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軍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進,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要求越來越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成為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注重閱讀的基礎性,好需要注重寫的訓練。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需要將“讀”與“寫”相結合,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寫作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新課改時期的語文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讀寫結合 創(chuàng)新策略
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來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語文閱讀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多樣化的表達方式,正所謂熟能生巧,多元化的閱讀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而寫就是學生閱讀最好體現(xiàn),“讀”與“寫”一旦做到有效的融合,學生就可以在閱讀吸收和寫作傾訴的過程中。但在目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真正發(fā)揮學生在語文作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對語文作文產生興趣,并自主的去進行語文作文的學習。
一.初中學生語文作文教學的不足
(一)閱讀量少
對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來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基本所在,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的表述方式不再單一,語言的修辭手法也可以靈活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能力。并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逐漸的吸收文章最為真摯的情感,然后將自己內心的情感是放在文字的寫作上,使得語文的學習完全達到一種讀寫結合的狀態(tài)。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積極提倡課外閱讀,以語文文本為依托,以學生實際的學習實際以及生活為根本內容,從各方向上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把握好讀寫結合的內涵,讓讀懂感情,寫出深情,以“讀”促寫,以寫帶讀,促進學生寫作的循環(huán)進步,激發(fā)學生語文寫作的興趣。學生的閱讀量是導致其語文作文能力不足的關鍵因素。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許多語文教師讓學生專注于教材內容學習和不斷的做題,雖然這種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作文能力,但是效果卻遠不如課外拓展閱讀。再加上有些地方的初中學校師資力量不強,無法為學生構建具有規(guī)模的圖書館,身邊的閱讀材料也鮮有適合初中學生的,這也是造成初中學生閱讀量少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作文質量。一篇好的作文,在遣詞造句、謀篇布局、思想表述都要做到高質量。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往往只注重遣詞造句,即只要我把字詞和句子寫對就行,沒有過多關注系統(tǒng)化的、情節(jié)化的描寫,學生對于思想表述就欠缺火候。語文教師需要多進行寫作技巧方面的教學,不只是把寫作技巧告訴學生,而是要做到學生在語文作文的寫作中,能做到靈活的運用寫作技巧,使整篇文章等到升華、質量得到提升。這才是語文教師傳授寫作技巧的最終目的,也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新的策略。
(三)缺乏自我認知
有些初中學生在作文方面嚴重缺乏自我認知,錯誤的認為自己在寫作方面能力非常強,但是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在缺乏自我認知的情況下,學生不能正確、準確的認識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有些學生會刻意忽略自己在語文作文方面的“小錯誤”,殊不知這些小錯誤積少成多,最終會影響其寫作質量。學生自我認知的缺乏,也是語文教師教學工作中工作的失職。語文教師應時刻把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從而積極學習。
(四)缺乏寫作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一看見作文寫作就害怕不已,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怎樣寫好一篇文章,而是怎樣去湊夠作文要求的字數(shù)。這樣的學習心理,不僅影響了教師對語文作文的教學,還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根本動力,在以后的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作文的興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注重模仿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意識
初中語文學習時,寫作技巧很多的時候需要學生自行的通過模仿來獲得,這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的積累。所謂讀寫結合,也就是說,讓學生懂得閱讀與寫作的關聯(lián)性和相對的獨立性,仿寫是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常見的一個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后根據(jù)原文模仿寫出文章,在這個方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必要的指導,既要引導學生仿寫各種文體格式,這樣既能提升學生對原文的記憶,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進行課內外的語文閱讀時,學生通讀原文后,學生可以先自主的學習文章的語言表達技巧以及寫作方式,然后再更具自己的思考模仿寫作,基本的遞進順序都是按照“詞語——句子——全文”的順序進行。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閱讀時能深入的理解文章思想和情感,而且,還能提升學生在仿寫時,使得學生寫作的主題情感得到更深層的升華。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如果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學習既能就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日常的教學中,生活情境的教學應用較為廣泛,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要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切入點,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融入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升與文學學習的體驗,讓學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尋找寫作的靈感,感悟文章的真意和美感,讓學生從詞語、語句、段落等方面感受文章的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法,然后讓學生就對類似的問題進行仿寫。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的掌握了寫作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寫作的能力。
(二)推行創(chuàng)意寫作訓練,拓展學生想象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僅僅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完全忽略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中合理的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教師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個性,以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拓展思維為根本的教學目標,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寫作時不再是機械式的套用或者摘抄,使得寫作文章更具真實性和想象性。
在古詩文的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優(yōu)美古詩的過程中,理解古詩原意,然后再在古詩的基礎上,進行景物、情感或者身處情境的描寫,從寫作的角度感受作者的真實情感。從而使學生自己的作文寫作內容也充滿自己對所寫事物的理解,和對自己感情的抒發(fā),使作文的內容富含情感。
(三)進行主題式寫作教學,以讀促寫
初中階段學生所閱讀的語文篇目,各自的類別各不相同,其中所想表達的深意也不相同。在進行不同的語文閱讀時,要讓學生去慢慢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深意,在理解深意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去進行創(chuàng)意寫作的拓展實現(xiàn)。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帶領學生深層次的了解閱讀內容、寫作手法、結構、創(chuàng)作思路、情感內容等。學生只要把這些都能準確的把握住,就能展開自己想象和聯(lián)想的翅膀,進行屬于自己的語文作文的寫作,使作文的的內容不再枯燥、乏味、沒有創(chuàng)意和情感號召力。
例如:在感恩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時,可以以“給爸爸、媽媽、老師的一封信”為寫作主題,讓學生真真正正的一筆一劃的給自己的老師、父母寫一封信,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回想起與父母的生活點滴,能真正融入那些美好的生活回憶之中,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不僅能讓學生學會感恩,在以后的寫作中學生也會用心去寫,而不是為了單純的湊夠字數(shù)。
(四)培養(yǎng)初中學生寫閱讀筆記和讀后感的習慣
初中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本之余,還應多閱讀一些國內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如:《西游記》、《朝花夕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筆記和讀后感的習慣,這樣在進行閱讀時發(fā)現(xiàn)的精彩片段可以隨手記錄,突然的靈感或者感悟都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在此過程中,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也增加了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可以引用的精彩片段。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yǎng)。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要注重讀與寫的融合,既要順應了新課改的時代要求,也要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水平必須要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造性為根本目的,這樣的教學創(chuàng)新才能使得學生對語文作文的學習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上,要積極推進讀寫結合,建設高效語文作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思.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難點與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37-37.
[2]周和妹.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94-94.
[3]郭倩倩.淺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祖國,2017(13):235-235.
[4]劉文駒.優(yōu)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0.
[5]李永玲.新形勢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9(4).
[6]王隆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46-46.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通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