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摘 要】 本文探究在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的建設問題與開展策略。通過對活動型課程現(xiàn)狀的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認識不到位、實踐應用不明確、真實能力不突出三點問題,而根據問題展開研究和探索后,總結出立足身邊故事,開展議題活動、巧用時事案例,開展游戲活動、走進社會參與,開展實踐活動三點策略,以此為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活動型課程? 議題活動? 社會活動? 法治意識
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是指借助議題活動、社會活動等形式,通過對活動方案的設計,將知識性的理論內容添加進活動的具體環(huán)節(jié)當中,學生們在活動參與的途中感受、理解、認知和記憶這些內容,達到高效教學的結果。既體現(xiàn)了活動課程的實用價值,滿足了學生的趣味需求,促進了學生的知識構建水平,又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科觀念,創(chuàng)建了以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為中心的特質化課程設計。
一、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建設的問題
1. 教師認識不到位。活動型課程的建設需要教師在正常的教學研究之外,對活動課程進行深入地思考和設計,但是目前多數教師限于認識能力,對于活動的課程設計顯然不精細、不明確、不流暢,導致學生在活動中很難直接感受到教學內容的滲透,讓活動型課程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2. 實踐應用不明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雖然理論性較強,但是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中以應對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在組織活動型課程時,教師就應當從實踐應用的視角出發(fā),結合實際生活,注重公共參與,讓學生能夠帶著知識理論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本真,解釋社會中的現(xiàn)象。
3. 真實能力不突出。目前在思想政治課程中,仍然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樵u價標準,這就造成學生能力受到了考試指標的限制,即使通過開展活動型課程,學生的思維價值依舊有待開發(fā),需要教師改變考查標準,開發(fā)學生思維,塑造核心素養(yǎng)。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的開展策略
1. 立足身邊故事,開展議題活動。為增加思想政治課程的應用性和生活色彩,教師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了解周邊事物,同時聯(lián)系課程內容,進而提出有價值的活動議題,由此組建具有參考意義的活動型課程,讓學生能夠把思想政治的眼光投入生活之中。
比如在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這一課時,第一節(jié)學到了“民主選舉”,由此我聯(lián)想到了隔壁班級前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于是我將這件事作為活動的出發(fā)點,首先讓學生們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的過程:五名同學在周末去打籃球,由于配合不好第一場輸了球,于是他們決定選取一個指揮,彌補配合上的問題,一名同學認為每人投一票,票數最高者為指揮;籃球所有者則認為,自己的球自己就要當指揮;有的同學則說到,其他人一人一票,籃球所有者一人兩票……最終他們因為沒有溝通好,產生了分歧,鬧得不歡而散。就這一事件,我提出了議題:你贊成哪種投票方式?學生們立刻展開了討論,通過互相之間的探討和反駁,學生們漸漸統(tǒng)一了看法,認為第一個同學的提議是最合理的,這時候我便將民主選舉的課程內容進行了介紹,讓學生們認識到民主的意義,同時還具備了法治意識,達到了學科素養(yǎng)的同步教育。
2. 巧用時事案例,開展游戲活動。為強化思想政治課程的趣味性和關注度,教師還需要時刻關注時事熱點,借助社會事件的本質,結合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政治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真正體驗寓教于樂的教學。
在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第二節(jié)“民主決策”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民主決策能夠做出最佳選擇,我便結合最近豬肉價格的熱點,開展了一個小游戲。首先將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獨立個體參與游戲,另一部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然后給出游戲規(guī)則,假設每一名學生起初擁有300元,每兩分鐘豬肉價格會發(fā)生一次變動,但每兩分鐘結束時,學生手中必須既有豬肉又有錢,而豬肉的保質期為兩個回合,由此進行10個回合后,將豬肉全部賣出,比較兩部分同學手中的錢的總和。這樣的游戲活動趣味十足,但是當最后結果出現(xiàn)時學生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生的錢數遠超過以個人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小組通過商議討論,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規(guī)避風險和賺取利潤,與此同時,我再將“民主決策”的課程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們很快就掌握了知識性的內容,并且還增長了法治意識,促進了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 走進社會參與,開展實踐活動。除了課內活動外,教師還應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真正體會社會參與的感受。
在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第三節(jié)“民主管理”時,我就帶領學生走訪了學校附近的上安恬村。該村是浙江省第三批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通過探訪該村村長馬長華和走訪該村大會堂、老年協(xié)會,學生們了解到該村擁有2891人,該村以古塘與古建的串聯(lián)為抓手,結合豐富的“馬氏”故事,形成特色旅游線路。除此之外,村內大力整治環(huán)境衛(wèi)生,綠化美化村居環(huán)境,真正實現(xiàn)了“宜居宜業(yè)宜游”。走訪期間學生們感嘆該村特色的同時也向村長道出了疑惑:“貴村村民眾多,當初發(fā)展特色旅游,村民是如何參與管理的?”?通過村長解說,同學們了解到村里召開了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旅游方案;制定了相應的村規(guī)民約來規(guī)范管理及方案實施,同時設置了村務公開欄,讓村民能監(jiān)督村委會的工作。通過這次走訪,學生們對“村民管理”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鑒于此次走訪的成功,在學習“民主監(jiān)督”時,我也帶領學生們走訪了南馬鎮(zhèn)政府,通過詢問、了解、研究,一步步認識到我國民主監(jiān)督的實行辦法。通過實地走訪活動的開展,學生們既掌握了課程內容,還強化了法治意識,為學科素養(yǎng)增添了深度。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經過教師的摸索和改良,以生活為議題,化時事為游戲,真正讓學生走進社會,就能夠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完成活動型課程的有效建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真實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