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娜
摘 要:教室就是一個小社會,是師生活動最多的場所,更是學生內心最為認可的精神家園?!靶腋=淌摇眲?chuàng)建的提出是回歸教育本質的崇高追求;“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的過程是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一段美妙旅程;“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的作用似隨風潛入的春雨般潤物無聲。
關鍵詞:幸福教室;教育本質;精心布置;潛心引導;用心引領;提醒幸福;發(fā)展內驅力
教室是學生的精神家園。當這個家園展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與活力,充滿著濃濃的溫情和幸福的味道,并得到師生家長廣泛認可與贊許時,學生作為班級的一員內心的自豪感與驕傲感將極大地被激發(fā),其成長必將注入新的、強大的內驅力,班級發(fā)展亦將得到質的飛越!這樣的教室我們稱之為“幸福教室”。
一、“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的提出是回歸教育本質的崇高追求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guī)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寶貴的東西,這就是——幸福?!蔽蚁?,我們提出“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是站在教育最前沿的舉措,能幫助學生打下這樣的基礎:有理解幸福的思維,有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有體驗幸福的境界,有奉獻幸福的人格,成為和諧社會里的“幸福人”。這是回歸教育本質的崇高追求。
二、“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的過程是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的美妙旅程
(一)精心布置,讓教室美美的——打造幸福教室的“形”
任何人進入到一個整潔、美觀的環(huán)境中都會產生一些愉悅的體驗,教室是師生在校園里待的時間最長的場所,如果我們像布置自己的家一樣用心地去布置這間小小的教室,不僅體現(xiàn)了師生對班級的熱愛,也體現(xiàn)了師生對學習、生活、工作的熱愛。我們推崇在教室布置上做到三化,即凈化、綠化、美化,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勃勃的生機,充滿濃濃的書香。
(二)潛心引導,讓教室潤潤的——凝練幸福教室的“神”
光具備外形還不夠,“幸福教室”的魅力在于在這里能讓人得到身心的成長,能讓人浸潤在其濃濃的文化氛圍中,能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滋養(yǎng)生命成長的養(yǎng)分,這個養(yǎng)分應該就是班級文化的凝練。每個班級可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以及學校的相關文化內涵凝練班級文化。當然班級文化的凝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形成于班級的各項活動開展過程中,是全班所有師生共同參與并認可和推崇的,它可以讓師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體驗到幸福。它可能產生于體育節(jié)活動中那一場暢快淋漓的接力賽中,它可能產生于藝術節(jié)班級合奏的樂曲里,它也可能產生于某次考試失利后傷心的淚光中。它可能體現(xiàn)在師生共同設計的班旗、班徽、班歌、班級口號、班服上,體現(xiàn)在師生共同制定的班級共同目標、班規(guī)、班訓中,創(chuàng)辦的班刊里,組織的班會里……這些具有強烈吸引力和向心力的鮮活的班級文化就像一股股清泉,滋潤學生的心田,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然成長,我們似乎時時處處都能聽到他們成長時拔節(jié)的聲音,無須我們過多的說教,只須我們適時地引導和推動。當教室的文化氣場日益強盛時,“幸福教室”就有了內在的神韻。
(三)用心引領,讓教室暖暖的——鑄就幸福教室的“魂”
生命的滋養(yǎng)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陽光和溫度。如何讓我們的教室變得暖暖的呢?那就是良好的班級氛圍。如果在教室里,學生時時能感受到平等、民主與尊重,時時能體會到同學之間既互相競爭又相互團結的情誼,時時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和包容,能找到個人的自信和班級的自信,那這樣的教室就是有溫度的教室,在這樣的教室里接受的教育也必定是有溫度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如果把教室看成一個生態(tài)場,它是潤潤的、暖暖的、美美的,在這其中,將有多少鮮活的生命朝向陽光、朝向幸福肆意生長啊。
三、“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的作用似隨風潛入的春雨般潤物無聲
(一)“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是提醒幸福的重要手段
宋朝著名詩人辛棄疾作詩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其實也深刻地折射出小孩,尤其是現(xiàn)在大部分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們的情感現(xiàn)實,實際上他們應該很幸福舒適了,至少可以說衣食無憂,孩子們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學業(yè)上的。學習固然是一個不輕松的過程,但很多孩子把學習上的壓力和挑戰(zhàn),或者說學習中的苦在自己內心中無限放大,覺得自己多么不幸福、多么可憐,而往往忽略了學習中的師長的關愛、同學的情誼、知識的積累、潛能的發(fā)掘、精神的豐盈,或者說學習中的樂,導致學習興趣不濃厚,不具備吃苦的精神、自強的動力?!靶腋=淌摇眲?chuàng)建活動恰恰可以隨時提醒孩子們發(fā)現(xiàn)、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樂,可以提醒幸福。
(二)“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是觸發(fā)學生發(fā)展內驅力的引擎
也許有人會質疑:“幸福教室”創(chuàng)建會不會因強調滿足學生的愉快體驗而陷入快樂主義、因強調學生的興趣而陷入興趣主義、因強調尊重學生“自然發(fā)展的自由”而陷入放縱主義?學校會不會由學習的園地變?yōu)椤榜R戲場”?此處必須要闡明的是,我們理解的幸福為:“人們在為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以及實現(xiàn)了預定的目標或理想時,內心感到滿足的狀況和體驗。” (《辭?!纷⑨尩牡谝粭l)。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實現(xiàn)活動?!币簿褪钦f,幸福不是淺層的、感官的快樂,而是一種深層的人的需求,特別是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后恒久的愉悅。這必然要求人在滿足自身需求、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同時,獲得他人與社會的肯定、尊重和愛,不然這種幸福絕不會長遠和恒久。從這點來看,以幸福為方向的教育并不會偏離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也不會抹殺或弱化教育的社會作用,相反可以很好地促進人、社會的和諧持續(xù)發(fā)展。
我們曾調查過一批各方面表現(xiàn)較好,積極上進的同學:你努力學習是為了什么?答案可謂五花八門:為了父母開心、為了得到老師表揚、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爭當先進、為了以后能出人頭地……我想這些看似五花八門的答案其實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為了幸福。因為父母開心、老師表揚、實現(xiàn)理想、當上先進、出人頭地這些不都是我們所追求的幸福嗎?所以,要讓學生真正全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應該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讓他們覺得這樣做很幸福,二是讓他們懂得這是在為了創(chuàng)造幸福。前者是一種及時性的、直觀的、感性的幸福,類似于一種愉悅的情緒體驗,后者應該是一種長期性或延時性的、深層次的、理性的幸福。學生只有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歡悅,感受到學習的幸福,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動力,他們才能奮發(fā)努力,不懈追求高質量、好成績?!靶腋=淌摇钡膭?chuàng)建,可為師生提供自我實現(xiàn)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動力,有了這種精神支持,師生的潛能不斷得到挖掘,這些積極的、正能量的因素將不斷聚集、發(fā)酵,產生巨大的能量。
寒來暑往,廣大教師種桃種李種春風,桃李回報碩果飄香,教育應有的樣子叫幸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一個有選擇有追求的教師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他定可嘗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幸福。
參考文獻
[1]蘇建祥.助力每一位師生幸福成長——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幸福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2017(01).
[2]畢淑敏.幸福需要提醒[J].初中生學習(中),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