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宇
【摘 要】數學是學生學習專業(yè)科學課程的基礎。學習數學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提高高中數學課的有效性,可以開發(fā)一種通用的方法來滿足學生的數學學習要求并滿足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理念所倡導的課堂教學形式,新課程從根本上改革了課堂教學形式,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鼓勵學生被視為核心,并積極調動學生的獨立性和熱情,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率。
一、有效教學的簡要內涵分析
課堂效率是困擾許多教師的問題之一。教師在教室里向學生講解,學生在教室里認真聽講,但是課堂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因此,學生學習的效率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如何提高課堂上高中數學的有效性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問題。上世紀初,有效教學的思想開始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許多國家進行了有效教學的研究,側重于學生學習,師生交流等,并改革了教師培訓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技能。在關注全球教學和有效教學研究的同時,中國專家和教育學者也進行了研究并注重有效教學。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實踐,在這項改革從根本上提倡教師應在教學中與學生積極互動,以實現課堂的全面改善。在課堂上,教師應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確保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確保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該在教室中創(chuàng)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室環(huán)境,以便學生可以積極學習并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空間和方向。有效教學的概念是不同的,一些學者認為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形式可以稱為有效教學,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學生和教師是有效教學的關鍵要素。通過在課堂上改革和應用教學策略,學生可以有效地獲得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的經驗,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價值。
二、高中學校數學教學的現狀
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你說我聽”教學仍被廣泛使用,教師們忽略了學生的需求,這使高中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越來越小。代數和幾何的相互作用經常引起學生的頭痛,這也是當前數學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數學知識的不可理解性和固定的課堂教學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惡數學學習,這不利于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師生之間的溝通不暢,導致師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
三、改善有效中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統(tǒng)一數字和形式以提高教學效果。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數形式結合常用于數學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將數學關系與數字和形式相結合,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數學公式的含義。通過將圖像和文本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呈現數學聯(lián)系,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數學思維和解決數學問題很有用。在討論數學問題時,數學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更好地表達數學關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教科書的內容。教師可以動態(tài)地表達數學知識,并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組合的方法可以簡化問題,增加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公式,并使學生更方便地解決問題并充分理解數學公式的含義。
例如,在教授“指數函數”時,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指數函數的含義,并允許學生通過將數字相結合來了解,理解和分析指數函數的含義,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后,可以讓學生使用數字和形式的組合來理解函數模型y=aX(a為常數并且a>0,a≠1),教師可以在同一圖中繪制指數函數y直角坐標系=2X,y=3X圖像,比較兩組功能圖像,讓學生討論異同。這不僅增加了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且還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功能的概念并保證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二)有效的備課策略。在教科書中每次上課之前,教師應首先學習課程,研究教科書,目的,內容,重點和難點,優(yōu)先準備好課程的講解過程,仔細計劃和執(zhí)行特定的動作,幫助學生準備工具,準備圖片,幻燈片和其他用具。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數學概念和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課后作業(yè)來背誦和掌握數學概念或知識點。這種方法很無聊且單調,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是很強,并且在記憶和理解知識點方面有一些障礙。因此,可以在這方面重新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通過積極有效的溝通將學生作為課堂的關鍵部分,以便教師可以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高中數學中更獨立地學習,并有效地發(fā)展和增強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四)情境訓練提高訓練效果。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使數學教室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高中生更輕松地學習數學,并使學生樂于與教師互動。教師應利用課堂活動正確地指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并正確理解公式的含義。當學生感到學習數學不再無聊時,可以逐漸發(fā)現數學的樂趣。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才能夠獨立學習并自行探索。
(五)教學方法應多樣化。在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更新的學習方法更感興趣,并且對學習內容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遵循新的學習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吸收高中數學的知識。
素質教育作為我國當前教育的主要思想,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提高高中數學課的效率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和將學生作為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魏清主編.中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7.
[2]黎奇主編.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5.
(作者單位:凱里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