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童
摘要:近幾年來,“互聯網+”、新媒體、大數據等相關信息技術正在不斷進步,并逐漸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它們,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平臺收看電視新聞直播,即時、準確的獲取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各種新聞資訊,同時也為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但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簡單的“互聯網+”、新媒體、大數據支持已經不再滿足電視新聞直播今后更好發(fā)展的需求。由此,“融媒體”應運而生,融媒體時代開始到來。而對于融媒體是什么、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如何,尚需進一步的探索。為此,本文以融媒體時代為背景,在簡要了解融媒體定義、內容、建設意義的基礎上,進行了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探索。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直播發(fā)展
當前,電視新聞的直播主要是指不經過預先錄音或者錄像將事件現場情況、演播室播講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廣播電視傳播形式。從直播方式上來看,電視新聞的直播主要有演播室直播和現場直播兩種。兩種直播方式都具有即時性和真實性的顯著特征。從觀眾視角來看,電視新聞的直播收觀途徑比較廣泛,傳統的、常用的收觀途徑主要包括有限電視或互聯網觀看,以及廣播收聽兩大類[1]。這種傳統的電視新聞的直播方式分別應用了電視、互聯網、廣播的媒介技術,三者之間的運作模式是相對獨立的。相較之下,這種運作模式與融媒體所強調的有明顯的差別。
1.融媒體的基本概述
首先,從定義上說,融媒體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概念,它強調的是,將電視、互聯網、廣播三種獨立的實體媒體組合起來,使其在功能、價值,以及手段等各方面的優(yōu)勢得以共享、劣勢得以規(guī)避。
其次,從內容上說,融媒體強調的是資源融通、宣傳互融、利益共融。即合理整合新老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擺正新老媒體關系,分析新老媒體的利弊,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兼收并蓄[2],各媒體對“我無他有”的東西,不妒忌,不害怕,對“他無我有”的,不排異,不拒絕,從而達到1+1>2的效益;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最后,從建設意義上說,電視新聞直播的發(fā)展必須穩(wěn)中求勝、逐漸突破瓶頸,從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層面著手,為觀眾提供良好的觀看電視新聞直播感受,同時促進電視新聞資源和融媒體資源的有效共享。
2.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
2.1傳統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情況簡析
電視新聞依托傳統媒體,在傳統媒體框架下進行傳播擴散,帶有較強的單向信息輸出色彩,并且,這種傳統的媒體框架已經穩(wěn)定。當下,提到電視新聞,我們能夠很容易的想到國內各個電視臺每日定點、定時、定量的電視新聞直播特征。這種特征下,受眾有限、收看渠道單一、收看時點相對固定、資訊單向傳播便成為了我國傳統電視新聞直播的一種普遍現象[3]。
2.2融媒體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探索
根據融媒體所強調的資源融通、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筆者認為,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探索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fā)。
第一,充分發(fā)揮傳統電視新聞直播的專業(yè)人力和物力資源優(yōu)勢,為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夯實基礎。比如,將傳統電視新聞直播優(yōu)秀人才和當下融媒體新型人才集合起來,“以老帶新”,讓新人熟悉電視新聞直播的基本要求、掌握電視新聞直播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將優(yōu)秀的電視新聞直播文化傳承下去;同時,“以新促老”,鼓勵融媒體新人才彰顯才能,為電視新聞直播注入活力。從而使傳統和新型電視新聞直播的優(yōu)勢資源得以整合,讓新老人才共同為電視新聞直播的更好發(fā)展而服務。
第二,傳承并創(chuàng)新電視新聞直播模式,均衡傳統與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直播模式的利弊。我們常說,對于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電視新聞直播本身就蘊含著傳統的文化內涵,因此,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直播發(fā)展之路探索也應當做到這一點[4]。比如,依托于有限電視和廣播的電視新聞直播,雖然擁有較為穩(wěn)定的受眾群體,但其具有定時、定點、單向傳播等不足;通過互聯網影音平臺進行的電視新聞直播雖然受眾群體較為分散,但其具有時點自由、宣傳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可彈幕互動等優(yōu)勢。對此,我們便可以將三者電視新聞直播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實現揚長避短。
第三,電視新聞直播會通過各類新聞資訊或現場事件的傳播向社會傳遞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讓社會群眾了解到更多的有效資訊。比如,本次疫情,在各種媒體渠道的響應支持下,電視新聞直播便傳播了許多疫情實時資訊,使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地了解到我國人民萬眾一心、積極抗疫,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積極現象,這便屬于社會效益[5]。而在傳播新聞資訊的同時,電視新聞直播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予以支持。而通過融媒體時代下的資源通融、宣傳共融,恰好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電視新聞直播、宣傳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有利于電視新聞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效果。
3.結束語
本文以融媒體時代為背景,以傳統電視新聞直播運作模式和融媒體所強調的電視新聞直播運作模式的差異為著手點,主要從充分發(fā)揮傳統電視新聞直播的專業(yè)人力和物力資源優(yōu)勢、均衡傳統與融媒體電視新聞直播模式利弊,以及兼顧社會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出發(fā),進行了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探索。通過探索發(fā)現,融媒體時代下,進行資源整合與共享、推動傳統與融媒體傳承創(chuàng)新、提高社會與經濟效益,是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的必經之路。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直播發(fā)展之路尚處于探索階段,未來電視新聞直播的進一步發(fā)展仍然需要更多的思慮與考量。
參考文獻:
[1]李明杰.基于“互聯網+”時代電視民生新聞與新媒體的融合思路研究[J].戲劇之家,2019 (25):82-83.
[2]劉丹陽.電視新聞直播與手機媒體的融合發(fā)展路徑[J].傳媒論壇,2019,2 (22):43,45.
[3]王震.試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直播創(chuàng)新[J].視聽,2019 (9):25-26.
[4]繆孟晴.網絡直播如何助力電視新聞媒體融合發(fā)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9 (15):16-17.
[5]李遠.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直播的變革與發(fā)展[J].視聽,2017 (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