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摘 要:在當前的社會中,我國已經正式進入到信息時代。在信息時代中,信息技術作為與大眾工作生活產生直接聯(lián)系的技術,自然具備較高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推進,其也開始融入到教育領域,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輔助。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于網絡技術而存在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呈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影響?;诖?,本文將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微課教學;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4-0111-01
微課指的是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將教學重點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緩解學生學習難度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微課教學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學習內容,也能夠掌握知識點的重要信息,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1.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設計的要點
首先,教師應保證微課視頻的簡潔性。初中生已經開始步入到青春期,將注意力長期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會引起初中生的反感,并且也會影響其自身的學習質量,所以在進行視頻制作時,教師應盡量將視頻長度控制在5-8分鐘之內,以此保證,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其次,教師應保證微課視頻的趣味性,確保其中內容能夠對學生形成思維刺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再次,教師應保證微課視頻的梯度型。一般來說教師會在視頻的結尾安插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但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注意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的調整問題梯度,幫助學生能夠一步步的深入到知識內涵中。最后,教師應保證微課視頻的合理性,確保視頻內容能夠與教學內容形成聯(lián)系,并且能夠解決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有效加強綜合教育質量。
2.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運用的策略
(1)借助微課重現(xiàn)歷史
在新課程教學標準中,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歷史課程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借助微課構建完整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體系,以此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內涵以及本質,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核心素養(yǎng)。在講解初中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一定要確保微課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之間能夠達到一個統(tǒng)一、相互協(xié)調的狀態(tài),借助微課能夠對歷史知識進行重現(xiàn),也能夠對歷史信息進行有效滲透,以此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例如,在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課程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與開國大典相關的信息資料,幫助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觸動,在視覺以及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完整過程以及所形成的后代影響進行逐一理解,促使其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深入。
(2)借助微課分析歷史
相比于其他常規(guī)性的教學手段而言,微課教學具有一個最為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其整體所花費的時間較短,并且內容極為精簡。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應將視頻長度設置在5-8分鐘之內,將一整堂課程的重點凝聚在這短短的視頻中。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視頻為基礎,以其中的信息為核心要點,引導學生逐一探索分析,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的教學體系,加強自己的學習效果。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需要明確,一定要確保視頻中的內容是課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通過了解微課視頻,學生能夠構建出完整的課程思維導圖,以此達到最優(yōu)的輔助效果。例如,在講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事前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解,明確課程重點以及課程目標,以此為核心進行視頻制作。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教學的切入主要點。在明確這一重點之后,教師可以適當?shù)膶σ曨l進行補充,引導學生對與之相關的信息進行了解。比如,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南京條約對我國所形成的影響以及其本身存在的價值等等。當學生了解完微課視頻中的內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成兩個不同的小組,站在對立的角度上進行相互辯論,在思維碰撞中,加強學生的知識結構穩(wěn)定性以及邏輯思維,也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歷史的客觀態(tài)度以及冷靜態(tài)度,完善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
(3)借助微課完善素養(yǎng)
首先,在借助微課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展初中歷史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一定要立足于實際,立足于學生基礎,合理的進行資源設計以及配置整合,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接受程度,發(fā)揮出微課教學的最大效益。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事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對教學內容的結構以及課程教學的計劃、體系形成完整的認知,有針對性的對微課內容進行安插補充,確保其中內容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輔助。
其次,當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整理成一個壓縮包,然后將其傳送到學生的手機或者是交流群中,要求學生借助自己的課余時間對其進行觀看,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對其進行調整,以此幫助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并且這一方式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其本身的學習能力,從而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借助微課手段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由于初中歷史具備較強的現(xiàn)實性以及系統(tǒng)性,所以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手段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行歷史重現(xiàn)以及歷史分析。但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也應注意,一定要保證微課資源的針對性以及趣味性,確保其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完善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士軍.探究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64-65
[2]鄭久利.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