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wèi)娟
(廣西血液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5)
機采血小板純度高、輸注安全、治療效果好,已廣泛用于臨床。捐獻血小板的獻血量不多,恢復快,也逐漸被廣大獻血者接受,但如果血小板采集失敗,會造成耗材和血小板報廢,增加獻血者痛苦,浪費獻血者的時間,讓其產生不愉快的獻血感受而脫離固定獻血者隊伍,不利于血小板隊伍的發(fā)展和建設。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之間在本中心進行捐獻血小板的獻血者7740例,年齡在18歲到59歲之間,符合獻血者健康體檢的要求,血小板采前計數≥150<450×109/L, 采后計數≥135×109/L,HCT36%-50%。
采用機采血小板的篩選流程。在采集之前首先抽取血樣,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血樣離心觀察血漿顏色,合格之后采用MCS+、Amicus、Ttima三種血細胞分離機進行采集。
第一:采集到血小板的含量沒有達到2.5×1011/L,容量未達到250ml;第二:耗材報廢;第三:血小板顏色異常,脂肪血,沖紅等。
在健康的獻血者之中,出現機采失敗的有105例其中操作不當27例,機器故障13例,穿刺因素的15例,獻血反應15例,耗材問題21例,沖紅、脂肪血14例。
表1 機采血小板采集失敗的原因
血小板采集失敗的原因分析
(1)采血護士管路安裝不熟練,安裝時沒有把管路卡到正確的位置,當離心機高速運行時易出現離心杯被磨破或臍狀管被扭斷的現象;另外有的護士責任心不強,未按照分離機的提示進行違規(guī)操作導致分離機終止運行。(2)獻血者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后易出現脂肪血;MCV、MCH偏低說明紅細胞體積偏小,血紅蛋白含量低,導致外周血中存在很多小紅細胞,它們的比重與血小板接近,使得血小板與紅細胞分層不清,收集血小板時機器的光學探測器誤將紅細胞當成血小板一同收集,隨之產生沖紅現象[1]。(3)因枸櫞酸鹽中毒激發(fā)獻血反應占獻血反應38.82%[2]。(4)護士沒有對獻血者的血管進行綜合評估,穿刺失敗或選擇中等偏小的血管進針,使血小板采集過程中血流緩慢造成機采失敗。
(1)加強獻血征詢和初篩:選擇體重55KG以上,血管粗大的獻血者,獻血前清淡飲食,無熬夜喝酒或疲勞工作;血液檢測MCV、MCH、MCHC偏低者應給予延期獻血。提高脂肪血漿的識別能力。(2)根據獻血者的身高、體重,結合紅細胞形態(tài)學指標、血小板計數值來選擇合適的血細胞分離機進行采集,可降低血小板失敗率[3]。(3)獻血反應的預防:嚴禁空腹獻血,睡眠不足、勞累者應延期獻血;初次獻血者大多比較緊張,應多溝通交流,獻血前介紹血小板知識,消除思想顧慮,鼓勵與多次獻血者交流,增強獻血信心。提供溫馨的獻血環(huán)境,取舒適的獻血體位,頭部不宜太高,獻血前補充葡萄糖酸鈣口服液20ml,部分獻血者在獻血中可適當補充糖水,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獻血中注意巡視,給與保暖,及時滿足獻血者的需要,如有不適立即給與對癥處理。對有獻血反應的獻血者要及時跟蹤回訪,了解獻血者的恢復情況,與獻血者分析獻血反應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讓其感受到被重視和關懷,重建獻血信心。(4)機采設備按要求進行日、周和月維護;管路安裝前仔細檢查,外包裝破損、管路滲漏、針頭脫落引起耗材污染的均不能使用;耗材間保持干燥、陰涼、通風,開啟空調,防止室溫過高或濕度過大。(5)采血護士要定期進行采血技術和服務態(tài)度方面的培訓。做好新進人員的帶教工作,安排專人帶教,幫助新人盡快了解機器的結構功能和血小板的收集原理。管路安裝要反復練習,帶教老師著重講解引起裝機失敗的幾個關鍵部位,讓新人裝機時注意防范,確保管路安裝符合要求,并養(yǎng)成裝機后檢查的好習慣。每次裝機失敗,都應及時查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再次發(fā)生。機采穿刺的針頭比較大,宜選擇粗直彈性好的靜脈,保證血液采集和回輸都順利暢通。Trima的針頭比較短,穿刺進皮膚后及時進入血管,以免針尖斜面未完全在血管內,血液回輸時外滲引起血腫。在隊伍的建設方面,加強護士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責任感,增強責任心,提高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正確處理家庭與工作的關系,不帶負面情緒、不緊張、不浮躁,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