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高中物理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逐漸向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物理屬于一門以實驗為依托的課程,在平日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應借助課堂小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動手能力,提高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滿足后期發(fā)展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物理小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針對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效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策略
一、課堂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受物理這門學科自身性質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吃力,難以完全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而產生畏懼心理。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習慣性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分離,忽略現(xiàn)實生活與物理實驗之間的關聯(lián)。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物理教學的人文特征,教師應對物理實驗教學進行重新定位,融入一些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在課堂當中加入小實驗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直觀的觀察實驗現(xiàn)象,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全面理解理論知識
學生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已經積累了一些理論知識,借助實驗的方式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現(xiàn)階段掌握的知識作為基礎,為其傳授新的知識,在導入的過程中更加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對知識的體驗被忽略,學生難以全面理解與掌握相關內容,對知識的理解相對表面。教師可借助課堂小實驗,對理論內容進行情景再現(xiàn),學生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實驗過程,并在實驗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在具體的操作當中,學生不僅能夠領悟理論知識的內涵,還能夠在觀察與實踐的過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能力,還應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當代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個人意識,習慣性以自己為中心,缺乏與他人的交流互動與分享精神,相關問題的存在不利于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因此,在物理小實驗當中,教師應實現(xiàn)樹立明確的目標,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因實驗課堂具有較大的自由空間,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差異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探究,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公平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二、現(xiàn)階段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參與興趣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物理實驗教學當中,需要學生積極投入其中,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夠將實驗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受課堂教學時間與各種因素的影響,物理實驗教學并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尚未根據新課程改要求,為學生提供親自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而是選擇演示實驗的方式,直接降低物理實驗教學效率。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或者觀看多媒體,直接降低學生參與興趣。
(二)教學條件配置有限
物理實驗器材是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但是部分學校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在硬件配置方面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例如,受實驗器材配置的影響,難以滿足教材中的實驗需要,教師會選擇多媒體實驗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課后小實驗,學生無法親自動手探究實驗的奧秘。課后小實驗對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因缺乏必要的實驗器材,為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產生阻礙。
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給予實驗教學高度重視
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從思想上給予物理實驗教學高度重視,學校加大對實驗教學部門的投入,為學生順利開展實驗活動提供物質保證,滿足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需求。課堂當中所開展的小實驗,學生通過接觸與熟悉物理實驗儀器,才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實驗。實驗教學方式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主動探求知識內容,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后進行親手驗證,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積極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二)提高物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因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物理教師應改變自身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采取科學的方式教學為學生傳授知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實驗教學得到了高度重視,教師應考慮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實驗教學教學內容,有組織性的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實驗當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實驗掌握相關物理知識,達到開展實驗活動的目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小實驗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生活性與趣味性,因操作方式相對簡單,能夠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發(fā)揮小實驗的優(yōu)勢,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觀察、思維、創(chuàng)造、合作等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驗條件,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基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分析[A].張云太.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2019.
[2].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探討[A].張家林.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三)[C].2019.
[3].高中物理作業(yè)分層設計的有效性研究[A]. 趙立明,宋汝斌,麻俊玲,田維榮,閆曰峰,韓玉亮,劉玉華,孫更儒.《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