等交際原則的培養(yǎng)。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探索
(一)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給予學生口語交際平臺
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的內容,在課堂內會形成一個重要的課堂氛圍,而課堂氛圍的好壞也必定會影響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興趣和接受程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靈活轉變自身角色,適時的以學習者身份參與到學生中去,成為學生的伙伴和朋友,努力營造并構建輕松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解除與老師之間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形成敢于表達、勇于表達、樂于表達的思想意識。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感興趣了,才會激起相應的情感共鳴;情感又會觸發(fā)語言動機,讓學生充分表達,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技巧和口語交際技巧。針對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有著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他們往往會對那些內容有趣、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動物故事等表現出極大興趣。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中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口語交際訓練生動化、直觀化、趣味化。多媒體技術將口語交際技巧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感性認識,更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則對口語交際教學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fā)揮以閱促言實際效用,在閱讀中提升語言能力
縱觀小學到大學的語文課程教材,不難發(fā)現,基本所有的語文教學都是在閱讀中展開的,小學時期的識字認字教育,中學時期的文章理解能力、作文能力等,都是以文章閱讀作為載體。閱讀是提升學生自我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務必要利用好閱讀這一核心教學方式,可以在每節(jié)課前安排一個學生準備一篇優(yōu)美的詩歌或散文,在臺前朗讀,要求其他學生仔細傾聽,然后讓一位學生復述美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語句。由此生發(fā)出一篇口頭作文,這樣既訓練了口語,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和美的鑒賞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開展多種口語交際活動
學生對任何技能的學習都是為便利他們的日常生活,教師在教學時則可以盡可能地聯系生活實際,組織相應的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深化交際能力,在活動中提升口語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內開展相關活動。例如,每節(jié)“三分鐘的演講”“兩分鐘的評說”。學生在課外經常是侃侃而談,但面對很多人時卻膽量頓消,為此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寫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條子上,裝在盒子里,課前抽條準備,上課后站在講臺上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后,由另一個同學講評。同學評同學,無所顧忌,有感而發(fā),肯定中有建議,不足中有補充,更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開展校內的口語交際活動。語文課外活動與學校實際、語文教學、語文興趣小組相結合,可采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演講比賽、看動作即興表演等。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學生獲得了口語交際的材料,同時擁有了口語交際的機會。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一個小學生修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方法、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加九瑪.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1-92.
[2]王影.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39.
[3]鐘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70-71.
作者簡介:
唐毓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鎮(zhèn)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