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娟
摘 ?要:相比現(xiàn)代文閱讀來說,古詩學習一直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如何改進現(xiàn)有的古詩教學策略,促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語言文字中所帶的韻律美、文化美,是教師在不斷探討的問題。本文即從小學低年級的古詩教學入手,主要是借助低年級淺近的古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chǔ)上,促進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教學方法
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斷沉淀,孕育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而小學教材中精選的都是具有代表意義的古詩,試圖利用古詩拉近學生與古代圣賢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并能夠傳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時,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對于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誦讀淺近的古詩,并能夠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應該如何開展呢?
一、明確教學重點,不可舍本逐末
雖然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要求,學生在閱讀古詩的過程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但低年級學生是否受到情感熏陶和精神陶冶,還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學生必須在明確古詩含義的基礎(chǔ)上,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或進行精神與思想上的交流,那么教師就必須針對字詞句的教學進行重點講解。這不僅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基礎(chǔ),也是在低年級奠定學生語言文字基礎(chǔ)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時,教師需要明確首要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認識古詩中的4個生字,并會用正確的筆順寫出來。教學重點內(nèi)容為指導學生朗讀并理解詩句,了解詩句中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學生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具體教學時應該采取逐步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古詩。首先,在課上展示廬山的風景圖,讓學生觀看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其次,教師為學生示范誦讀,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語調(diào)和情感表達,投入地學習。再次,找出詩句中的生字,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古詩的大概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可嘗試著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組織學生在課上圍繞李白所描述的場景以及自己觀看到的圖片發(fā)表看法。在深入品讀詩句,了解古詩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體會古詩的意境。
二、注重誦讀,增強學生語感
古詩的教學除了強調(diào)基礎(chǔ)的字詞句分析、詩句內(nèi)容的講解外,還需要學生不斷誦讀,由于古詩中所用的語言文字與現(xiàn)代語言有著很大差距,學生在理解時難度較大,有些漢字生澀難懂。于是,在課堂上經(jīng)??梢钥吹浇處煻崦婷馗嬖V學生,此詞何意,作何解,詩人如何表達自己感情,表達怎樣的感情,等等。在教學時向?qū)W生講解古詩的含義自然是有效,但如果花費的教學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學生在課上對于詩意的理解不夠。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的確是低年級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而詩人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借助什么樣的寫作手段等,并不是學生在該階段需要掌握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誦讀,學生能夠了解古詩最重要的表達形式,在積累語言文字的基礎(chǔ)上增強語感。古詩的教學應該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采取各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沉淀。
三、做好背景介紹,講解詩人軼事
前面已經(jīng)說到,讓低年級的小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師在課上多次強調(diào),很可能導致學生將教師的套話應用在自己的學習中,自己卻沒有真正的產(chǎn)生感悟,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古詩以及詩人,選擇介紹詩人的成長經(jīng)歷和寫作背景,以故事或奇聞的方式向?qū)W生介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詩人并不是活在古代的,而是與他們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在拉近學生與詩人的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學生才更愿意誦讀古詩,解析古詩情感。
例如,《夜宿山寺》這首詩就是李白在夜宿深山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寺廟并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游記師。教師:“看著陡峭巍峨的山峰,望著觸手可及的星辰,李白頗有童趣的寫下了《夜宿山寺》。夜半時分,李白無心睡眠,趁著夜色去寺廟探秘。不知不覺,李白就來到了山頂,猛得一抬頭,便看見一個高聳入云的建筑拔地而起,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大字:藏經(jīng)閣。李白抬頭仰望,不禁連連感嘆:……”在講解到此處時,教師可停頓引導學生說出李白的感嘆,也就是“危樓高百尺”。此處的并不是“危樓”并不是現(xiàn)在意義上的危樓,兩個字是分開的,“?!贝淼氖歉撸拔恰币簿椭傅氖歉邩?。隨后以講解故事的方式,詼諧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互動,讓學生產(chǎn)生誦讀古詩,了解詩人李白的沖動。
總之,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重點,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滲透知識,利用多樣的誦讀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進行合理的想象,最后以故事的方式向?qū)W生講解詩人的寫作背景或生活經(jīng)歷,拉近學生與詩人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詩人做朋友,為學生理解詩人感情,體會古詩意境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魏發(fā)山,王玉晶. 在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古詩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28):74-75.
[2] ?殷婷婷. 巧用學生認知特點,讓低年級古詩教學靈動起來[J].小學教學研究,2014(3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