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龍
人在脫離母體之后,就開始了與親人的不斷分離,一次接著一次的分離、道別,沒有誰會陪誰走到最后。
兒子,你也18歲了!
18年前,當我第一次面對你的時候,沒有激動,沒有驚喜,唯有身心俱疲。不知道你是留戀母體的舒適,還是懼怕外面世界的嘈雜,怎么也不愿意出來。你媽媽在產床上不停地呻吟,整夜緊緊拽住我的手;到現在,我都再沒有見到她那么緊張、那么痛苦過。住院兩天后,醫(yī)生給你媽媽掛了三瓶催產素,你再也賴不住,才姍姍而來。
初為人父,欲說還羞,“乖乖”“寶貝”這些親熱的稱呼,統(tǒng)統(tǒng)喊不出口。那時你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我在醫(yī)院里翻了幾天字典,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你爺爺不識多少字,不知從哪里看到一本《鄧小平文選》,居然有了靈感,建議取名“周鑫富”,諧音“先富”。這個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名字,遭到七大姑八大姨的一致否決。實在沒有什么可喊的,我就怯生生地、結結巴巴地喊你一聲:小——小——朋——友。
小朋友,麻煩大。你上午剛剛和媽媽一起從醫(yī)院的婦產科出院,下午就因為發(fā)熱住進院的兒科。6歲之前,每到大年夜,人家熱熱鬧鬧放鞭炮,準備迎新年的時候,你就準時開始咳嗽,就有什么討厭的“濕羅音”,就要掛水——縣城醫(yī)院里只有這一個選項。而你,每次都拒不合作,有幾次不得不打一種“安靜劑”才能勉強掛上水。你也有讓我們稍稍心寬的時刻,看到好多小朋友來掛水,你會小大人一樣,幽上一默:“爸爸,來的都是‘咳??!”
小朋友總有長大的時候。轉到南京讀小學之后,你就不怎么叫人操心了。當然還是有兩回,都因為打籃球,一次疑似寰樞椎半脫位,住院20天;一次上體育課你牙齒撞斷兩顆,根管治療,斷斷續(xù)續(xù)三個月。每次傷筋動骨,都是全家總動員,心懸一線間……記得你剛出生時,爺爺曾經不懷好意地點評過一句:“替我報仇的人,來了!”現在想想,絕大多數人成長走的都是那種溝溝坎坎的“低等級公路”,甚至“羊腸小道”;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跌跌絆絆過來的,都要經受各種磨難。其實這些年你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感謝一路有你,讓我們在許多場合和節(jié)點不得不選擇更堅強。
吳子,父子之間本來是不需要通過文字這種有些生分、有點文藝的交流方式的,有話可以當面說,有問題可以掰一次手腕,甚至虛張聲勢地打一架。不過,安靜的文字,自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其實,你已經搶先給我們寫過三封信,用現在年輕人最時尚的方式:短信、微博。你可能早就忘了,而那每一個字都刻錄在我們心里,所以這是我對你的一次集中回復,也是為我們兩代人的共同成長做個見證。
你第一次出遠門是到上海,當時才9歲,讀小學三年級。學校安排你去參加一個環(huán)保夏令營,難得的好機會,媽媽特意把手機給你隨身帶去,便于隨時聯系。到了上海你就來了短信,這是第一次接到你的短信。當天夜里12點多,你又發(fā)了一條短信:“媽媽,睡不著,我想你們。”第二天早上,我們才看到這條短信,你媽媽拿給我看,什么也沒說,眼睛紅紅的。不足10個字,我反復看了幾遍:抬頭是“媽媽”,想的是“你們”!腦子里不停地在想你一個人在外吃住行的場景,想你在拼寫這條短信時的神態(tài),我的眼眶也悄悄濕潤了。抬起頭,撞見你媽媽的視線,我們卻不約而同地笑了。這是你和我們之間第一次以文字進行的情感互動,如果你當面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想你們”或者“我愛你們”,那多半會演繹成一個搞笑的環(huán)節(jié),一笑而過,不會留下太多痕跡。
小學五年級時,你和幾個同學一起自助游去香港。飛機從無錫起飛,你們坐動車,離開南京才一個多小時,你就發(fā)回一條短信,我們也正在等著你的消息。你的信息是:“我們已經到了!”你媽媽奇怪,怎么會這么快?這時,你的第二條短信來了:“這是不可能的!”你小子第二次出遠門,就沒有了過去的拘謹、惶恐,居然跟老爸老媽開起了玩笑。后來,你的短信時斷時續(xù),基本上不顧及這邊“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感受了,你媽媽幾次不敢睡下,一直期待收到那樣的半夜短信:“媽媽,睡不著,我想你們?!彼?,失算了;你,長大了。
高一的暑假,你報名參加修學旅游,線路好多條,我們尊重你的意見,選擇的是最熱門的線路——倫敦,出發(fā)前,第一次給你買了手機。你和同學們快快樂樂地出發(fā)了,可是這次出去,你居然一條信息也沒發(fā)回來。我們每天只得四處找?guī)ш犂蠋煛⑸蠂H交流中心的網站,打探你們的行蹤。你小子,試圖用這種舉動證明你長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呵護。其實,你現在可能已經明白過來了,刻意證明,恰恰說明你還沒有真正長大。后來某一天,我大半夜發(fā)現你的微博終于有了更新:“意識到快回家了,是因為今天發(fā)現錢剩的不多了,主要還是用來改善伙食@云龍兄。”你這沒頭沒腦的一句,留給我們好多想象空間,留給你媽媽許多輾轉反側,我知道,你可能還為此得意過。
你的三封“信”,只是短短數句話,卻讓我們?yōu)橹d奮,為之牽掛,為之失眠?;蛟S,這是人生之初最難得的獨行記錄。有一天,當你做了父親,你也一定會有同樣刻骨銘心的感受,我期待你們到時會有更好的親子互動。說早不早,今天你18歲了,已經步入成人的行列,意味著要開始面對該面對的一切生活,也要承擔該承擔的一切責任,你媽媽老是忐忑,而我心里絕對踏實。因為你比我有更好的教育,我的小學、初中都在村里讀的;你比我有更多的見識,18歲之前,我最遠的行程就是去過一兩趟縣城。最重要的是,你心地善良,7歲那年,爺爺去世,你少有的乖順,陪在爺爺身邊,最后是你一個人引哭了全場。我確信,善良的人,學業(yè)上、事業(yè)上、愛情上常常都能走得更遠。
18歲,小子你又要遠行了。前幾次出門,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其實,人在脫離母體之后,就開始了與親人的不斷分離,一次接著一次的分離、道別,沒有誰會陪誰走到最后?,F在你成功擺脫了我們的視線,很欣慰你小子越來越適應獨立的生活。人生每條路上,都會出現同行者,你不會孤單,主動和他們成為朋友吧,親人是上帝賜予你的朋友,而朋友是你自己選擇的親人。我相信你的眼光,更相信你的氣質,可以吸引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你一路笑過、哭過、走過……
每條人生路,都是風雨兼程。昊子,還記得我在微博上@你的那個段子嗎?開心的時候,就笑一笑;不開心的時候,就等會兒再笑!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