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蘋
摘 要:幼兒大多喜歡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為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師可以將“故事”融入到教學中,故事教學法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依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教師可選擇內容淺顯易懂,主題單純且富有童趣的故事書。然而當前的幼兒園故事教學中仍存在許多不足,無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本文將對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故事教學;幼兒園;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5-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79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是漫長且又復雜的過程,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耐心引導。教師可以將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加強幼兒的理解能力。故事教學法的應用不但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在故事選擇上,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心理成長特點,從而吸引幼兒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幼兒園故事教學的意義
幼兒大多喜歡聽故事,充滿童趣的故事能讓幼兒間接認知世界。幼兒故事大都有著生動有趣的語言和淺顯易懂的事件,讓幼兒懂得現(xiàn)實世界的行為規(guī)范,分辨是非曲直,愛護環(huán)境,尊敬師長,并教會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處之道,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而提高幼兒為人處世的情商。
由于幼兒尚在學語階段,他們掌握的詞匯知識較為有限,即便家長在日常對話中會為幼兒灌輸一些極其簡單的詞匯知識,但是這些詞匯仍然無法滿足幼兒的應用需求。對于這種情況,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fā)揮比較大的優(yōu)勢。現(xiàn)代幼兒故事大都是由豐富有趣的詞語組成的,教師講授故事的同時也是幼兒詞語積累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開展的故事教學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有著極大幫助。幼兒教師在運用故事教學法授課時,可依據(jù)故事內容和色彩豐富的圖片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視覺上的審美能力,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巧妙利用故事中的懸念設計,引導幼兒對故事的后續(xù)內容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幼兒的聯(lián)想能力[1]。
二、幼兒園故事教學的不足
目前許多幼兒教師還停留在“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的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千篇一律地引入故事導語使幼兒對故事失去興趣,并且提出的問題也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令幼兒在故事教學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也使得教師與幼兒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不能將故事教學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出來,不能體現(xiàn)故事教學的價值。在傳統(tǒng)故事教學過程中,由于幼兒教師很少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大多都是采用聆聽與復述的方式,使幼兒無法對故事內容展開想象,阻礙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嚴重影響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敏銳感[2]。
三、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
(一)依據(jù)幼兒心理特點選擇故事
在幼兒園集體故事教學過程中,故事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幼兒教師在選擇幼兒故事時要有一定的準則。幼兒教師應該依據(jù)幼兒心理年齡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故事作品,讓幼兒在好的作品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確保故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幼兒教師在選擇故事書籍時,首先應選擇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具有一定的欣賞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的作品。這就要求幼兒故事要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那些有血腥暴力場面的世界童話故事和中國傳統(tǒng)神話,幼兒教師在為幼兒講授時應將血腥暴力的場面描寫加工處理,之后再用恰當?shù)恼Z言婉轉地表述,使幼兒在聽故事時不會產生恐怖心理。其次,幼兒教師在選擇故事內容時還要注重對幼兒智商以及情商的培養(yǎng)。因為現(xiàn)在幼兒大多受到來自家庭各成員的極度關愛,在與人相處時往往過于自我,不懂得與其他同伴的相處之道,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利用故事教學法,將與人相處的基本方法通過故事告訴給幼兒,同時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情商,讓幼兒懂得與同伴友好相處。此外,我國二胎政策開放以后,許多家庭都積極生育二胎。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在選擇故事時還應將其考慮到,選擇一些有關家里有兩個小朋友的故事,從而讓幼兒學會正確看待弟弟妹妹的到來,并采用積極盼望的態(tài)度迎接家里新生命的到來。因此,優(yōu)秀的幼兒故事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有著事半功倍的成效[3]。
(二)運用生活化語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之外,還可以從大量的故事閱讀中積累起來。因為幼兒故事內容生動有趣,蘊含著大量豐富的詞匯,幼兒教師在故事教學過程中應將故事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通過言語的引導,讓幼兒在聽教師講故事的同時,還能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運用詞語,進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在現(xiàn)實故事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創(chuàng)設更加貼近幼兒現(xiàn)實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教師的講述中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情景當中,將自己當成故事的主角,使其能夠感同身受地產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思與聯(lián)想。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要在故事教學活動中結合現(xiàn)實生活,讓幼兒根據(jù)故事內容發(fā)揮想象力,感知理解故事中的精美圖畫。教師應讓幼兒一邊觀察圖片,一邊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教師則在旁邊對幼兒進行啟發(fā),使其通過圖畫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這樣幼兒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還能對現(xiàn)實生活產生一定的認知與反思,并能利用故事中的詞語進行簡單的組詞造句,進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三)故事教學與多種游戲相結合
幼兒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對游戲的喜愛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因此游戲在幼兒教學中也是主要授課方式之一。幼兒教師在故事教學時,可以把游戲教學融入其中,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幼兒對故事內容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促使幼兒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思路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故事教學當中。幼兒教師在故事教學時,可以結合角色扮演的游戲,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進行角色分配,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使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將故事內容情景再現(xiàn)。在幼兒角色扮演時,幼兒教師還要在一旁對其進行引導,把控表演場面,防止幾個幼兒對同一個角色進行爭搶而發(fā)生肢體沖突。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故事的結局,讓幼兒揮舞想象的翅膀,對故事之后的情節(jié)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然后與其他小伙伴一起將其表演出來。這樣不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寓教于樂中完成教學目標。
另外,幼兒教師在故事課上還可以采用搶答的小游戲。教師在講讀故事之前,應該提醒幼兒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教師講讀的故事內容。教師在講讀完畢之后,還要留給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后教師再根據(jù)故事內容提出問題,促使幼兒積極搶答,并要對回答正確的幼兒給予小小的獎勵。在幼兒搶答過程中,幼兒教師還要掌控好幼兒的情緒,以及搶答的公平性[4]。
(四)妙用音樂故事,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
幼兒教師在開展故事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對音樂韻律的喜愛,選擇一些多元化音樂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此外,幼兒教師在選擇音樂時,應選擇與故事內容風格相關的音樂與之匹配。幼兒教師確定故事之后,應先對故事內容深入挖掘,了解故事中蘊藏的深刻內涵,掌握每個角色的主要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把故事與音樂有效結合起來。然后教師將所要講授的故事用歌唱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進行模仿跟唱,進而讓幼兒在歌唱中更好地理解故事、體會故事,并從音樂中感受到喜悅。另外,幼兒教師在“唱歌講故事”時,應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并防止幼兒在參與過程中出現(xiàn)亂蹦亂跳的情況,避免發(fā)生意外。
因為幼兒活潑好動,所以幼兒教師在故事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用音樂動作進行故事講解。因為肢體動作是最為適合幼兒教育的,所以教師在講故事時,應對故事中的每一句話,配合音樂設計出相應的動作,從而讓人感到二者之間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使得原本平面的書面故事轉變成一部立體的、生動有趣的音樂動作劇,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用動作表演出故事中的內容,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幼兒跟隨視頻畫面進行模仿表演,從而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5]。
(五)巧用故事評價,增進師幼互動交流
在幼兒故事教學的最后階段,由于幼兒年齡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往往在教學活動接近尾聲時喧鬧不已,無法保持安靜,就這要求教師對故事進行評價時,要采用巧妙的評價方法,以便引起幼兒的參與興趣。因為良好的評價活動不但可以幫助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蘊藏的含義,還能讓幼兒在此期間向教師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困惑。每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背后都蘊藏著一個道理,或者是作者對待事物的看法,教師可以巧妙運用評價環(huán)節(jié),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進而從幼兒的回答中判斷其情商的發(fā)展水平,并對幼兒做出正確引導,以此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促使幼兒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情感傾向。
四、結語
幼兒園在故事教學過程中應以快樂教學為主,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故事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依據(jù)幼兒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故事書籍;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創(chuàng)設故事教學情境;將故事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妙用音樂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巧用故事評價增進師幼互動交流,從而通過故事教學法積累幼兒的詞語知識,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效完成故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合木巴提·恰汗.思考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9(5):160.
[2]鄭孝梅.具身認知理論視野下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設計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7.
[3]周晴.示范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聊城大學,2017.
[4]梁芳.圖譜在幼兒園中班故事教學中的應用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
[5]于婷慧.全語言教育理念下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設計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