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創(chuàng)松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币馑际钦f小時候養(yǎng)成的習慣會像天性一樣自然穩(wěn)固??梢哉f,人自幼就應該通過養(yǎng)成性教育,形成一種好的習慣,將來成就美好人生。是的,“學習改變人生,習慣成就未來”,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我們小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責任。鷗上小學是一所城鄉(xiāng)接合部小學,下面談談我校是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習慣的。
一、學生存在不良習慣的原因
我校屬于鷗汀片區(qū),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經(jīng)調查,本地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佳、教育氛圍不濃。城鄉(xiāng)接合部學校的學生家長有部分是忙完農(nóng)活忙生意,還有部分家長外出務工,沒有時間和精力管教孩子;一些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無能力輔導孩子;經(jīng)濟條件較為優(yōu)越的,存在社會文化轉型方面的因素,教育效果也存在問題。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或流動攤檔經(jīng)營者,缺乏與學校合作的教育意識,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沒能形成合力,導致學生不能接受雙重教育,甚至產(chǎn)生教育沖突。這些學生所處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具有多元化、多層面、地域廣、較復雜等特點,導致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教育背景相對復雜,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又導致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城鄉(xiāng)接合部學校招收的學生大都是打工族、當?shù)剞r(nóng)民、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他們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這些祖輩常常產(chǎn)生溺愛的行為,疏于管理,導致孩子形成不良行為,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
還有一些學生自尊感低,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某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學習習慣不好,成績提高不上來。我校的辦學宗旨是“為學生成功的人生做準備”,以“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及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為根本目的,那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呢?奧格·曼狄諾認為,“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習慣是長期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處事態(tài)度。習慣是由一再重復的各種行為逐漸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像輪子的轉動一樣。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啟用自己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如此。習慣的力量不經(jīng)意間會影響人的一生。成功和失敗,都源于你所養(yǎng)成的習慣。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1. 要耐心輔導,不斷鼓勵學生
尤其剛進校門的一年級學生,在潛意識里還沒有行為習慣的概念,這時需要家長協(xié)助。具體做法是,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堅持學習一段時間,及時給予強化(表揚或其他),使這種行為繼續(xù)下去;也可根據(jù)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原理,通過在無條件刺激物和中性刺激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持久力,鼓舞其信心,提高其成績。
2. 改變小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提升其自尊心
教師首先應當從學生的問題入手,幫助其端正對自己的看法,增強其自信心。如果學生的自我認識并沒有錯誤,教師則應進一步從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入手,幫助其認識眼前的利害得失,引導其從長遠著想,正確對待榮辱、得失。自尊心不強有時還會導致學生缺乏競爭意識,看似對什么都滿不在乎,其實,他們只是通過這種方式掩蓋不敢與別人競爭的膽怯心理。教師對待這些學生應采取的態(tài)度是:盡可能淡化其存在的種種缺點,但須通過列舉別人的類似做法說明其利害??傊谄渚哂幸欢ǖ男睦沓惺苣芰χ?,盡量不要傷及其自尊。
3. 要時時激勵學生,挖掘他們的長處,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
教師要時時激勵學生,激發(fā)其內驅力,使其更自覺地對待學習,發(fā)展自己。“教育,其實是一種喚醒”,一切知識均來源于自身的學習。耶魯大學校長萊文先生把激勵學生的能力認定為評價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三大標準之一(其他兩個標準是良好的溝通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可見激勵在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要性?!氨蝗苏J可”是每個人內在的、深層的需要,認可表現(xiàn)為肯定、表揚、鼓勵、信任等。大量的事實說明,好學生是被表揚出來的,壞學生是被批評出來的。許多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心理,看待別人常常帶著挑剔的眼光,但學生是成長中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特別是后進生,因此不能以同一個標準衡量每一位學生,要相信每位學生都有其獨到之處,要多角度、立體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并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適時鼓勵,點石為金。每個孩子如同天上閃爍不定的星星,有明有暗,但只要細心地、耐心地去尋找,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及時抓住這些閃光點,進行恰當?shù)墓膭?,很可能會點亮一點、照亮一片。
4. 家校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全家人都在圍著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轉,普遍缺乏必要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長此下去,勢必會影響整體素質的提高,更談不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這種狀況令人憂慮。
壞習慣的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要改掉它也非一日之功,因此,我們要從小事入手,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從課內到課外,引導學生通過生活自理、學做家務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學習、掌握、提升勞動技能。
我校一直重視對學生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在每年3月5日“學雷鋒日”到來之際,多次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凈化校園見行動”主題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帶掃把、水桶等衛(wèi)生工具,有序地開展“學雷鋒,凈校園”勞動。學生們發(fā)揚了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校領導、老師的指導和示范下,將校園的花圃、校道、衛(wèi)生死角、升旗臺等進行了徹底的清掃和整理??吹奖徽砗蟾蓛舻男@,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都開心地說:今天我們都是雷鋒啊!通過活動,雷鋒精神在師生們心中扎下了根,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成為鷗上小學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
教師是班級輿論的引導者,教師對于一件事情的態(tài)度必然會影響學生。比如,有的教師會對調皮的學生說:“你再不聽話,今天就罰你打掃教室?!边@類話無形中表明了教師對于勞動的態(tài)度,暗示勞動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是要被人笑話的,無形中在班級內形成了錯誤的導向。教師的行為是一種無聲的力量,比有聲的說教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勞動習慣,才能收到讓學生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效果。同時,要樹立學生中具有良好勞動習慣的典型,宣傳他們的事跡,熱情地予以表彰,讓榜樣帶動其他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我校政教處要求各班組織展開“我會干什么”“我有一雙巧手”“我能干”等專題討論,通過討論,同學們找到了勞動的價值,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會有真正的樂趣;同時,我們要求學生互相學習、相互監(jiān)督,每天進行評議。這樣一來,學生每天能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按課表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具。不僅如此,在家里學生們也養(yǎng)成了自覺勞動的習慣:自己洗襪子,幫家長撿菜、倒垃圾、拿牛奶等。在勞動的過程中,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了沒有勞動習慣、不會勞動的人是難以接受未來的生存考驗的。
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過程中,首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勞動做起,讓學生感受到參加勞動是生活的需要,并讓學生在勞動中獲得成功感,慢慢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習慣。
5. 培養(yǎng)學生早睡早起,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好處多多,它既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還有利于記憶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發(fā)展。學生利用早晨的時間進行鍛煉,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
總之,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為學生美好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教師肩負的職責和義務。愿每一位教師心中充滿愛心和奉獻精神,為孩子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