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宇
江蘇省進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以來,無論是學者還是一線教師都在探索幼兒“自主、自由、自然”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自主記錄是幼兒通過自我表征符號或現(xiàn)代技術手段收集信息、記錄自我與外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沖突與發(fā)現(xiàn),是幼兒活動探索的客觀呈現(xiàn)方式。自主記錄可以幫助幼兒豐富自我經(jīng)驗,并建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筆者通過觀察、分析幼兒自主記錄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積極尋求相應的解決策略。
幼兒受年齡限制,其本身掌握的記錄方法和手段是有限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掌握的表征符號具有年齡差異
大班幼兒常通過繪畫、表格、數(shù)字、圖文結合等表征符號記錄和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從而展現(xiàn)自我與外界人、事物之間的沖突與理解,但小、中班幼兒受年齡限制,很難通過表征符號傳達他們的思考。
2.對客觀事物的抽象認識與表達不清
幼兒在記錄過程中想要表達清楚,還需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與表達技巧,如在繪制幼兒園地圖活動時,雖然幼兒認真全面的觀察過幼兒園環(huán)境,但還是抓不住主要特征,比例大小掌握不準,方位分不清楚,也無法準確辨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掌握的自主記錄的方式和資源有限
相對于成人綜合運用文字、符號、繪圖、拍照、錄音、做標記等多種方式進行自我記錄,幼兒平時記錄的方式和擁有的記錄資源有限。記錄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有的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去記錄,有的忙著玩,忘了去記錄,有的記錄形式單一,不夠全面。
筆者在幼兒教育理論指導下,站在兒童的角度,關注兒童的學習,在實踐操作層面上,對幼兒自主記錄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并生成相應的解決對策,促使幼兒更細致地觀察和更深刻地思考,幫助幼兒將零碎的知識和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
1.針對幼兒思維特征引導
根據(jù)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3~6歲的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思維有具體形象性、自我中心、泛靈化等特征,且開始具有符號性。教師要關注幼兒思維方式和特點合理地、多形式地引導幼兒。在幼兒進行活動時,教師可提出明確的要求,及時關注,適時指導,以便于在幼兒記錄時能幫助其回憶,保證記錄結果的完整和準確。
對策:鑒于幼兒思維的特點,教師對于幼兒的記錄要求也應該是具體的,如在活動記錄時,小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印章“哭臉或笑臉”記錄,中班幼兒可以用符號“√”或“×”表示,大班幼兒則鼓勵其用相應的數(shù)字或圖文結合的表征符號進行記錄。
2.針對幼兒已有生活經(jīng)驗
日常生活中包含許多有價值的和幼兒感興趣的資源,但是如何運用這些資源,觀察和記錄周圍事物的特征,幼兒的經(jīng)驗都還不足,這也導致了幼兒對于表征符號的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
對策:教師可以適時地為幼兒準備好記錄材料,帶動幼兒記錄的積極性,便于幼兒記錄行為的發(fā)生,使幼兒自主記錄充滿樂趣。如在實地觀察玉米的活動中,教師充當記錄者,利用手機拍照功能將幼兒活動的過程拍攝下來?;氐接變簣@后,教師將活動照片發(fā)給幼兒,幼兒則根據(jù)照片形成自己的表征符號,記錄玉米的生長環(huán)境、外形特征等,豐富幼兒的生活和記錄經(jīng)驗。
3.針對室內外不同類型活動
教師通常會關注幼兒室內區(qū)域活動,在區(qū)域游戲中能夠提供各種表格、選擇性圖案、印章等幫助幼兒完成自己記錄過程,但對其他活動探究不足,如戶外游戲、晨間鍛煉等。戶外活動過程中,幼兒比較難有充分的時間和資源完成自主記錄。教師在活動結束后能否及時幫助他們回憶和講述,以協(xié)助他們實現(xiàn)及時記錄就顯得十分重要。
對策:不同類型的活動對幼兒記錄的要求也不同。班級區(qū)域中的記錄活動,教師應該給予幼兒更多時間、空間以及材料的支持,讓幼兒在充分探索后自主記錄。戶外活動時,教師可與幼兒共同選擇活動中精彩片段或者幼兒共同感興趣的事件,通過談話、觀看作品、視頻回顧等方式再現(xiàn)活動過程中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幼兒思考可以用怎樣的圖像或符號來表示,并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通過逐步降低難度,分步引導,幫助幼兒完成自主記錄。
4.重視新技術的運用
有些教師還依賴傳統(tǒng)方式引導幼兒,如圖文記錄、制作板報、數(shù)字記錄等。實際上,此類記錄在后期交流、分享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如過了游戲時間,幼兒忘了記錄想表達的意思,或記錄的內容別人無法理解。
對策:隨著人工智能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現(xiàn)代技術手段的運用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幼兒對于事物具有不同的理解,對于不同事物記錄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重視新技術的運用,引導幼兒嘗試拍照、錄音、視頻等現(xiàn)代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實現(xiàn)更加多元化的記錄。如建構區(qū)游戲結束時,幼兒用錄制小視頻的形式記錄下自己搭建的主題、構思過程及成品,經(jīng)過與多媒體電視的連接,完整地展示給同伴。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組織的幼兒自主記錄研究,對提高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興趣有較好的推進作用。幼兒通過記錄將抽象的信息變成具體的圖畫和符號,能使幼兒更關注活動探究的過程和事物的變化,有助于幼兒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助于同伴間的交流與分享。同時,有效的幼兒自主記錄方式能幫助教師客觀、細致、多角度地解讀幼兒,了解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提高自身捕捉幼兒發(fā)展水平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