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龍昌
摘 要: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寫出過一個十分著名的公式理論:x+y+z=a。按照愛因斯坦的解釋來說,其中x代表勞動,y代表方法,z代表專注,A代表成功。將這一公式理論應用到教育工作中,我們可以這樣看:完美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能力+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所以在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對于整體教學工作會形成直接影響?;诖?,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分類簡化對比法開展教學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分類簡化對比教學;課堂教學對策;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 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4-0088-01
首先,我們可以將分類簡化對比法分為兩大主要模塊,即:分類簡化以及對比。其中,分類簡化指的是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共通性,而對比指的是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差異性。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知識點之間會存在某種密切的聯(lián)系,它們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但卻又相互有所區(qū)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分類簡化對比法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通過求同、求異以及相似比較的方式,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講解,有效加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1.求同對比教學
首先,求同對比教學活動,指的是將相同性質的知識點以及相關的化學材料放到一起進行綜合比較的一種方式。在該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不同物質之間的相同點進行總結,了解知識點的共性以及本質。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就可以開展如下操作:首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準備兩組不同的裝置設備。在高中化學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為加熱法,二為液壓法。一是,在加熱處理時,教師可以先將裝置的長導管末端浸入到水面以下,促使裝置本身發(fā)生微加熱處理。在這一期間,倘若裝置本身的導管末端產生氣泡,在停止加熱工作之后產生倒吸水的情況,那么則證明這一裝置的氣密性較為良好。二是,在液壓處理時,教師需要先將導管處塞入一個橡膠塞,關閉導管的活塞系統(tǒng),然后利用長頸漏斗對試管進行注水處理,在試管內液面高度與漏斗處的液面高度能夠達到一致后,停止注入。假設在一段時間內,這一高度差不會出現(xiàn)變化,那么則證明裝置具備較高的氣密性。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總結以及筆記記錄,并鼓勵學生開展一些相關的訓練。在此期間,教師可能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會存在死記硬背知識點的情況,針對于與實驗內容相關的習題學生能夠作答,但只要習題發(fā)生變化或者是氣密裝置結構發(fā)生調整,學生就會產生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恼{整教學方式,利用對比求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給出學生兩種不同的檢查氣密性方法,對兩者進行相互對比,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進行總結求同。針對于上述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三個問題:一是,能夠對氣體體積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哪些?二是,液壓法與加熱法這兩種氣密裝置檢查法有沒有共同點?三是,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意識到檢查氣體裝置氣密性的關鍵點在于“壓強差”,從而幫助學生在求同對比的方式下了解到知識的本質。
2.求異對比教學
俗話說,世界上不會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所以在兩個不同的事物之間一定會存在著某種差異,而教師在教學中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對這些差異進行探索分析,利用對比求異的方式,幫助學生將化學概念進行區(qū)分,加強學生的學習清晰意識,構建完整的化學體系。例如,原子和離子、原電池和電解池、電離和電解都是一些具有相似點,但卻又有所區(qū)別的化學知識。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對同系物、同分異構體這一部分的知識進行學習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基礎化學內容,對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以及同系物這四個概念進行基礎了解,然后將其構成四個思維導圖的核心。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概念、對象、化學式結構以及性質的方式,對這四個不同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并且,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這四個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例如,以對象這一分類來看,同性物與同分異構體的對象相同,均為化合物,但同位素以及同素異形體的對象分別為原子和單質;針對于結構這一分類來看,同系物的結構存在較高的相似點,同分異構體的結構存在較高的不同點。同位素的結構會有兩種區(qū)分,一是電子層結構相同,二是原子核結構不同。同素異形體的結構與同分異構體類似,其本身的單質組成以及結構會存在不同。
通過這一方式,學生能夠明確四種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從而能夠精準的對其進行定位,將四種概念進行有效區(qū)分,加強自身的知識理解深度以及記憶深度。
此外,除了相同點以及不同點之外,在化學教學中還存在一種“相似”知識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相似比較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相比于求異對比法來說,相似比較的難度以及針對性較低。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二氧化硫的相關實驗以及氯氣漂白的相關實驗時,就可以借助相似比較法,引導學生構建思維體系,加強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借助分類簡化對比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高中化學學習任務時,教師們一定要全面貫徹因“內容”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分類簡化對比手段。例如,針對于性質相同或相似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求同對比法;針對于性質具有明顯區(qū)別的教學內容,教師則可以選擇求異對比法;針對于處于兩者之間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相似比較法。通過這三種不同的對比教學手段,學生能夠有效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逐步加強自己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子健.學考與選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分類教學策略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王海華.淺析高中化學分類對比教學法[J].職業(yè)技術,201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