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敏
摘要:21世紀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使現(xiàn)代人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從遠程學習、數(shù)字化學習到移動學習。移動英語聽力學習正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該模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將虛擬學習與現(xiàn)實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聽力學習的過程。而形成性自我評估可以即時不斷的為學習結果提供反饋信息,為移動學習提供正向的作用。將大學英語移動聽力學習與形成性評估兩個概念相結合,可以發(fā)現(xiàn)形成性評估為移動英語聽力學習模式提供了新的學習方法。“形成性自我評估”引導學習者不僅要關注移動聽力學習的策略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習者去思考學習過程,這種靈活的、交互的和個性化的學習特點在培養(yǎng)學習者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是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移動聽力;形成性自我評估;移動學習
一、融入形成性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聽力學習的文獻綜述
1.移動聽力學習相關分析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邁進2l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不斷深入,使得現(xiàn)代人的學習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從遠程學習、數(shù)字化學習到現(xiàn)在的移動學習(M—Learning)。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交流語言,“聽”這一重要的技能在語言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近年來,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移動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英語聽力學習的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學習方式,移動學習賦予了學習靈活性、交互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終身學習能力。移動英語聽力學習模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將虛擬學習與現(xiàn)實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借以豐富的聽力平臺資源、方便快捷的互聯(lián)溝通以及生動形象的媒體展現(xiàn)方式,將聽力學習融入到日常英語學習中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因此,如何建構課堂外移動聽力自主學習環(huán)境和培養(yǎng)學習者使用移動設備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實踐中需探索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基于 Zimmerman建構的自主學習理論并結合現(xiàn)代移動聽力的學習特點,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對融入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聽力學習進行實證研究。
2.形成性自我評估的研究概述
形成性評估是指在教學中,為更好的服務教學結果提供反饋信息,進而提高學生成績,達到預想的教學結果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習結果而不重視學習過程的評估是不科學的,而形成性評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會持續(xù)不斷的收集整理學生的反饋結果,這種學生的自我評價不僅能更好的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幫助他們反思學習的效果,正確判斷目標達成的情況,進而為下一步的學習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正。形成性評估過程中學生既是評估的對象又是評估的主人,這樣的評價體系在更好的讓學生看到自己學習能力增長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所需的自主學習技能。
二、研究設計與實施
1.研究對象
本課題擬以河南省某高校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參考高考成績和進行聽力前測同質性檢測,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同學,實驗組由6個微信討論小組組成,每組5名同學。
2.研究工具
①移動聽力學習背景調查問卷。②聽力測試。試卷由 10 名本校有十年以上教學和考評經(jīng)驗的專家進行評估、檢測其內容效度。③移動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卷。問卷設計基于 Zimmerman自主學習模式,參考 Barnard 等在線自主學習問卷,采用李克特 5 級量表,分值從 1 (從不)到 5 (總是);經(jīng) SPSS 處理檢驗,根據(jù)旋轉成分矩陣表分析;問卷各維度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 0.7。④對兩組同學進行面對面訪談。
3.研究問題
①使用移動聽力學習方法是否會提升學習者的聽力學習效果?
②形成性自我評估的應用是否會影響學習者移動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4.研究過程
本研究以 Atkin 等的形成性評估三個階段理念與 McMillan的形成性評估循環(huán)框架為基礎,利用現(xiàn)有移動技術環(huán)境以及聽力學習的特點,建構了形成性自我評價在移動聽力學習中的操作模式。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材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重點講授聽力應對策略和進行聽力專題練習。而實驗組除進行正常授課之外,還要進行課后移動聽力訓練,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指定聽力內容進行聽力訓練,并對移動聽力的效果進行形成性自我評估。
具體實施的過程如下:
1.明確移動聽力學習目標和自我評估標準,對實驗組的同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英語聽力自主學習,課題組成員即時跟蹤、記錄學生聽力學習情況。
2.實驗組的同學統(tǒng)一使用同類手機聽力學習軟件VOA系列材料作為精聽練習材料,以及 BBC、CNN 和 TED 等作為泛聽資源。
3.構建移動精聽學習和泛聽學習的自我評估量表,進行即時的自我評估,同時,鼓勵實驗組成員通過語音或文字對移動聽力學習的內容進行交流和互動,分享聽力學習策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調整,確立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并制定學習計劃。
此循環(huán)過程周而復始,可以是即時發(fā)生,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的時間間隔。
三、研究結果和分析
1.聽力前后測試數(shù)據(jù)結果及分析
表1聽力前后測結果顯示,兩組成績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根據(jù) Cohen標準,兩組差異效應量 Cohens d 分別為-0.21 和 0.43,屬于小效應和較小效應量。在前后測中,兩組聽力成績無顯著性差異。但兩組之間均值差由-0.70 提升至 1.68,表明形成性自我評估的融合對聽力成績的提升有正向作用。此外,后測時兩組標準差均高于前測,表明移動學習會使聽力成績個體間的離散程度增大,而形成性評估的融入會相對縮減移動學習體驗所帶來的差異。
2 移動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結果及分析
經(jīng)獨立樣本 T 檢驗,結果顯示在移動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卷中實驗組各維度數(shù)據(jù)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如表 2 所示。
3.訪談結果分析
一個學期的實驗結束后,本研究對實驗組的30名同學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并對訪談內容進行了記錄、比較和分析。
訪談的核心問題是融入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學習對聽力學習的影響是什么?大部分同學認為融入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學習可以有效的提高聽力水平和聽力學習的能力。同時還列舉了移動聽力學習帶來的其他好處,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移動聽力學習可以有效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學習的靈活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②移動聽力學習的交互性可以即時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且在相互的交流過程中可以分享彼此的學習策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③融入形成性評估的移動學習可以有效的提高自主學習和自我評估的能力。
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也會遇到困難,主要包括以下問題:①由于本身的懶惰和缺乏很好的時間規(guī)劃未能按時完成目標;②在移動聽力學習過程中手機即時信息的干擾太多,會不自覺地玩起手機來;③聽力材料太難或是缺乏足夠的趣味性,無法專心致志的完成材料任務學習。
最后,談及“是否愿意繼續(xù)進行融入形成性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學習活動”的時候,大部分同學給與肯定的回答愿意堅持學習下去;在回答“對此活動有什么意見建議”這一問題時,學生們的問題主要聚焦在希望老師提供的聽力素材趣味性較強或是緊跟時代發(fā)展的主題,在在線交流方面提供更多的解決學習焦慮和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并能實行更加嚴格的自我評價標準。
四、研究發(fā)現(xiàn)與結論
經(jīng)過為期一個學期的融入形成性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聽力學習的觀察和探究,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移動聽力的學習使學習者的聽力成績有所提高,英語聽力基礎較好并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強的同學聽力成績有顯著的提高,并且更加容易適應新的學習模式。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移動聽力的學習對聽力能力的提高有正向的作用。
第二,融入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聽力的學習有助于提高移動聽力自主學習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①學習者自己確立、調整和完成學習目標;②移動聽力學習過程中碎片化時間的管理和學習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明顯提高;③利用移動網(wǎng)絡與組員互動交流解決問題并利用移動工具調整聽力策略、促進精聽訓練的能力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任慶梅.英語聽力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245.
[2]李清華.形成性評估理論框架的構建[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 (4):4-9.
[3]羅少茜,黃劍,馬曉蕾.促進學習:二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114
[4](美)斯科特·麥奎根,露西·科斯圖科,杰米·麥奎根,等著,王權,肖靜,王正林譯.移動學習:引爆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的革命[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11
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20-ZDJH-288;
項目名稱:融入形成性自我評估體系的移動英語聽力學習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