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萍萍
【摘? 要】? 關注核心素養(yǎng)下的試題設計可以促進教師深入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深入研究學生;也可以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激勵學生科學、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 學生;核心素養(yǎng);試題設計
《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四大素養(yǎng),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組成?!碑斍坝⒄Z課程都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制定的,那么英語課程的測評也應該充分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當前考試也應當考查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達到的水平。筆者將從這四個方面談論如何進行試題的設計。
一、關注試題情境,落實語言能力
1.情境真實??疾檎Z言知識,不能脫離語境。脫離語境或者語境設置不充分,不僅會影響學生對題意的理解,而且單純考查語言知識背離了英語語言交際的目的,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語境有效、語用真實才能更好地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聽音,選擇符合以下對話的圖片。
聽音內(nèi)容:
A. May I have some oranges? B. Sure. How many?
A. I want ten. ? B. OK. Here you are.
A. How much? ? B. Twenty.
A. Heres the money.
通過對話,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對話的地點、對象和目的等。語言發(fā)生的場景貼近學生生活,語言表達自然且口語化,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吸引學生。試題情境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試題,帶著探究的精神完成試題。如:設計整份試卷有完整的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作答,學生帶著良好的體驗進行。
例:三年級期末試卷設計如下:
卷首語:一年一度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Xiamen International Marathon)”又開啟了,廈門馬拉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馬拉松賽事之一,云集了世界各地馬拉松跑者?,F(xiàn)急需招募廈門馬拉松外語志愿者,Zoom 參與外語志愿者招募活動,需要通過以下測試,讓我們陪他一起闖關!里面的題型有:(1)Zoom 幫助外國友人尋找失物,請聽句子并連線。(2)Zoom 帶外國友人觀看動物表演,請根據(jù)參觀的順序,用 ABCDE給圖片標序號。(3)Zoom 正在和外國友人對話,請聽對話,選擇正確的答案,將其序號填在左邊的括號里。(4)Zoom 正在餐館點餐,請聽對話,幫他寫上丟失的字母,將單詞補充完整。(5)外國友人 Steven 到 Zoom 家做客,請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把序號填寫在橫線上,將對話補充完整。(6)馬拉松的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來自以下的國家,請幫助Zoom 將國家首字母按字母表進行排序并將國家首字母的大小寫正確書寫在四線三格里。
試題設計緊緊圍繞卷首語的情境來設計,學生對作答試卷充滿興趣。
二、開放性試題,關注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1.關注試題的思維含量。核心素養(yǎng)中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品質(zhì),如推理、創(chuàng)新等,希望學生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進而形成多元化的思維模式。試卷中,我們也應更多考查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例:給學生與季節(jié)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如:天氣、衣服、節(jié)日、活動等,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課外閱讀題的問題多提問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等。這類開放性的題目,強調(diào)了綜合運用能力,能更好地檢測學生思維品質(zhì)。
2.細節(jié)提升學習能力。核心素養(yǎng)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和終身學習的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多設計開放性、拓展性試題,提升素養(yǎng),提高學習能力。
例:請先利用思維導圖打草稿,再讀郵件,模仿劃線部分幫 Peter 給 Amy 回信。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是課堂上常見的方式之一,這道題關注了學生對思維導圖掌握情況這一細節(jié),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了解中西文化試題,提升文化品格
顯現(xiàn)于英語試卷的人文元素,無疑突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如,教材中出現(xiàn)圣誕節(jié)等西方節(jié)日,可以在課外閱讀題等題型中出現(xiàn)相應的節(jié)日介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再比如,通過考查學生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不能隨意問女性年齡等習俗。再者,通過中西方文化對比,讓學生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和諧貫通,在潛移默化之間內(nèi)化西方的人文精髓,逐步提升文化修養(yǎng)。
例:聽音猜節(jié)日,給下列圖片標號。
1. It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People have special trees. They put the presents under their trees.
2. Its in spring. Children wear special hats. They can eat chocolate eggs.
3. Its on the 1st of June. They can get presents.
通過聽音判斷中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了解。這類試題凸顯命題選材對人文內(nèi)涵的彰顯。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下試卷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靈活考查,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要求,為我們接下來的教學指明了方向:突出課堂教學的語用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增長其人文知識,培育其人文素養(yǎng),這不僅是為了面對一次次測試,更是為了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備注:本文系廈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小學高年級以話題為導向的試題設計研究》(課題批準號:177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