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獻禮(特級教師)
根據皮亞杰的研究,兒童智慧發(fā)展的程序是:動作性表象模式——映像性表象模式——符號性表象模式。也就是說,兒童對數概念的認識與理解應當是有具體現(xiàn)實背景的,是直觀的。那么,如何依托直觀,幫助學生建立抽象的數概念呢?下面以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1000以內數的認識》為例,談談筆者的實踐與思考。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數(shǔ)數(shù),大家會數數嗎?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方塊?
生:太亂了,怎么數呀?
師:可以先猜一猜,大約有多少個?
生:大約有500個、300個、1000個……
師:到底有多少個小方塊呢?還是需要數一數。為了方便數數,我們把這些小方塊整理一下,讓它們的排列更有序。
課件演示,動態(tài)整理成下圖:
(結合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師生一起,先一個一個地數,數出一行,共10個,板書:10個一是十;再一十一十地數,數出一片,共一百個,板書:10個十是一百;然后,一百一百地數,數出一共有五百個小方塊)
【思考:華羅庚先生說:“數起源于數”。數數活動是“自然數的認識”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動。什么樣的“數數”才是有價值的呢?其核心是激發(fā)學生數數的興趣與需求,讓學生在數數過程中帶著思考。上述“認識整百數”的教學中,呈現(xiàn)從“雜亂無序”到“有序排列”的方塊圖,使學生了解用方塊圖表示計數單位的方法,明確方塊圖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喚醒學生對計數單位“一”“十”“百”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回憶,使得抽象的數形象化,直觀顯示數的量化意義。學生結合方塊圖,經歷了“一個一個地數數”“一十一十地數數”“一百一百地數數”的過程,體會“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p>
師:剛才我們用五百個小方塊表示五百,聰明的小猴卻說它只需要5顆珠子就行了。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生:小猴用的是計數器,把5顆珠子放在百位上,就表示五百。
(計算器圖略)
師:為什么百位上放5顆珠子就能表示五百呢?
生:因為百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一百,五個一百就是五百。
師:(小結)幾個一百是幾百。
出示:
師:這幅圖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方塊?你是怎么數的?
生:它有5個百、2個十和7個一,所以是527。
師:由5個百、2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數是527,讀作:五百二十七,請在計數器上撥出527。
【思考:半直觀、半抽象的計數器顯示了數位和相應的珠子數,有利于學生體會位值思想。借助方塊圖和計數器等直觀材料認識幾百幾十幾,有助于學生更形象地把握數的組成,理解數的含義。學生經歷了“直觀——半直觀——抽象”的認知過程,深刻理解了1000以內數的組成,初步體會了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原則。】
撥珠、數數活動:
一十一十地數,從五百四十起,數到六百三十。
一十一十地數,從六百三十起,數到七百九十。
一個一個地數,從七百九十起,數到八百零三。
教師不斷變化數的“對象”,從八百零三起,數到九百九十九。
【思考:教學中重視直觀學具的價值,為學生提供了可操作的、直觀化的計數器,讓學生通過感知、操作活動體驗、發(fā)現(xiàn)計數的方法。在撥珠、數數過程中,教師不斷變化數的“對象”:有時數“一”,有時數“十”,有時數“百”,將動作性表征、形象性表征和符號性表征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數數過程中體會所數的“單位”以及單位的個數決定數的大小。尤其在“拐彎數”時,教師放慢“節(jié)奏”,不斷加強操作和演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滿十進一”。從790到803、從999到1000則更是放慢速度,多次“退去10顆珠子,同時在前一位撥上1顆珠子”,讓學生直觀感受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通過形象的“滿10向前一位進一”的動作,加深學生對十進制關系的理解,同時也突破了拐彎數的難點,為學生掌握拐彎數的方法提供了形象支撐?!?/p>
師:999是個很特別的數,你知道它特別在哪里嗎?
生:每個數位上都是9。
師:這三個9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從左到右分別表示9個百、9個十、9個一。
生:999是最大的三位數。
生:999再加上1就是1000。
師:999個再加上1個真的是1000嗎?你會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數一數嗎?
(同桌合作,嘗試撥珠、數數,請一學生上前撥珠,全班數數)
師:百位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需要在百位的前面添上一個新的數位,這個新的數位叫做千位,千位的計數單位是“千”,千位上的一顆珠子就是一千。999添上1就是1000。
(課件演示:讓學生看著課件上逐次出現(xiàn)的小方塊圖,一百一百地數,從100起,數到1000)
小結:10個一百是一千。
【思考:上述教學,充分借助計數器的直觀,突破“接近整千數時拐彎處如何數”這一難點,讓學生經歷了計數單位“千”的產生過程,體會了“千位”產生的必要性,進一步加深對各計數單位之間十進關系的認識。同時,還呈現(xiàn)了把10片方塊(每片由100個小方塊組成)合并成一個大正方體的過程,促使學生借助直觀表征“千”的概念,并主動發(fā)現(xiàn)“10個一百是一千”的結論。需要強調的是,教學時,先讓學生理解:自然數是一個加一個大起來的,也就是說,1000是999加1得到的,而不是10個100相加得到的,這樣學生才易于理解自然數的基數、序數的意義和大小關系?!?/p>
出示:
生:五百零三、一百五十。
師:這兩個計數器上都有一位上是5顆珠子,它們表示的意思相同嗎?
生:不同。左邊的5顆珠子在百位上,表示5個百;右邊的5顆珠子在十位上,表示5個十。
師:我們在認數時,不僅要數對珠子的個數,還要看清珠子所在的數位。
師:1000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先來看看1000張紙有多少。
出示:1包A4紙。
師:1包 A4紙是 500張,2包A4紙就是1000張(把2包紙摞起來)1000張A4紙摞起來有多厚呢?
師生一起用尺子測量,發(fā)現(xiàn)1000張的厚度大約有10厘米。
出示:學校小劇場座位圖片。
師:小劇場的座位全部坐滿大約是200人,1000人需要幾個這樣的小劇場?
生:5個。
生:1000人這么多呀!
師:是呀!1000是一個很大的數了,我們以后還會學到比1000更大的數呢!
【思考:本環(huán)節(jié)的練習設計不僅繼續(xù)鞏固位值制,還補充了感知1000的大小觀念的練習題。多材料多角度利用學生經驗,如1000張紙、1000人等,讓學生感知1000的實際大小,有利于學生建立起豐滿的、立體的“1000有多大”的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