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究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才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探究的重點。作為課堂教學中第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導入。教學導入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新課導入決定著整個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新課導入中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初中歷史教學與社會課堂中的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
【關鍵詞】新課導入;初中歷史;課堂;方法
一、前言
精彩的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一個良好的教學導入是整個課堂的點睛之筆。而當下,我國初中生在進入新課學習的幾分鐘內(nèi),由于外界的中國因素干擾,使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找準正確的新課導入方法,是初中生快速集中課堂注意力,從而能夠迅速的進去學習狀態(tài)。這需要一個良好的導語,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歷史新課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互結(jié)合。教師的正確新穎的課堂導入,是抓住學生心弦,促使學生情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新課導入的方法
(一)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即開門見山的導入。這要求導入語要具有概括性,內(nèi)容要簡練,不拖拉,簡單直接,沒有不必要的重復,能夠精準概括內(nèi)容。否側(cè)會出現(xiàn)結(jié)構(gòu)失衡的效果,使課堂結(jié)構(gòu)失去了本身的合理性。直接導入的明顯優(yōu)點就是能夠快速精準的將學生帶入到歷史新課的情景之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第十四課的《難忘“九一八”》時,教師可以直接運用“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開始,進行導入,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段十分屈辱的血淚史,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一同走入發(fā)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事件當中,去“經(jīng)歷”當年的慘痛事件。這就使同學們能夠很快地進去學習狀態(tài),因為他們十分想知道當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使中國人民如此地憤怒。
(二)謎語導入法
眾所周知,謎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而對于初中生來說,猜謎語是一個充滿歡樂的事情。在課間,經(jīng)常能夠看到同學們?nèi)宄扇旱卦诓轮i語,每個同學都樂在其中。因此,基于這一初中生喜好,我們可以在新課導入的過程中設置謎語,采用謎語導入的方法,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們能夠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八年級上冊的《古代埃及》一課中,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課堂導入:“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要給大家出一個謎語,看誰猜的又快又準!”相信聽到這個,同學們會立馬興奮起來,一個個都會躍躍欲試起來。這時老師“灰塵吹來——打一國家”的謎語一出來,同學們會迅速進入思考狀態(tài),希望第一個猜到謎底。最后老師公布謎語的正確答案——埃及。謎底揭曉時,會讓同學們恍然大悟,便會立馬對埃及充滿興趣。而老師應順勢說:“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就是關于古代埃及的,來大家和我一起進去古代埃及吧!”這樣便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們高度集中注意力。
謎語導入法能夠快速的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初提高了初中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很大的課堂效率。
(三)情境導入法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反映歷史的情景劇,情景劇即是對當時歷史事件的濃縮與呈現(xiàn),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的新課導入中運用情景劇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迅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初三課本《冷戰(zhàn)中的對峙》時,教師可以找兩名男同學到講臺表演掰手腕,輸了的一方則被對方的“原子彈炸死”相信整個導入都可以使學生們的興趣高漲。這時教師可以做出解釋:這時在模仿課本中的一幅漫畫,是由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與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坐在各自的導彈上,時刻準備著按下手中的按鈕。這個情景反映了本課主題——冷戰(zhàn)中的對峙。這樣的新課導入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
(四)節(jié)日或者紀念日導入法
在中外歷史中有著許多的特殊日子。比如中國的端午節(jié)、黨的生日、五四青年節(jié)等節(jié)日的來歷都與相應的歷史事件有關。因此,教師在講到相應課程的時候可以借用當天的節(jié)日來進行新課導入。例如在講解初二上冊《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一課時,教師即可借用五四青年節(jié)和七月一日黨的生日來進行導入,更加的接近生活,能夠使學生們好奇我們的節(jié)日與歷史事件到底有著怎樣的關系,從而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來聽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成語導入法
成語導入,一語中的,言簡意賅。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有著許許多多的成語,而在這些成語的背后,也有著耐人尋味的典故。例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紙上談兵”“臥薪嘗膽”“退避三舍”等等,都蘊含著許多歷史故事。在新課導入中,教師可以運用成語,讓同學們根據(jù)成語說出出處,并理解這些歷史典故,從而達到新課導入的效果。
三、結(jié)語
除了上述新課導入方法,還有多種新課導入方法如實物導入、游戲?qū)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運用新課導入方式,靈活選擇。從而達到充分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興趣,迅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漸波.淺談初中歷史新課導入的設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4):47.
[2]楊鳳娥.淺談新課改模式下初中歷史新課導入方法[J].黑河教育,2017(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