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fā)展對教育教學的要求也逐漸的提高,現階段對教育的要求側重于對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初中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過渡階段,在這一時期內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思維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其進行合理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引言
初中教學既是對小學知識的深化總結階段,也是對高中知識的基礎奠定階段,數學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必有的學科課程,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以高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導能力以及統(tǒng)計能力等多種思維能力,初中的數學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系列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有必要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措施進行探究。
一、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過渡階段,小學生剛剛成長為初中生,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尚處于初期懵懂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將其運用于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做出準確的判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推動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阻礙,需要教師尋找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對各種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只有對其產生了興趣教師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初中數學的教學相比于小學數學而言知識更深入,教師激發(fā)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首先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都是較為嚴肅的角色,對學生形成一種震懾的感覺,讓學生體會到距離感,則容易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將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在教學時以積極飽滿的情緒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初中生對知識的認知還處于具有較大的好奇心的時期,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將抽象的數學理論形象化,以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利于學生能夠更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對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上冊中第五章《走進圖形世界》進行教學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可能不夠高,教師可以通過搜索網絡資源找一些椎體、圓柱體、正方體等幾何圖形的三維立體動態(tài)圖形,以動態(tài)圖片或視頻的方法展示給學生觀看,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二)完善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每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其自身都應具備教學相關的高素質水平。初中數學教師若要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本身也需要擁有較高水平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對教育專業(yè)知識的不斷學習補充教學知識方面的欠缺不足,完善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開展高效的數學教學活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初中教師需要摒棄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再是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的過程,樹立以生為本的全新教學觀念,將學生置于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生氛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因此教師更加需要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合理規(guī)劃,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在自主思考中形成多種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需關注到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學設計中既要包括對學生短處的補足措施,也要包括對學生優(yōu)點、潛力的發(fā)掘方法,全面的指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
(三)提高學生邏輯推導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初中數學知識中理論性質的知識更多,抽象的概念學生不易準確掌握,這時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的思維突破口,引導學生對數學進行思考,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在不斷的自主思考中學生能夠逐漸形成對數學邏輯關系的認識,從而建立數學邏輯框架。通過加強邏輯推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時設置結構性的教學方案,采用逐步遞進的方式不斷加深教學的難度,幫助學生形成數學邏輯知識架構,并選擇適合的數學習題鍛煉學生的邏輯推導能力,如在蘇科版數學九年級上冊《圖形與證明(二)》的教學中,對于判定并證明圖形的平行、垂直、等線等的問題,教師應先讓學生掌握各個圖形的不同性質和規(guī)律,之后依據圖形的特性對題目中的圖形進行性質判定,利用題中給出的信息逐步推導出需證明的題目。有目的的利用有效方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推導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數學實踐能力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過多的關注課本理論知識,忽視了生活和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系,生活中的多個方面都體現著數學知識的應用,初中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不僅要關注教材中的抽象理論,還應利用好學生活躍的思維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數學內容,當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關的問題時,學生利用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并解決處理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故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較多的采用實踐操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學習,如在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中關于平面直角坐標的教學中,指導學生分組進行作畫,推薦畫的較好的學生在黑板上為其他學生展示,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學習機會,培養(yǎng)學會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互數學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導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穩(wěn)固的奠定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燁.初中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J].中學數學,2020(02):61-62.
[2] ?萬斌.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J].中國農村教育,2019(36):107-108.
[3] ?王福江.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