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群
摘要: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不敢提問,不能提問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要注重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提高其科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對策
常言道:學成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思、疑,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想象、推理和抽象能力,促使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小學階段,科學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有助于提高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yǎng)。本文以小學科學教學為例,探索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現(xiàn)狀及對策。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課堂氛圍嚴肅,學生不敢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的嚴厲而著名。這種教師富有絕對權威的教學模式,會在不自覺中拉大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敢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不敢向教師提問,這就形成了學生“不敢問”的教學現(xiàn)象。這種不敢問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問題意識,習慣于被動接受,最終影響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影響了其思維能力的提升。
2、教師缺乏引導,學生不能問
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耐心面對學生的“十萬個為什么”,這樣方能促使學生形成活躍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問題缺乏引導,沒有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小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會備受打擊,進而出現(xiàn)了不愿問,不能問的教學局面,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能力與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而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主動提問,有利于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xiàn)狀,促使其思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xiàn)狀,是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小學科學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
三、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
1、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提問
針對當前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敢提問的現(xiàn)象,筆者認為: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的理念和態(tài)度,改變過去教師過于威嚴的現(xiàn)象,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敢于向教師提問。例如,在《植物與我們》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敢于提問,筆者首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植物對我們有什么作用,我們對植物的生長會產生哪些影響?問題提出之后,學生便開始嘰嘰喳喳討論,并向教師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這樣的民主式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第一步。此外,教師還可通過豐富的課堂教學方式,如進行游戲式教學、戶外實踐性教學、小組式教學等,建立活潑、有趣、放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科學課堂中積極的表達自己對課堂內容的想法及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完善科學課堂教學。
2、重視課堂導入,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導入就是一堂課的“開端”,教師的課堂導入好不好,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巧妙地通過優(yōu)化課堂導入的形式,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其問題意識的形成。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前三分鐘,要善于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提問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授《校園的植物》這一章時,就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踴躍發(fā)言:同學們剛剛在課間,看到校園有哪些植物呀?因為問題比較簡單,學生開始踴躍發(fā)言:有人說看到了小草,有人說看到了大樹。那小草又是什么樣子的?大樹又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呢?教師的循循善誘,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思考,通過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教學內容上,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所在。
3、啟發(fā)學生科學思維,提高學生問題意識
有效的課堂引導對于小學科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形成獨立思索的良好習慣,能夠進一步強化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感受到教學活動從“教”到“學”的變化,教師可以將一些枯燥抽象的科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化的連接與引導,讓學生能夠在趣味化的口訣或者圖表的協(xié)助下更容易的理解且記憶。例如,生物的多樣性教學課程內容,科學教師可以通過四個主體輪廓圖,讓學生進行仔細的比較,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來拓寬思維的廣度,學會自主的總結探究思索的結論,能夠讓學生在思索的階段不斷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儲備,能夠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的水平,在探索小學會創(chuàng)新,在實踐小學會拓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不再是紙上談兵,更能夠避免固步自封以及思維僵化的不良情況的呈現(xiàn),甚至可以讓學生能夠學會將問題進行逆向思維思考,打破思維定勢,活躍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改變過去單向傳授的教學狀態(tài),啟迪學生的思維,構建高效的科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吳宗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完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