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雯絲 張倩
[摘 要]隨著對外漢語漢字教學的一步步發(fā)展,漢字教學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中漢字的教學仍然處于附屬地位。在以語法教學為主的對外漢語綜合課中,漢字的教學一般都采用隨文識字,而這種方法一般不能按照漢字自身的規(guī)律去教學,從而阻礙了漢字教學的發(fā)展。因此為了更好的教授漢字,本文將從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教學的特點和漢字自身的規(guī)律出發(fā),探討適合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課內漢字教學的方法,將字本位教學運用到對外漢語的漢字教學中。
[關鍵詞]漢字教學;字本位;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
從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我國很重視對外漢語教學并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取得一定的進展。雖然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迅速,但在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還需要對外漢語老師們一起去探討解決。如何去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使學習者更加輕松的去學習漢字,讓對外漢語漢字教學能夠改善就是目前我們該去探討的。在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中,漢字一直處于附屬地位,語法在綜合課中占主導地位,而漢字教學都是隨文識字,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漢字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將結合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的特點和漢字自身規(guī)律,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漢字學習方法。
一、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課內漢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中,漢字一直處于附屬的地位,漢字教學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隨文識字”,學生在課文中遇到不會的生詞,教師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遍一遍的操練,這種方法一般不能體現(xiàn)出漢字教學的特點和漢字教學的規(guī)律,制約著漢字教學的發(fā)展,使?jié)h字處于難學難記的狀態(tài)中。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課內漢字教學,理論比較繁雜,主要教授漢字的方法有隨文識字、集中識字、以及聽說讀寫獨立開設。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輔助學習者會認會讀,運用筆順,寫好漢字,以及能將漢字組成詞匯。而在我看來漢字對漢語特別重要,是漢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說如果學習不好漢字就將學習不好漢語,對外漢語教學中單獨開設漢字課的很少,大多數(shù)是綜合課下的漢字講授。對于初級綜合課,我們必須重視其漢字教學。漢字教學的問題,應該用更加合理且有效的方法解決,不斷的去努力探索新的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
二、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課內漢字教學方法
1、字本位理論的提出
白樂桑說“字本位理論就是把“字”作為漢語的根本語法結構以此來進行研究,遵照的是漢語學習以尊重漢語特點為條件和以學習者為中心”。[5]2重點是字和詞這兩個教學元素不可或缺。字本位的教學法是法國漢學家白樂桑提出來的,他主要主張的是要按照漢語自身的特點,從字出發(fā),把漢字作為最基本的教學單位,進行漢語的學習。此外他還提出在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中初級階段的學習者可以聽說領先,讀寫放在后面。字本位的提出,讓漢字教學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強調重視漢字的作用,用字組成詞,用詞又組成短語,用字詞組成句子。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用的是詞本位,他比較適用于印歐語系中拼音文字的學習,而在對外漢語課堂中學習的是漢語漢字,漢字是屬于語素文字,所以用字本位教學更加的合理。
2、字本位教學與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的結合
一種新的對外漢語漢字教授的方法就是語和文分開進行集中識字。在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中,中國的學生一般是運用集中識字的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漢字。語和文分開,在初級階段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而當后期學習漢字的時候,如果曾經(jīng)說過的漢字出現(xiàn),這時候感知能力就會比較強也就容易學會漢字。以往的漢字學習模式大都是隨文識字,語和文是一體的,漢字不能按照本身的特點教學,而漢字的結構是有規(guī)律性有系統(tǒng)性的,漢字的書寫順序是先教獨體字和偏旁再教授合體字,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授漢字,但隨文識字中漢字的學習一般是按照文中的出現(xiàn)順序進行教學,不能按照漢字自身的特點學習,這樣可能會使?jié)h字難學、難認、難記。所以還是提倡語文分開、集中識字的方法,語和文是相對獨立的所以要區(qū)分開來??偟膩碚f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不同于印歐語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應該從漢字自身的規(guī)律出發(fā),真正的學好漢字。[6]121因此,在字本位指導下的對外漢語綜合課中的漢字教學特別重要,應該認真去學好每一個漢字。
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在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的漢字教學中,學生的漢字基礎比較薄弱,對文中出現(xiàn)的漢字保持一種畏難的情緒。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和熱情。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實用性趣味性、要有針對性的去教授漢字,讓學習者對學習的漢字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漢字學習目標,克服對漢字的畏難情緒,喜歡上漢字漢語。此外,學習者是課堂活動的主要部分,要用合適的方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老師也一定要了解學習者學習漢字的目的和動機,是為了應用,還是工具型動機或者是其他別的方面,如果學習的動機不強,他們對漢字漢語可能沒有興趣,老師應該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機。
[參考文獻]
[1]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呂必松.漢語教學中技能訓練的系統(tǒng)性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1997.
[3]李泉.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萬也馨.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2007.
[5]于霄.白樂?!胺ㄊ阶直疚弧迸c《滾雪球,學漢語》[D].四川: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