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國
[摘要]本文根據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興趣不高的內外部原因,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采用教學手段和方法,克服種種不利因素,激發(fā)、誘導和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學和訓練效果的策略,從而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課;興趣培養(yǎng);提高;策略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無論學習哪種學科,興趣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同樣具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興趣時,才會主動而愉快地接受教育。那么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體育課實踐教學中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上課教師息息相關。教師是體育課的組織者,教法、教態(tài)、組織形式等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就上課形式來說,對準備部分要堅持多樣化、靈活性的原則。把枯燥無味的跑步變成生動有趣的游戲,把死氣沉沉的徒手操變成青春活力的韻律操。高質量的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內容都是豐富多樣的。有隊形新穎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這樣既達到了慢跑活動的目的,又起到了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提高學生興趣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和不同的需要,讓各個運動水平的學生都能充分地參與到鍛煉中來,并從中獲得學習的滿足,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提高對體育課的興趣??傊?,教師一定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體育鍛煉。這也是上好體育課的難點所在。體育活動中以小團體為主的練習活動,可以讓學生更確定自己的主體作用,教師和孩子之間起到了主導作用,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相互產生親切感和依賴感。在活動中,教師應經常注意孩子的活動,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精神面貌、身體狀況等。如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勵、肯定、贊賞,也可以發(fā)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號,或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及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喚起孩子的興趣,使每個孩子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讓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求
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求,首先要從選材上下功夫,盡量選擇那些:學生喜歡的、新穎的、有趣味的、對抗競爭強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并且有一定難度、經過主觀努力能夠掌握的教材。例如:球類、體操、武術、街舞、游戲等,都是學生需求的材料。其次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能夠在健康與安全第一的宗旨下自由飛翔,體驗玩中學、學中玩,樂在其中。享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最后,要轉變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盡量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接受水平,改變過去競技模式的要求。如:過分地要求學生掌握完美的技術動作;全體學生一個標準;一切以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師傳授為中心;忽略學生的特點和意愿等。只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能安全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提高,增進學生健康即可。
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培養(yǎng)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人的關鍵,是我們一線體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課堂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有效作為,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形式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效果的檢驗等,都必須以學生是課堂學習主人的地位落到實處。低年級學生的身體差異很大,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有意注意的持續(xù)時間短。為了培養(yǎng)低年級的主人翁意識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安排一些選擇性較強的體育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器材和場地,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地進行練習,在自主和獨立地選擇性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學習做課堂小主人的意識和能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重在讓學生多一點自主選擇,多一點獨立地思考。改變以往低年級教學中一切由教師帶著學生活動的做法,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能力狀況,我在一些練習難度不大的教學環(huán)境中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可供自由選擇的練習條件,也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由選擇練習內容。如在一、二年級體育課“快樂地跳”的教學中,我先給學生提供了四種體育器材和平坦的場地:1.小墊子(可以增加寬度);2.學生夠得著的皮球(可以根據高低不同的要求及時調整);3.兩個不同大小的圓圈(可以以不同形式的跳,單腳跳和雙腳跳等);4.一根皮筋;(兩個人繃成不同的高度和寬度)。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時我根據他們的選擇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選出四個小組長,帶領大家以不同形式的跳來完成教學任務,我還安排他們四個小組的人輪換完成這四項活動,讓他們真正體驗一下,不同的活動內容給他們帶來的不同樂趣。我在他們四個小組之間巡回指導和監(jiān)督。讓他們在安全、快樂、和諧的環(huán)境中得到體育鍛煉。這樣做我認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練習中,我的工作主要是指導和服務,巡回在學生中間,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需要,及時提供幫助。
四、采用游戲法是學生有獲得成功的感受
游戲是一種遵循很簡單的規(guī)則、讓人有很大自由活動余地的運動,可以隨意支配動作的難易與數(shù)量,比如雙人搖繩跳,只不允許踩死跳繩,而進出的方向、跳動的次數(shù)均不加限制;“網魚”游戲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運動,而跑直線還是折線、曲線,是急停、急起,還是跑跳結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動者不被圍捕者逮住即可。游戲法特點之一是參加者全體在運動,這保證了練習的密度與強度;二是動作難度自己控制。比如“貼膏布”,速度快與追捕者離得遠可以多繞幾個圈,速度慢可就近處置;三是在練習中學習,不會做游戲的人,只要參加了一次練習,也就會做這個游戲了,學習效率比單純地組織學生學要高很多。其基本過程是“練習一學習一練習”,實用性大,練習次數(shù)多,而不是學示范動作那樣“學習一練習”;四是不同氣候不同場地條件下均可做游戲,受外界的限制較小;五是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活躍氣氛,提高練習效果;六是可簡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比如籃球投籃練習,將球籃降低到2.2至2.5米高度,學生易于投中,還可練習扣籃,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內容,學生很愿意投入。全校性的拔河比賽、球類比賽、擂臺賽,可以促進學校學習氣氛的轉化,可以扭轉學困生,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提高學習興趣;健美操、韻律操、體育舞蹈是女生們喜愛的內容,可以促進機體的發(fā)展,展示美好的姿勢,培養(yǎng)自信心。
五、充分挖掘校本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以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出發(fā)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紤]到學生群體、個性各異,興趣多樣,認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發(fā)展需求和愛好各不相同。針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結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修正、補充、吸收、借鑒、反思,增強校本課程的適應性、選擇性、開發(fā)性,開發(fā)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教學活動;教師用民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學生游戲時組織“霸王鞭”“扭秧歌”的動作等,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與“花樣踢毽子”“石頭、剪子、布”流傳在學生中的游戲相結合組織教材。在優(yōu)美的樂曲中進行活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結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新課改要求體育課的課堂效率普遍提高,提高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和興趣是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和家長應對體育學習重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分層遞進和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加強素質教育的宣傳廣度和深度,切實使全社會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必要性。采取新型的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不良影響。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切實了解學生想干什么、想學什么,靈活機動地安排教學內容,切合本校的實際,開展具有自己學校特點的體育教學。加強教師基本功的鍛煉,加強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在科研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