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之中,德育是教育的重要陣地,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其之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墩撜Z》是專門記錄孔子以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育人誨人思想,對于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論語》;小學生;品德教育;重要性
引 言
當前社會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對于人才的需求極大。但是對人才的要求并不是單方面的,真正的人才應該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尤其在思想政治層面,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覺悟。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素質,人才才能稱之為真正的人才,否則就是社會發(fā)展的隱患。《論語》是我國一部經典著作,里面講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對于小學生來說,雖然年齡階段較小,但是還是有必要認真研讀《論語》,理解書中的內容,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一、孔子和《論語》
孔子作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專門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語錄,其中包含了重要的民族精神。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矛盾已經發(fā)生了轉化,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世界,轉而追求精神文明世界。我國正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過程中,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必須懂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加強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1.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紀末,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社會受到形形色色思潮的影響。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較為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針對一些問題,他們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尤其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上充斥著更為多元化的選擇,面對形形色色的現(xiàn)象和觀念,加強小學生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2.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論語》中包含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學習方式和閱讀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據有關調查數(shù)據顯示,我國人均閱讀量呈現(xiàn)較低的數(shù)值。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人們接觸的信息的途徑更加多元化,也忽視了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對于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借助《論語》教學不失為一項有效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才能塑造小學生的正直、善良等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品質。引導小學生進行《論語》學習,可以幫助小學生進一步明確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進一步感受到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三、當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家庭對于學生的負面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當前,不少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稍微富裕的家庭在物質方面極力滿足孩子,甚至是一些過分的要求。不少家長對于孩子嬌生慣養(yǎng),一味遷就孩子,不懂得培養(yǎng)孩子勤勞、節(jié)儉、友愛等優(yōu)良品質。對于孩子的嬌生慣養(yǎng),主要源于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不能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世界。久而久之,在極度溺愛的環(huán)境中,小孩子的意志力就會減弱,做一件事情也不能堅持到底。
2.缺乏對于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
當前雖然推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但是應試教育的觀念還是存在。不少學校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常常依靠課程的考試成績,按照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另外,雖然學校設置了相關的思想品德教育課,但是課時相對較少。一旦遇到考試等,就會擠壓思想品德課的時間,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為了應付考試而取消思想品德課。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課的授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校甚至不加挑選,就讓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課教師來一并負責思想品德課的講解,這又進一步加劇了思想品德課被占用。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需要學校領導以及教師加以重視,一方面要保證思想品德課正常合理的課時;另一方面也要保證思想品德課任課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3.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小學生的玩樂越來越成人化。在一些學校附近的大街小巷中,我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抽煙、打架等問題,甚至不少學生拿著自己的零花錢去網吧打游戲。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有多方面的原因,也包含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學生追求個性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想要在人群中凸顯自己,但是卻錯誤模仿了一些社會人士的不良行為甚至違法行為。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造成當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出現(xiàn)問題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
四、關于促進《論語》在小學生品德教育中起作用的策略探討
1.提高小學生對于《論語》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對于枯燥乏味的事情缺乏學習的興趣,也難以堅持長時間的學習。因此,在促進小學生學習《論語》的過程中,要講究方式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要提高小學生對于《論語》學習的興趣。第一,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故事化,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穿插在教學中。例如,幫助學生分析某一句《論語》背后的故事。第二,要積極借助當前的互聯(lián)網資源和信息技術等。大部分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一些文字、視頻、音頻、圖片或者動態(tài)圖片等不同介質的內容向學生呈現(xiàn)。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關于孔子學習、教書的影視視頻,提高學生對于《論語》學習的興趣。第三,要做好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論語》。例如,可以采取話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情景對話。
2.提高對于小學生學習《論語》的重視度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直接途徑,也承擔著重要的教書育人的功能。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打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提高對于小學生《論語》學習的重視程序,其實就是重視德育的一種體現(xiàn)。德育是人成長成才所必須接受的教育內容,當前形形色色思潮的消極影響,更加凸顯德育的必要性。第一,學校領導要認真貫徹落實德育的方針政策,合理設置課時和安排授課教師。第二,思想品德課程的授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重視德育。
3.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在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不能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認可當前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在《論語》中,不少內容在當前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中都有所體現(xiàn),包括愛國、誠信、友善等。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但是個性發(fā)展只有服務于社會才真正具有意義。提高個人素質要以服務社會為目標,這樣方向才不會跑偏。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注重人的道德素質,強調君子的品性,《論語》中的君子之風必然會對小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結 語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品德教育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當前素質教育理念下,應試教育思想被打破,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墩撜Z》在促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其中包含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風范值得當前的小學生好好學習。
[參考文獻]
[1]陳霽霞.《論語》誠信思想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2.
[2]李太平.當前學校德育的發(fā)展趨勢[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09(1).
[3]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朱義祿.儒家思想人格與中國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5]靳明福.《論語》思想對當代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探析[J].文理導航旬刊,2015(6).
[6]董 軍.指導小學生學習《論語》的思考與嘗試[J].中國德育,2007(3):46-47.
[7]郭務強.淺談《論語》與道德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24):74-75.
[8]李 爽.《論語》中道德教育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52-53.
[9]姜小弟.德才兼?zhèn)?,學行并重——從《論語》中汲取品德教育資源[J].魅力中國,2017(10):240.
[10]彭 湃.《論語》在初中道德品質教育中的運用[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11]曹 玲.《論語》教育思想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1(2):96-97.
[12]畢玉俊.因材施教與思想品德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7):115.
作者簡介:鄭芳霞(1977—),女,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