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淵
摘要: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為落實整本書閱讀這一任務(wù)群,在整本書閱讀單元給出了閱讀書目《紅樓夢》。教材對本書閱讀提出了教學建議,設(shè)計了六項任務(wù)。其中的“欣賞小說人物創(chuàng)作的詩詞”任務(wù),要求“選擇小說中某位人物,細讀品味其詩詞,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并撰寫短評”。據(jù)此,開發(fā)研習案例,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紅樓夢》詩詞;人物性格
一、教材要求
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的整本書閱讀單元,推介的作品是《紅樓夢》。教材中設(shè)置了6個學習任務(wù)供參考。其中,“任務(wù)4”的主題是“欣賞小說人物創(chuàng)作的詩詞”,內(nèi)容如下:
《紅樓夢》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詩詞曲賦。如黛玉、寶釵、寶玉等人寫的一組“白海棠詩”,就顯露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小組合作,選擇小說中某位人物,細讀品味其詩詞,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并撰寫短評。還可以組織班級“《紅樓夢》詩詞朗誦鑒賞會”。
二、研習案例
(一)任務(wù)解讀
據(jù)周雷統(tǒng)計,全本《紅樓夢》有各類詩文225篇,除去匾額,還有207篇詩文。周雷指出,書中詩文有六個方面的作用:(1)注明撰書來由,陳述立意本旨(4篇/首);(2)深化主題思想,表達作者觀點(25篇/首);(3)塑造典型形象,隱喻人物命運(130篇/首);(4)描繪典型環(huán)境,烘托故事氛圍(29篇/首);(5)展開故事情節(jié),貫穿藝術(shù)結(jié)構(gòu)(14篇/首);(6)交代歷史背景,反映社會風尚(7篇/首)。
我們主要討論《紅樓夢》前八十回。曹雪芹代擬的詩詞曲賦總計140多篇/首。我們將這些作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以第三者身份寫作,具有闡明主題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如第一回《題石頭記》《好了歌》及其“解注”,第三回寫賈寶玉的《西江月》二首等;第二種是以作品中人物身份所寫,這類詩詞不論是寫景詠物或言志述懷,都能表現(xiàn)人物身世和性格,體現(xiàn)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有些還暗示人物的命運。本文主要討論第二種作品。鑒于這類作品對于表現(xiàn)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布局小說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多重作用,它已成為這部長篇小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紅樓夢》中大觀園兒女名下的詩作,一則反映了他們?nèi)粘I畹娘L流雅趣,二則見出各人率真之性情。為了讓詩如其人,曹雪芹可謂費盡心思。
曹雪芹在創(chuàng)作小說中各人所寫的詩詞時,心中已存有每人的“聲調(diào)口氣”,這是我們欣賞《紅樓夢》詩詞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我們不是孤立地欣賞這些作品,而是欣賞它們?nèi)绾误w現(xiàn)人物的風神。
本項任務(wù)是“選擇小說中某位人物,細讀品味其詩詞,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并撰寫短評”。下文循此研習。
(二)詩詞欣賞
1.林黛玉的風神。
林黛玉的詩詞是《紅樓夢》詩詞中的重點。
(1)《詠白海棠》。
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jié)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描寫大觀園姊妹結(jié)成“海棠詩社”的首次吟詠。李紈被大家推為社長兼評委;迎春限韻,韻腳依次用“門”“盆”“魂”“痕”“昏”五字;惜春監(jiān)場。
黛玉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她寫的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首聯(lián)從看花人寫起,“半卷”“半掩”四字,灑脫自在。冰碾作土,以玉為盆,從白海棠的根基著筆,凸顯其清凈高潔;也是曹雪芹對黛玉品格的暗示?!翱戳诉@句,寶玉先喝起彩來,只說‘從何處想來!”——寶玉總是傾心于黛玉的風流別致。
頷聯(lián)用暗喻、比興手法寫白海棠,也是別開生面。因為海棠花蕊形似梨花之蕊,所以用梨蕊之白形容其外形。梅花在冰雪中開放,凌寒傲雪,幽香撲鼻,喻不同流俗的品格。這里借梅花之香,間接贊頌白海棠高潔的精神。
頸聯(lián)說白海棠如月中仙子穿著自己縫制的素衣,又如閨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著眼淚。
尾聯(lián)抒發(fā)孤獨抑郁之情。滿腹心事無人可與訴說,只好在凄涼的黃昏,聽任寒冷的西風吹徹身體,等待一個個寂寞清冷的夜晚。
全詩從白海棠的根基入筆,運用比興、擬人等手法,托物寄情,通過白海棠的孤獨自處,寫盡黛玉的執(zhí)著高潔,情真意切,一氣呵成。
值得關(guān)注的是,評定時,李紈認為寶釵的詩含蓄渾厚,應(yīng)為第一;寶玉則為黛玉不平。
釵黛兩相比較,黛玉弱不禁風,孤芳自賞,為人犀利尖銳。她要的是一份赤誠的情感,渴求知己相賞相戀,“得成比目不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即使“風月債難償”,也“蹈死不顧”。寶釵體格健康,溫柔敦厚,得體大方,她要的是現(xiàn)世安穩(wěn)和對得起自己身份的體面尊榮的婚姻。
李紈為人平和允正,她能原諒黛玉的尖刻,未必能深入理解黛玉的精神世界;只有寶玉,是唯一與黛玉心心相印的人,可惜這兩個相愛的人根本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在詩歌中相賞相惜。
(2)《詠菊》。
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描寫詠菊花詩。大家先是釣魚、喝酒、玩樂,然后在墻上勾選自己相中的題目,各自構(gòu)思創(chuàng)作,最后一起分享交流。這里只討論瀟湘妃子林黛玉的詩: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wù)?,解語何妨片語時。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次李紈推黛玉詩作為第一。
黛玉的性格和氣質(zhì)與菊花有著天然聯(lián)系,因此她在詩中能比別人更自如、更淋漓盡致地抒情言志。
《詠菊》首聯(lián)說“詩魔”不分早晚地纏著她,說明黛玉心內(nèi)有郁積,要借吟詩來排遣?!昂炼颂N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排遣的結(jié)果卻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解衷腸之人難得,黛玉的寂寞更加無法消散釋懷。頷聯(lián)的“口齒噙香”與尾聯(lián)提及陶淵明詠菊,都是為了表明黛玉的高潔情懷。
因為少人攀談,所以轉(zhuǎn)向“問菊”。黛玉的情懷是“眾莫知”的,她也不屑于人知,但內(nèi)心的郁積還是讓她走到菊花面前“喃喃”叩問,背著雙手的動作亦十分可愛。她決不趨時的品格,也像園中菊花的遲開一樣;“圃露庭霜”的清寒,更凸顯她的清高孤傲。在貯滿感情的眼里,鴻雁南飛、蟋蟀哀鳴,皆因相思之苦。黛玉深知人間寂寞,所以,長嘆一聲,與菊花暢談片時。
《菊夢》寫菊花做夢,當然也是黛玉自己的夢。首聯(lián)寫菊花夢見飛上高天,與云月為伴。頷聯(lián)寫菊花的精靈白日飛升,不是羨慕莊子夢見自己化為蝴蝶后的自在飛舞,而是去尋找和“我”一樣喜愛菊花的陶淵明,點明愛菊的真正原因是羨慕陶令的精神操守。頸聯(lián)描述菊花夢見歸雁,正在戀戀不舍之中,被蟲鳴驚醒。醒來之后,一片寒煙衰草,滿目凄涼,此情向誰訴說?
黛玉的質(zhì)性與菊花的凌寒傲放相互映照。她向菊花尋找感情依托,標舉自己的精神追求,說明現(xiàn)實中她十分寂寞,許多苦楚,無人訴說。
三首菊花詩先借詠菊而詠志,志不獲騁,遂借問菊而自問,自問無結(jié)果,只得朝思暮想自我哀傷。黛玉心中燃燒著情感的火焰,卻又因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愁怨悵惘,因此,三首詩情調(diào)哀婉,憂傷沉抑。
有趣的是寶玉和探春的表現(xiàn)。
“寶玉聽說,喜的拍手叫‘極是,極公道?!薄慌商煺鏍€漫,遇到知己,傾情相賞。
“探春道:‘到底要算蘅蕪君沉著,“秋無跡”,“夢有知”,把個憶字竟烘染出來了?!薄苊黠@,探春不喜歡這種太深情、太痛苦的詩,她欣賞的是內(nèi)容和技巧的均衡典雅之美。
(3)《螃蟹詠》。
《螃蟹詠》是《菊花詩》的余波。在作完菊花詩、吃蟹賞桂之際,寶玉先吟成一首:“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yīng)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眴枴罢l還敢作”。黛玉笑他“這樣的詩,要一百首也有”。
越是親密的人之間,說話越是容易放縱。人家說黛玉“使小性兒”,但在寶玉眼里可能只是“恃寵而驕”?!斑@樣的詩,要一百首也有”這種話只能出自黛玉之口。寶玉處處夸獎黛玉,為她沒被評為第一而不平,為她評為第一而狂喜,黛玉卻對他毫不留情。也許,她覺得寶玉是唯一可以肆意說話的人吧。
受了黛玉的嘲弄,寶玉笑道:“你這會子才力已盡,不說不能作了,還貶人家?!摈煊衤犃?,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筆來一揮,已有了一首。眾人看道: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斟佳品酬佳節(jié),桂拂清風菊帶霜。
前面詠白海棠詠菊詩深情隱約,詠蟹詩則多嬉笑怒罵。詩人的寫作對象既有風花雪月,又有國計民生,還有生活閑趣。風格可能深情婉約,也可能活潑俏皮,永遠一副面孔的詩人和詩作,多無聊。
這是一首逗趣詩,是黛玉性格可愛俏皮的表現(xiàn)。
“鐵甲長戈死未忘”,形容螃蟹熟了還張牙舞爪的樣子,有點可笑。“堆盤色相喜先嘗”,螃蟹是一道美味,大家都趕來品嘗;其中兩螯之內(nèi)有嫩玉般的鮮肉,紅殼之內(nèi)膏肥脂香。吃完了這些,還有八只腳呢,這可是下酒的佳肴。如此佳節(jié),有如此佳品,還有美酒千盅,桂樹香風,多愜意!
這是林黛玉難得的輕松時刻。剛才寫菊花詩是有深刻寓意的,費神費力,這時候她想放松一下,詩作內(nèi)容也是逗趣的。
有不少記錄生活小景、表現(xiàn)生活情趣的小詩,不期而然包蘊了哲理,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本來就是可愛的一幅畫面,但里面又有含蘊不盡的旨意。林黛玉這首詩有沒有言近而旨遠的寄托呢?
有人說,第一句嘲笑了惡人哪怕死去也不改變其本相?!@似乎還能接受。
有人說本詩首句把蟹殼、蟹螯比作鐵甲長戈,贊美了螃蟹至死不忘反抗的斗爭精神。接下五句則以喜愛的心情,贊美蟹為人們提供美味。末兩句點出食蟹的時間和優(yōu)美環(huán)境??傊?,這是一首托物寄意并歌頌反抗精神的詩。——雖不同意,但理解評析者的思路。
有人認為螃蟹的桀驁不馴暗喻寶玉的反抗精神,后面的“嫩玉”“紅脂”“多肉”“助情”繼續(xù)贊美螃蟹,表明黛玉對寶玉的稱頌?!堊⒁?,雖說詩無達詁,但解詩還是要結(jié)合小說的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不能完全基于自己的臆想。這類過度闡釋,務(wù)必謹慎甄別。想想看,黛玉會用“嫩玉”“紅脂”“多肉”贊美賈寶玉?只聽說過青蛙王子的故事,螃蟹公子就算了吧,而且前面寶玉剛剛被嘲笑過。
再看原文寫道:“寶玉看了正喝彩,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燒去?!笨芍煊駴]將這首詩當回事。
一般認為,有興寄的文字才是好文字,但這種興寄要自然而然,要前后照應(yīng)且內(nèi)部自洽。
沒有興寄的文字,有時也是好文字,里面有一種說不出的趣味,有不能簡單概述的情感和態(tài)度傾向,讓人在捧腹的時候驚嘆作者的靈光乍現(xiàn)。這種文字比有興寄的文字更難得、更雋永。它不是沒有價值觀,只是價值取向更加潛隱。
林黛玉這首詩就是游戲之作,但同樣能體現(xiàn)她的智慧和才情。隨意寫來,懂的人看了會心一笑,不必發(fā)掘微言大義。——這世間總有一種人,永遠不知道“趣味”,永遠在尋找“意義”,這是很可悲的。
黛玉這首詩,不過是吃螃蟹時率性而為的產(chǎn)物,顯示了黛玉性格中天真、俏皮、充滿童趣的一面,與那個敏感多愁的形象形成了互補。
只有率真的人,才會寫有趣味的詩。
2.賈寶玉在詩歌中的精神成長。
(1)四時即事。
限于篇幅,我們選擇其中的佳句略加分析:
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春夜即事》);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夏夜即事》);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撥索烹茶(《秋夜即事》);
女兒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冬夜即事》)。
這些詩在某種程度上與李煜、李清照早期的詞作有某種相似性,輕盈優(yōu)美,溫香暖膩。雖然主旨并不高明,但描寫都很有畫面感,且平實說來,不驕矜,不張揚,也顯示了少年寶玉的氣度。富貴公子與小鬟煮雪烹茶、笑言頻頻的溫暖畫面,再現(xiàn)了賈寶玉溫柔富貴鄉(xiāng)的日常生活。
雖說“憤怒出詩人”,但不是所有的詩都基于憤怒;平順安樂的生活會讓人沉溺于奢靡,也能讓人精致優(yōu)雅地寫詩。寫詩是為世間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從事稼穡。賈府里有寡廉鮮恥、強取豪奪之輩,但寶玉不是。所以評價寶玉早期的詩歌,要更多地理解他當時的明媚心態(tài)。
(2)詠白海棠。
當寶玉享受著這迷人的生活時,生活很快就顯示了它猙獰的另一面。他對女孩子的呵護,對生活的柔情,對黛玉的熱戀,對仕途經(jīng)濟的痛恨,對官場祿蠹的厭惡,這種種“不肖”行為,招來毒打。第三十三回的寶玉挨打不是簡單的父子矛盾的爆發(fā),而是兩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立的必然結(jié)果。值得關(guān)注的是,寶玉挨打之后沒有收斂,反抗的心志反而更加堅定了。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首句“秋容”指白海棠色白淡雅?!捌吖?jié)”指花朵在枝頭成串成簇,開得十分茂盛,“攢”有聚攏的意思,一樹海棠一樹雪,突出其潔白。
頷聯(lián)以楊貴妃和西施比海棠花。楊貴妃和西施分別暗喻寶釵和黛玉。寶釵“肌膚豐澤”,寶玉曾調(diào)侃“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第三十回)。黛玉“行動如弱柳扶風”(第三回),和西施捧心同具柔弱之美?!氨饔啊毙稳輰氣O的身體,“玉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靈。
頸聯(lián)寫“曉風結(jié)愁”“宿雨添淚”,說明寶黛的情感遭遇了來源不明的阻礙。心證意證兩情相悅,本應(yīng)該恣意享受。青春年少,富貴閑人,愛情遂愿,不是人間至樂嗎?為什么在寶玉的筆下卻是風來愁不散、雨大多淚痕呢?是什么讓他緊張、焦慮、憂傷?一般性的傷春悲秋,故作凄涼語,很多詩人也常描繪,但上一聯(lián)明確寫的是他牽掛在懷的姐姐和妹妹,再作浮薄語也不會拿這份感情尋開心。結(jié)合全書來看,這一聯(lián)倒像是一語成讖,寫盡了寶玉一生不能忘情黛玉的心事。如果是“冰作影”,也許還能在矜持中保持一段合適的距離;偏偏是“玉為魂”,心志投契,靈犀相通,怎能釋懷?
尾聯(lián)寫失意之人,獨倚畫欄,落日樓臺,清砧怨笛,何以面對這愁煞人的黃昏。
很明顯,這首詩已經(jīng)失去了《四時即事》的輕松優(yōu)游。寶玉在挨打之后,感覺到了生活獰厲的一面,雖然有無盡的感傷,但他沒有改變心志,還是要為他心里堅持的理想和價值,為那些他鐘愛的人去死。
(3)芙蓉女兒誄。
誄,歷敘死人生前行事,是在喪禮中宣讀的一種文體。晉代陸機《文賦》述文體之特點:“誄纏綿而凄愴。”《紅樓夢》第七十七回至七十八回,晴雯遭到王善保家的誣陷,被王夫人趕出大觀園,凄慘地病死在她表兄家里。寶王聞訊,悲不自勝。小丫鬟信口說晴雯死后做了專管芙蓉花的花神,寶玉就寫了這篇情誼深長的祭文來哀悼她。
《芙蓉女兒誄》原文較長,這里不引用。我們討論這篇誄文,是想梳理寶玉性格發(fā)展的歷程。
前面《四時即事》反映的是富貴閑人的生活;《詠白海棠》是對寶釵、黛玉兩人情感的伏線,寶玉已經(jīng)開始感受到人世的風雨;這一篇則是寶玉為自己最看重的丫鬟所寫的祭文。貴為寶玉,也無法保護他心愛之人。
寶玉在太虛幻境“薄命司”里見到的第一首判詞就是晴雯的,足見晴雯地位之重要。全書所有丫頭中,晴雯著墨最多,個性刻畫得最為鮮明。她身份卑微,不知家鄉(xiāng)父母,十歲時就被賴大買來。賈母見她“生得伶俐標致,十分喜愛”,賴嬤嬤就拿她孝敬了賈母,后來又到了寶玉房中。她容貌美麗,天性聰明,女工最巧。雖然身為下賤,卻心比天高,始終保持著做人的尊嚴。這樣的姑娘十分難得,堪稱“霽月難逢”。但越是品質(zhì)高尚、富有個性的人,命運越加凄慘,“彩云易散”就預(yù)言她夭亡的結(jié)局。
誄文開篇,贊頌了晴雯心靈的美麗和人品的高潔,“噫!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zhì)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四個排比句,極盡贊美之能事,將晴雯高潔、堅定、美麗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自從進入大觀園,她與寶玉情深意篤,她曾為寶玉磨墨貼字,曾扶病夜補雀金裘,曾“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有著“爆炭”般的性格。她風流靈巧,鋒芒畢露,早就遭人怨恨了。
誄文中,作者將晴雯比作奮飛長空、不與凡鳥同群的“鷹鷙”,還仿照《離騷》的香草美人之喻,將晴雯比喻作芳香高潔的茝蘭。晴雯作為一個“身為下賤”的丫頭,在寶玉心中,卻可以與歷史上的名人媲美。這是寶玉對女性最大的尊重,也是寶玉眼光遠遠高于同時代人之處。寶玉將晴雯的不幸遭遇同高標見妒被貶長沙的賈誼、“貞烈遭?!焙头獾耐跽丫啾?,再以汝南王與碧玉、石崇與綠珠等至死不渝的愛情為喻,表現(xiàn)寶玉晴雯之間關(guān)系的不同尋常。
作者逐一回憶兩人過去歡樂相處的細節(jié),如:“眉黛煙青,昨猶我畫;指環(huán)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馀痕尚漬。”“捉迷屏后,蓮瓣無聲,斗草庭前,蘭芽枉待。”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是誰害死了晴雯?寶玉在誄文中指向在王夫人面前造謠誣陷的王善保家的人等,可實際上就是王夫人本人。晴雯之死,讓寶玉明白這個家族有更大的悲劇即將發(fā)生。
詩如其人。詩歌的發(fā)展變化印證了詩人的性格和情感變化。寶玉最開始只是不愿意讀那些博取功名的書,他在無意識地抗拒無形的壓力。他在向牢籠不斷發(fā)起沖擊時,慢慢看清了自己的力量。司棋之死,芳官入空門,晴雯被逼身亡,這些無辜者的遭遇,激起了寶玉的憤慨。他懷著深深的同情和滿腔的憤怒朗誦這篇祭文時,掀開了溫柔富貴鄉(xiāng)的紫色帷幕,將冷酷粗糲、充滿血污的生活本體暴露于讀者面前。
寶玉最后會有怎樣的覺醒?與真實的生活搏斗之后,是深陷牢獄之災(zāi)還是遁入空門?我們可以有許多的猜測。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那個在春夜里和小姑娘們調(diào)笑的寶玉,那個喝多了酒想要打開爐子煮茶的寶玉,已經(jīng)死了?!獞阎@樣的心情,讓我們好好讀那些溫暖哪怕是有些纖細的詩句,好好感受一個少年的情懷。想一想:我們到底被剝奪了什么,又收獲了什么?今天,我們又該怎樣成長?
三、教學建議
本項任務(wù)要求“選擇小說中某位人物,細讀品味其詩詞,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并撰寫短評”。所以,第一步要全面梳理這個人物的詩詞作品,然后結(jié)合小說情節(jié)進行分析。
上面的案例特別提示我們,在欣賞小說中的人物詩詞時,不能脫離文本,不能放大自己的感覺,要結(jié)合文本,要明白小說中所有的詩詞都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作品主題服務(wù)的。
為了糾正理解上的偏頗,我們建議,不僅要關(guān)注主要人物的詩詞作品,還要關(guān)注其典型性格行為特征,這樣既有利于結(jié)合性格特征賞析其詩詞,又有利于通過詩詞了解其性格特征。如我們選擇史湘云的詩詞,可以先選取她的海棠社作品,即“詠白海棠”二首、“詠菊”三首,還有桃花社作品。然后,還要特別關(guān)注她的典型行為,如第六十二回的“憨湘云醉眠芍藥裀”的呆萌,第四十九回的“論詩”的執(zhí)著,“這會子腥膻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的豪爽,還有第三十二回湘云建議寶玉與清客們“談?wù)勚v講些仕途經(jīng)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yīng)酬世務(wù)”的“糊涂”——如果脫離了這些典型細節(jié)去分析詩歌,難免南轅北轍。
參考文獻:
[1]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 劉耕路.紅樓夢詩詞解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 薛瑞生.紅樓采珠[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