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吉
摘要:教育中的語文科目一直以來是學生的重要學習科目,語文讓人明理,奠定文學基礎(chǔ),學習讀文識字,是學習的根基。初中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chǔ)文學素養(yǎng),需要學生日積月累擴大自身知識庫。本文將從如何引導(dǎo)學生積累素材出發(f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出以下幾個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素材積累;初中語文
一、素材積累在語文學習中的必要性
1.增加文學底蘊
語文多是咬文嚼字,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學基礎(chǔ)和文學常識。學生在平時的素材積累,能夠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增加一定的文學底蘊。長期的素材積累,能夠讓學生從量變到質(zhì)變,對于語文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2.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中的寫作占據(jù)非常大的比例,是學生必須學習并且掌握的一項技能。寫作能力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涯。素材的積累,能夠幫助學生直接有效的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寫作時,有東西可寫,并且富含思想深度,同時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知識面廣。
3.培養(yǎng)興趣愛好
平時的素材積累,類型不一,學生在積累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素材,容易產(chǎn)生興趣。素材積累多,知識面廣,更容易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主動地去收集素材,從而在語文學習上占有優(yōu)勢,建立起學習自信心。
二、基于引導(dǎo)學生積累素材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1.整合教材,積累素材
每個學校的語文學習教材不一,各有優(yōu)劣,整合教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高效素材。教師可以整合教材中的可取之處提供給學生,或者讓學生主動接觸課本延伸知識,將知識面擴大,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初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需要引導(dǎo)學生從點滴積累,許多學生不知道素材積累的途徑,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例如,在新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2課《論語》十二章的學習中,課本只節(jié)選了論語的經(jīng)典語錄,教師可以通過其他教材,或者各版本《論語》,將更多的值得積累的語錄傳授給學生,也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主動的去購買《論語》書籍,從中鉆研。教師要善于引導(dǎo)學生主動地去接觸素材渠道,并且主動的去積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在語文學習中進步。
2.互相交流,共享素材
每個學生積累素材的方式不一樣,積累的素材也各有不同,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們定期分享自己認為好的素材,推薦出來,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共同進步。例如,在新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作:學會描述景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一個素材分享會,讓同學們分享出自己關(guān)于景物描寫的一些素材積累,比如描寫花,有哪些著名詞句可以運用?同學們在交流分享的同時,也是在提升自身的文學鑒賞能力,對于文章的吸收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同學們的素材分享會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選出最值得積累的素材評獎,在鼓勵學生的同時,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同學們的好勝心,提高學生們的自主能動性,使其主動的去積累更好的素材,從而培養(yǎng)文學的興趣愛好,為將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chǔ)。
3.貼近生活,多看時政
現(xiàn)今的中考、高考,有許多問題與時政熱點相關(guān),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時事政治和當今熱點,積累時政新聞,能夠擴張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知識更有深度。時政新聞能夠從社會角度出發(fā),具有非常高的寫作價值,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讀歷史、多看新聞,全方面積累素材。例如,在新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新聞閱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讀新聞,從新聞中挖掘重要信息,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多讀新聞,能夠從中提高閱讀能力,不僅積累了具有價值和意義的素材,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比如在《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了解最新的諾貝爾獎有哪些得主,他們有哪些故事和精神值得學習,這也是一種素材積累。
4.合理歸納,加深印象
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當傳授學生積累的方法,不能盲目的積累,要學會取其精華。素材可以是為了更好的引用,不能太過大眾,也不能過于晦澀難懂,要有其中的道理和巧妙之處。學生在積累時,也許會碰到相似題材的素材,教師應(yīng)當教授學生如何合理歸類并記憶。例如,在新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搜集毛澤東的經(jīng)典故事,或者將《沁園春·長沙》與課文作對比,哪些相同之處可以記下引用,文章情感是否一樣。積累的方法有規(guī)律可循,不能死記硬背。在歸納的過程中,同時也是一種記憶和理解,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中如何引導(dǎo)學生素材積累需要教師的思考,教材的整合是引導(dǎo)學生的第一步,之后也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自主地去積累素材。交流共享素材,多看時事政治,都是引導(dǎo)學生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在積累之后的歸納,則能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同時,加深素材印象,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文學底蘊,促進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崢嶸.初中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研究[J].教師.2017 (15):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