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春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化實施,初中體育教學要求強調教學內容的實效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使教學的本身不是授課教育,而是要重視“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體育游戲是被學生所認可的、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之一,可以有效促進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分析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意義,并探討了其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游戲;初中體育教學;應用探究
初中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實行,初中體育教學的弊端逐漸顯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初中可以說是教育水平的分水嶺,課程的深度、學生的思想變化、青春期的到來等諸多因素使初中體育實踐課程開展變得復雜化,若繼續(xù)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踐課以重復練習技能為主要實踐教學,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從心理上排斥體育課程的教學,導致教學質量降低。初中生正處在好動的年齡段,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實現(xiàn)勞逸結合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身心愉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還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使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一、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體育游戲是屬于廣義的游戲范疇的一個分支,是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出來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體育游戲有著生動活潑的活動內容和靈活豐富的活動形式,可以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一般情況下不受場地、時間、器材、人員等條件的制約。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對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興趣、活躍體育教學氛圍、豐富體育教育內容、優(yōu)化體育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好的老師”。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可以使體育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教學效果得以顯著提升。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技術動作,而體育游戲的有機結合將枯燥式的聯(lián)系模式替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使體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體育游戲中,更能體現(xiàn)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溝通、協(xié)調關系。有效的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學生在團體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和競爭能力。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高難度的體育技能往往會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如焦慮、害怕、反感等不安情緒的產(chǎn)生,與體育游戲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不安情緒,因其較強的娛樂性,且具有易行性、均衡性等顯著特點,對技能的難易程度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學生的心態(tài),明顯減少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恐懼感,不斷增強其自信心。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體育游戲多以學生集體進行分組的形式開展,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為小組爭光為榮,以自己失利拉小組后腿為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體育教學中科學融合集體性游戲,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行為,同時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二、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制定游戲規(guī)則,明確游戲內容
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育的過程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并進行科學的融合設計,確保體育游戲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教育中發(fā)揮最大的效用,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教師要在教學期間制定相應體育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包括運行機制、游戲活動范圍、勝負規(guī)則、獎懲機制、游戲分組機制等,并對游戲方法、角色定位、游戲道具等游戲內容進行編制,確保體育游戲的順利開展。如在體育教學中開展“丟手帕”游戲,教師應制定游戲開始狀態(tài)、獲勝條件、游戲失敗懲罰等科學的游戲規(guī)則,同時對游戲丟手帕的方法等內容進行明確,使體育游戲公平、公正,有原則、有規(guī)矩地開展。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w育游戲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從而鞏固學生的體育技能,實現(xiàn)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二)制定科學的游戲方案
在體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刻了解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的關系,區(qū)分它們的主次分層,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此期間,教師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感受,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學化的游戲方案。例如,在進行體能教學中制定跑步追逐游戲方案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性別進行穿插分組,或在進行游戲方案制定期間,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別分別制定不同的活動類型,保證實際游戲中的均衡性與公平性。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對學生與體育游戲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不做技術型評價。教學內容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使體育教學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開展實施,促進教學效果。
(三)突出體育游戲的組織性、紀律性
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應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大部分體育游戲屬競技類,都存在一定的競爭性,導致學生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設置良性的體育游戲環(huán)境,并對游戲機制進行有紀律、有組織的行為規(guī)范。例如兩人三足體育游戲的開展,教師必須確保分組人數(shù)一致,并明確跑道的配置,及時監(jiān)督,同時進行,使體育游戲的整個流程都在掌控范圍之內,保證學生在游戲期間的行為規(guī)范,有效避免矛盾的產(chǎn)生,確保教學的質量及安全。
(四)制定正確的游戲評判機制
游戲評判是游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使教學效果更直觀地呈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面前,從而判斷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游戲評判需要進行系統(tǒng)化的規(guī)范,針對指定游戲的類型、內容等因素進行指定,從而使游戲更具公平、公正的特性。如在計時游戲中,需要考量繞路、搶跑、搶道等不良行為的懲罰;在計數(shù)游戲中需要考量合格標準等。在優(yōu)勝隊伍或個人進行獎勵環(huán)節(jié)期間,教師應對游戲活動期間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總結,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予以嘉獎和鼓勵。如在短跑計時游戲中,一些學生不計比賽結果照顧受傷同學;即使沒有取得勝利,但仍堅持不懈、不言放棄;團體活動中,不拋棄隊友、不放棄競爭等。體育游戲與初中體育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及自身素養(yǎng)。
(五)應用游戲教學法進行體育技能、體能訓練,提升訓練的效果
體育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是體育教學的中心內容,采用體育游戲教學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體育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能夠克服體育訓練的枯燥、單調和乏味的弊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能。例如對于中長跑運動訓練,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火線支援,救護傷員”“運送物資,支援前線”等內容的游戲,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游戲氛圍中進行中長跑運動訓練。這樣,體育游戲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大腦開發(fā)和注意力鍛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的體質體能直接關乎學生未來的素質提升和長遠發(fā)展,在重視文化課程的同時,體育課程的學習同樣重要。具有趣味性、多樣性、簡約型、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為原本枯燥的教學注入新鮮的力量,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參與了體育活動,促使初中體育教學得以順利開展,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