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鑫
摘 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土家族的集聚地。土家民族歷史文化悠久,婚嫁習俗與漢族有很大的差別。通過詳細描述土家族婚俗的過程,旨在對巴東縣土家族婚俗進行保護與傳承。
關(guān)鍵詞:土家族;婚俗;探索
A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江北地區(qū),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389戶,1389人,勞動力867個,絕大多數(shù)是土家族,占總?cè)丝诘?5%以上。該地土家族婚姻習俗濃厚,如婚嫁中相八字、攔車馬等習俗頗具少數(shù)民族特色。
1 婚前流程
鄂西土家族婚姻習俗和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巴東地處渝鄂交界地帶,當?shù)孛褡孱愋鸵酝良易搴蜐h族為主,長期的民族交往與文化碰撞,使當?shù)匮苌龆嘧硕嗖实拿褡逦幕8耐翚w流后民族文化大量流失,僅留下為數(shù)不多的珍貴文化習俗,其一便是土家族的婚俗文化。這種文化習俗也因其紛繁多彩、鄉(xiāng)風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推崇。
土家族的婚前流程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起媒。人類婚姻習俗形態(tài)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演變,大體經(jīng)歷了群婚和個體婚兩大歷史階段。其中婚姻中介人這一角色隨著一夫一妻制的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橐鲋薪槿思疵饺耍灿小霸吕稀薄凹t娘”等稱謂。
改土歸流之后,國家層面的有官府文告規(guī)定“百姓男女年紀相當,又無親屬制服,而男女父母情愿接姻者,必先央媒妁,通知明白……一有不愿,即止”(《鶴峰州志》乾隆版)。在民間,“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由此看出媒人在當時幾乎成人們締結(jié)婚姻時不可或缺的條件。
男孩到了適婚年齡(十八歲),如若愛慕某家姑娘,則會告知父母,其后男方父母會提著禮品去請媒人,向媒人講明來意并說明家庭情況,以便媒人去女方家時更好地介紹本家或根據(jù)實際條件幫忙物色門當戶對的女孩。
第二步,提親。提親俗稱“討口氣”,古時稱為“納彩”。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女方父母一般是不會收禮的,這主要是考慮對男方不了解及怕引來閑話的因素。因此,女方一般會使用一些推脫的話,如“需同女兒商量商量,要她歡喜”“讓你這穿針引線、添福添壽的媒人多走路了”,有的甚至說:“田是私田,女(雨)是眾女(雨),我們還需同家族商量商量?!泵饺藭眠@次機會大致將男方家庭情況與女方父母進行交談。過十幾天后,媒人一般會去女方家第二次求婚。如若不允,女方家一般會用“女子今年沒有期”“女兒還小,她還要在家里多坐幾年”等一類的話來推脫。女方如若應(yīng)允,會收下禮品,而媒人會將男方的家庭情況給女方父母一一詳細講解。如若兩家距離相距甚遠,女方一般會請自己的親人直入其家或就近調(diào)查訪問,謂之“打望夫家”。打望夫家一般會弄清楚男方的家庭成員、房產(chǎn)、田地、山林及在當?shù)芈曌u等。為防止對方識破,女方家的長者一般會裝扮成過路人、賣牲口或做生意的人以進屋歇歇腳、找口水喝來暗中觀察。但有時候媒人也會很直接地將女方帶到男方家進行“實地考察”,如果女方中意男方,會收下男方給的“見面禮”。若不滿意,女方會拒絕收“打發(fā)”,同時男方父母和媒人也會帶著自己的兒子到女方家走動,這個過程實際是請女方父母看男方是否如意。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前都是父母直接決定是否開親家,現(xiàn)在父母也會征求女兒的意見。在合八字之前,女方可以隨時悔婚,只需將“打發(fā)”物品或者錢財歸還給男方即可。在偏遠的山區(qū),因世家交好,還存在指腹為婚的現(xiàn)象,如若一男一男或一女一女,雙方便各自認為“干親家”①;如若一男一女,女兒長大以后,不需要經(jīng)過任何婚禮儀式,待到相應(yīng)年齡便下嫁到男方家庭。
第三步,合八字。合八字古稱“問名”,俗稱“開八字”“寫紅帖”“換龍鳳帖”“換庚帖”“小定”“發(fā)草八字”等,若是女方應(yīng)允,男方會托媒人探明女方出生年月時,男方請算命先生為男女雙方進行占卜。所謂八字即為年、月、日、時分別對應(yīng)戊子、庚申、乙亥、丙戌,這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是八個字,民間俗稱“八字”。
算命先生對男女八字根據(jù)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對男女八字進行合看,即稱“合八字”。 天干地支和五行不利于婚配的口訣:甲子乙丑海頭金,丙乙丁卯六中火。金火夫妻克六親,不知刑元在何身。若是穩(wěn)有不孝順,禍及子孫守孤貧。屬相不利于婚配的口訣:羊鼠相逢不到頭,自古白馬怕青牛,蛇見猛虎刀割斷,青毛豬兒怕猿猴,玉兔逢龍兩分散,金雞見犬淚雙流。以五行相生、屬相相合為宜,如無刑、沖、克、害,則請媒人拜允?!跋嗌奔础疤焐粚Α最^到老、天地一雙、子孫滿堂”?!跋嗫恕奔础鞍俗植缓希鞑坏谩?。
第四步,填、取庚。填庚也稱“填紅庚”,古稱“納吉”,今謂“訂婚”,亦稱“定親”。官府公告規(guī)定行聘之期男方擇定后,必先托媒妁通知女家。其行聘禮物隨即制備,“唯庚書,女男二家具不可少”(《鶴峰州志》乾隆版)。男方備辦一定數(shù)量的禮金、衣服、簪環(huán)、酒、肉、掛面等送往女家。同時送單帖和全扣,用一個大紅封套,內(nèi)裝大紅單一張、大紅全扣一副,在單帖正中寫上“恭求”二字,下款寫“姻愚弟×××頓首拜”,女方則寫“敬允”二字,下款稱謂基本相同。全扣疊成三疊,正中一疊寫姓名、乾造生辰八字,大紅封套中間齊縫處寫“天作之合”或“鸞鳳和鳴”四字。
屆時,女方會請家族主要人員到場,當著大家的面按一定的規(guī)矩將女方的生辰八字寫在男方送來的庚帖上,謂之“填庚”。女家接收男家送來的禮金、衣服、簪環(huán)、酒、肉、掛面后,會將一支筆、一塊寶墨和些許糕點送于男方,俗稱“回禮”。互換庚帖,一式兩份,以此為證,不得悔婚。媒人從女方的父親手中接過填好的紅庚,裝于拜帖匣中,媒人將紅庚交于男方父親,謂之“取紅庚”(俗稱取“八字”)。這種將男女雙方八字寫在紅庚上是祖輩相傳的風俗,意味著男女雙方從此成為一家人(圖1)。
第五步,送期單。送期單古稱“請期”。合完八字之后,男方緊接著會請媒人將寫好的團書(團書:用大紅全扣一副迎娶日期和尊、平、少三代帖)送至女方,謂之“請期單”。其目的是讓準新娘避開經(jīng)期和索要新娘的衣褲尺寸、樣式等,開具清單以便男方提早準備,謂之“請尺寸單”。女方也會按照給男方提的要求為女兒準備嫁妝,這時女方會想辦法弄清楚男方家庭人員和相應(yīng)的鞋碼,以便做幾雙布鞋,當?shù)亓鱾饕娒娑Y鞋。在21世紀初當?shù)刂两窳鱾鬟@一習俗。
第六步,認親過門、禮尚往來。在男方取紅庚之后,女方在父母、嬸娘的陪同下第一次前往夫家拜會男方父母,這時一般男方父母會給女方一些買衣服的錢物,謂之“打發(fā)錢”。作為禮儀性的回訪,男方會在女方到自己家之后,根據(jù)女方提供的家族戶數(shù)及女方要求準備好相應(yīng)的掛面、紅糖和酒等,在女方的陪同下,挨家挨戶地送上自己備好的禮品,以表對女方家族的認同。雙方禮節(jié)性的往來謂之“認親過門”。
第七步,定期。雙方定親之后,男方一般會在農(nóng)歷的八月份再次拜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擇定哪一天為大喜之日,便為喜結(jié)良辰之時?;槠谝话氵x擇在秋收后的冬月和臘月,因為秋收后雙方都有時間為自己的兒女準備婚事。糧食豐收后,人們在空閑時舉辦婚禮、迎接親友、歡宴花燭喜慶才有閑情。同時雙日如冬月或臘月,表示成雙成對、雙喜臨門之意,又有不打單之愿,反映巴東土家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八步,過禮。過禮古稱“納征”,民間稱之為“下聘禮、過定”。男方將女方要求的十和全茶、彩禮等送至女方家。記載禮物的單子叫作“禮帖”,用紅紙書寫,疊成十二折,文字頗有講究。其格式如下:
喜喜
文定、 吉祥
謹? ? ? ?具
華裙×件
金鐲成雙
剛鬛×方(豬肉)
玉米×盤(苞谷)
雀舌×端(茶葉)
喜燭雙輝(蠟燭)
奉? ?申
納征之敬
眷自教弟×××頓首拜
第九步,哭嫁歌??藜薷枋峭良易寤樗字刑赜械膬x式。一是人們認為養(yǎng)育女兒這么多年,現(xiàn)在嫁到了別人家,覺得很舍不得;二是家里窮,加上姊妹兄弟多,出嫁的姑娘不免有許多擔憂之情;三是女兒為了感恩父母,父母養(yǎng)大了自己,以后自己卻不能再孝順父母。土家族的婚嫁姑娘在結(jié)婚前一夜經(jīng)常以淚洗面。
2 舉行婚禮及婚后禮儀
婚禮的舉辦是土家族尤為重視的,需要做的事情甚多,一般家庭會在結(jié)婚前一兩個月就開始操忙起來。
整管事酒:管事又名“管事先生”,負責婚禮當天屋內(nèi)屋外所有的大小事務(wù),一般管事先生是由當?shù)赜型蛘吣苷f會道的人擔任。在婚期前三天,主人家請來管事先生,略設(shè)薄席,款待管事先生,以表對管事先生的尊重。
坐新娘席: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一天晚上,在正屋放一張八仙桌,上置蠟燭和果碟,請9名未婚女青年,故名坐新娘席,江南地區(qū)又名“陪十姊妹”。新娘正中坐,一旁各一個為正陪客,左右席位兩個以及下位三個均為副陪客。落座后,開始散花,《十枝花》和《十朵花》①最為常見,一直持續(xù)到深夜。
祭祖:婚期前一天,女方會在中堂燃燭,新娘在鞭炮和嗩吶聲中叩拜先人。然后到祖墳前燃三炷香、燒紙錢,乞求到夫家后一切順利、父母身體健康。
襻紅:婚前一天,女方的姑姑、姑爹等人將彩帶送至新娘處,俗稱“襻紅”。襻紅寄托著新娘的親人對新娘的祝福,贈者給新娘襻紅時說贊詞。
賀匾:在平陽壩一帶,每逢喜事人們常送匾來表達自己對主人家的祝福。一般匾的寫法很講究,遵從從右至左,然后在一旁落上自己的單位、姓名及時間等。
掛號匾:男方父母將新郎席擺好,進門的右邊(古時右邊為大)放置一架梯子,準備相關(guān)用具,如酒杯、掛燈等。新郎入席后,提前選好的掛號人將寫有新郎名字的號掛借助梯子掛至最高處,由陪郎持號匾說唱。若端酒杯人對不上,自罰一杯,相應(yīng)掛號人下一步梯;若掛號人對不上,掛號人不能繼續(xù)下一步梯,直至掛號人下完十步梯,對令結(jié)束。
坐新郎席:掛匾之后,管事人會在左右鄰舍選取9名未婚男青年,上位正中坐新郎,左右各一位配郎,其余按長幼親疏而坐,席上安放一令杯(圖2)。安席畢,管事先生行開令禮,然后由配郎說酒辭令。
宴賓客:屋外主人家會請專門的敬煙敬茶者,每有貴客到來,管事先生會高喊“裝(敬)煙倒茶,迎賓奏樂”,這時鞭炮響起,裝煙者會雙手奉上、身體稍微鞠躬,倒茶者雙手奉茶以表尊敬,宴席一般為十人一席、十碗菜,賓客一般以男女雙方的族親為主,他們送上自己家的土特產(chǎn),以表對新人的衷心祝福。
花轎娶親:江北地區(qū)舉行婚禮一般為三天,祖輩、父輩和同輩皆需有代表一起去送親。20世紀七八十年代當?shù)剡€興用花轎迎接新娘,花轎粉飾華麗,迎娶人數(shù)眾多,當?shù)厝苏J為迎娶人數(shù)越多,女方越覺得自己備受男方重視。男方會準備好女方要求的十和全茶等,而女方則需準備一個穿衣柜、一個衣箱等。
發(fā)親 :男方結(jié)親隊伍到達女方家后,女方家會將彩禮等進行清點。組織者將嫁妝捆綁好后,叔娘打扮新娘,兄弟背上花轎。上花轎后新娘一般胸前會掛上一面銅鏡,據(jù)說可以驅(qū)邪避妖。在庭院進行完相應(yīng)的儀式之后,女方三代會送新娘至男方家。
討打發(fā):由于背嫁妝和抬轎一般要跨河穿街,背嫁妝人會經(jīng)常故意停下來,這時聰明的男方會連忙將提前裝備好的煙送至背嫁妝人手中,并說:“您辛苦啦!”抬轎者和背嫁妝者一哄而起,繼續(xù)前行。
攔車馬:花轎將至男方家一里路的樣子后,男方請的道士會在庭院右下角(新娘必經(jīng)之地)置一張小桌,放一升斗,內(nèi)插三炷香,這時道士開始做法,先燃香三炷,行三個磕頭禮。邊燃紙邊在地上寫一個“天”字,嘴里同時念:“車馬神、車馬神、車頭尾、車頭去、男子請下馬,你回避也,祝你大腳大順。”儀式結(jié)束,如車馬攔不好,會導致新娘和新娘的叔娘頭暈嘔吐、不省人事。
跨火盆:江北地區(qū)跨火盆,懂禮節(jié)的新娘會主動將下裙摟起,順順利利地跨過火盆,而不懂禮節(jié)的新娘會繞道而行,這在當?shù)貢灰暈榇蟛痪础?/p>
拜堂:進入男方家后,首先是進入正堂,新郎和新娘先拜天地,然后再拜父母。期間,管事的先生會高喊:“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接納:接納即為夫婦相配,同床共枕。床上四只角分別放上四個核桃、四個柿餅、四個板栗和四個雞蛋。新人入房之后會有專人送上茶湯①,茶湯需慢慢喝,邊喝需邊對送茶湯者道謝。接著新人在房中與雙方親人閑聊,一直持續(xù)到晚上的坐新郎新娘席。
坐新郎新娘席:江北一帶,坐新郎新娘席又稱“坐果果席”(圖3),因席上擺放二十碗果果而得名。晚上新人會在管事先生的安排下,先舉行正式的拜父母,然后新人安席,陪客按照親疏遠近的原則依次安席。首先管事先生說:“典禮開始,有請證婚人(當?shù)赜新曂娜耍┖兔饺酥v話。”然后依次為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男方叔子姑舅代表、女方叔子姑舅代表、新郎、新娘及男陪客、女陪客。
鬧洞房:鬧洞房是針對新郎新娘的,宴會結(jié)束后,無論男女老少聚于新人房中或嬉戲或開玩笑。一般新郎如若答不上令,鬧房者會將手中的鞭炮放完,新房也變得格外鬧騰。
回門:新婚的第三天,新婚夫婦第一次一同至女方娘家看望女方父母,俗稱“回門”。新人會將提前準備好的炸的馓子、油貨和面筋等送給女方的爺爺奶奶。一般新人不會在此逗留太久,吃完晌午飯后便回家。
3 結(jié)束語
土家族婚俗研究對我們了解土家族婚姻形態(tài)和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具有借鑒意義,對于探討如何保護土家族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發(fā)掘和利用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以及繼承和弘揚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趙世華,鄔廣才.巴東民間婚俗喪葬文化[M].武漢:崇文書局,2009.
[2]陳延亮.土家族婚俗與婚禮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田發(fā)剛,譚笑.鄂西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概觀[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
[4]夏洋.土家族婚俗探析[J].才智,2015(8):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