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化學實驗教學過于單調,往往忽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自主操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將趣味實驗引入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導入實驗、演示實驗、課外實驗等方式運用趣味實驗策略,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實驗;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119-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化學現(xiàn)象需要通過實驗才能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借助實驗可以從感性層面認知化學,形成實驗操作、觀察現(xiàn)象、運用化學知識綜合分析等基本技能,提高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而趣味實驗強調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開展實驗教學,以教師指導為主,學生進行自主觀察或探究,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一、化學教學應用趣味實驗的意義
初中化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化學知識,還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掌握化學基本概念,認識物質世界變化規(guī)律,使學生具備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能力。首先,應用趣味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多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但是學生的歸納能力有限,他們往往不能自覺地構建化學知識體系。這時教師可以運用趣味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把實驗的具體操作與眾多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趣味實驗中逐漸構建起化學知識體系。其次,應用趣味實驗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當前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非??旖?,大量新奇事物以不同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果想要保證化學學科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瘜W趣味實驗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化學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
二、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策略
1.借助導入實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欲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教學導入可以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對即將接觸的新知識產(chǎn)生濃厚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瘜W教師在教學中應在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好生動的課堂導入,為后續(xù)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以“燃燒和滅火”一課為例,化學教師可借助導入實驗,即將點燃的火柴分別放入裝有氧氣的瓶子和空瓶子當中,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提出以下問題:“為何兩個瓶子中,一個火柴在燃燒,另一個火柴則熄滅了呢?”學生的學習興趣瞬間被實驗現(xiàn)象和教師提出的問題吸引,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后續(xù)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化學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到化學知識和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養(yǎng)成主動探究化學知識的意識。以“金屬和金屬材料”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自行車鋼圈、鋁合金門窗、保險絲、電線等材料導入新課。同樣,在教學礦物質元素相關性質時,教師可以以含氟牙膏和加碘食鹽作為導入素材,吸引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
2.善用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由于學生步入初中之后,學習壓力有所增加,都希望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因而很多學生接觸化學學科后都有強烈的學習欲望。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開始覺得化學知識抽象枯燥,無法調動深入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產(chǎn)生厭煩和抗拒情緒。鑒于此,化學教師應緊抓教學時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可以借助趣味性演示實驗,使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以“燃燒與滅火”一課為例,學生要掌握“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此知識較為抽象,為了讓學生能充分理解上述知識點,教師可開展以下兩個演示實驗。其一,運用酒精燈加熱裝有水的紙盒和空紙盒。學生在演示實驗中觀察到裝有水的紙盒無變化,而空紙盒則燃燒。學生看到這一現(xiàn)象十分驚奇且會產(chǎn)生疑問:“火是直接燒在紙盒上,為何裝了水的紙盒不能燃燒呢?”當學生陷入疑惑困境后,教師引入第二個演示實驗,即在一個燒杯中放入一條手帕,將已提前勾兌好的酒精溶液倒入燒杯中,之后用坩堝鉗取出手帕?;瘜W教師可邀請一名學生上臺點火,當學生點燃火后發(fā)現(xiàn)手帕瞬間燃燒,教師讓學生靠近火苗感受一下熱度,學生表示火苗是真的,能感覺到明顯的熱度。過了一段時間后,火苗就漸漸熄滅了,然而手帕卻無變化,教師再邀請一名學生觸摸熄滅火苗的手帕是否燙手,學生表示“不燙手”。上述現(xiàn)象使學生很好奇,迫切想要教師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由于是演示實驗,教師可以借助實驗現(xiàn)象講述“燃燒”概念知識,為后續(xù)講解“燃燒的條件”打下良好基礎??梢?,演示實驗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更能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3.開展課外實驗,強化化學知識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借助課堂所學化學知識,在課余時間操作簡單課外實驗,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其中家庭小實驗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材料獲取也比較容易,因而受到學生廣泛喜愛。大部分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有著較為強烈的探究欲望,尤其看到教師操作實驗后也想親手操作實驗,所以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采用生活用品開展家庭實驗,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實驗方式有利于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促使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以“水的凈化”一課為例,教師先提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分發(fā)適量活性炭,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小鵝卵石、空塑料飲料瓶、紗布、石英沙等,之后鼓勵學生進行簡易凈水器的制作實驗。實驗完成后讓學生闡述實驗過程以及制作過程和實驗原理,學生在共享成果的學習氛圍中不僅能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在提高實驗操作能力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化學學科的魅力,充分體會到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的影子。再如,學習完“溶液的濃度”知識后,結合教材中提出的“自制汽水”的課外實驗,學生對實驗用品、步驟、原理、現(xiàn)象等進行實踐。該實驗課題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生們發(fā)現(xiàn)自制汽水方式相同的情況下口味卻有著較大的差別,說明與溶液濃度和原料用量有著緊密聯(lián)系,這就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總之,在化學實驗課中應用趣味實驗進行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無論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還是演示實驗和課外實驗環(huán)節(jié),都要重視實驗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以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良彥.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利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何亞平.新課標修訂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3]楊琛明.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4).
作者簡介:俞芬萍(1974-),女,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從事化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