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萍
摘?要 在作文實踐中,學生缺乏觀察的慧眼,總感覺“無話可說,無字可寫?!币蚨X得寫作是件難事。為解決此難題,論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指導,最終讓學生擁有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寫出內(nèi)容充實、富于生活氣息、充滿真情實感的美文。
關鍵詞 作文教學;觀察方法;勤于實踐
中圖分類號:TD3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3-0189-01
目前,小學生能夠寫出好作文的人為數(shù)不多,究其原因,他們?nèi)鄙倭艘浑p慧眼。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蹦窃鯓优囵B(yǎng)學生擁有一雙慧眼?觀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從心理學角度講,觀察是受思維影響,比較系統(tǒng)、主動、有意識的思維活動,是人們對外界事物現(xiàn)象的一種直接反應。
那怎樣較系統(tǒng)、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要講究方法,勤于實踐的。在此筆者把自己在作文教學中如何訓練學生觀察及實踐的,談談幾點淺薄的見解。
一、調動身體所有感官
用耳聽、鼻子聞、口詢問、手觸摸、舌頭嘗、眼睛看,身體感官齊動員,充分感受事物的形與味、聲與色、動與靜等各方面的美。全面觀察,綜合判斷,為寫好作文鋪好路。
筆者在教學觀察日記《神奇的胖大?!窌r,我先把胖大海神秘的面紗遮嚴實,把它裝進一個布袋中,讓學生摸一摸,用語言描述自己摸到的物體;然后猜一猜,才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接著邊看邊說它的顏色、形狀;最后聞一聞它的氣味后說一說。靜態(tài)的觀察結束后再進行動態(tài)觀察。筆者把它放進玻璃杯子,倒人滾燙的開水,讓學生觀察它的變化。個頭的變化,顏色的變化。最后讓學生嘗一嘗,結合資料說它的藥用價值。有了多種感官的配合,多種觀察方法的運用,于是有了學生的描述:“胖大海有著橢圓形的身子,像個小橄欖球似的。它的兩端尖尖的,又好似兩根縫衣服的針,不讓你靠近它。褐色的外衣上有一條條紋路,像老奶奶額頭上的皺紋一樣。用手上去摸一摸,不但粗糙,而且也有著石頭般堅硬的身體。”
二、按照一定順序觀察
千頭萬緒從哪里開始,觀察大致可分為四種:
(1)按時間順序。諸如事物四季、早晚的變化。(2)按空間轉換的順序。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取一個觀察點觀察,有時也可變化立足點。(3)按內(nèi)容順序。如從整體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體、從景物到人物、從主要到次要等。(4)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交代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如,觀察玩具,抓住外形特點。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又可以按其他的順序。教師出示玩具哈巴狗,問:它給你的整體印象是什么?生答:可愛。教師追問:它怎么可愛?引導按順序觀察每一部分。最后學生表達,評出優(yōu)劣。這樣指導后,寫起習作來就條理清晰,言之有物。
三、抓住主要特點觀察
每件事物都有其獨有的特點,這就要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與眾不同的那一點。為了能準確地發(fā)現(xiàn)這一點,教師可采用對比的方法,也就是把兩個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情況下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事物的異同和變化,從而抓住其特點。
如,寫人物肖像時,學生總喜歡用“彎彎的柳葉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等,把人都美化了,造成“千人一面”。針對這一現(xiàn)象,讓學生用《猜猜,他(她)是誰?》問題介入描寫同學外貌,說出同學獨一無二的特點。然后請一男一女上臺,一位同學給他倆“畫像”,第一次,他把兩位描述的差不多,分不出男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筆者引導他對比觀察,抓住人物特點看。后來他說:“男生,鴨蛋形的臉,有一雙微瞇但有神的眼睛。女生臉又長又瘦,像瓜子,眼睛烏溜溜的又圓又大?!?/p>
四、展開合理想象與聯(lián)想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學識更重要?!笨梢娨雽懗龊玫奈恼拢胂笈c聯(lián)想將擔負著重要的任務。
心理學中的聯(lián)想可分為四種:(1)類似聯(lián)想,即從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方面想起。(2)接近聯(lián)想,即從空間和時間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3)對比聯(lián)想,是從相反的事物想起。(4)因果關系聯(lián)想,是從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如,學生在觀察夜空時,運用聯(lián)想,就有了這樣的句子:“那些小星星眨巴著眼睛,纏著月亮給它們講故事,從它們的眼睛里透出了幾分天真。我抬頭看著月亮,仿佛看見了嫦娥抱著玉兔在冷宮里看著人間,思念著家鄉(xiāng)和親人?!?/p>
想象在心理心理學上分好幾類,但觀察中一般采用再造想象,即依照語言的描述或根據(jù)圖樣、符號等的描繪在人腦中產(chǎn)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筆者引導觀察時,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如,觀察榕樹,先找榕樹與其他樹的不同?學生發(fā)現(xiàn)榕樹長著氣根。接著想象,這些氣根像什么?生說:“才長出來的氣根像老爺爺?shù)暮?,長長的氣根像蕩秋千的繩子,扎進土里的氣根像一根根柱子?!币徊讲揭龑?,就有了這樣的美文:“你看,它多像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捋著胡子,慈祥地望著我們。那滿頭閃著銀光的小圓葉,層層疊疊,在微風中嘩嘩地響著,似乎在給我們講述古老的故事。”
教師將以上觀察方法持之以恒地綜合運用,學生就會擁有一雙慧眼,能發(fā)掘生活中的各種美。從平常的景物中觀察出別具一格的美,從普通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絕無僅有的美,從蕓蕓眾生的平凡人中看出無與倫比的美。寫出內(nèi)容充實、富于生活氣息,充滿真情實感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